珊瑚传奇:你不知道的珊瑚四美
http://www.socang.com   2019-06-06 15:58   来源:珊瑚之美

 

 

  珊瑚的美有四个层次:文雅之美,爱情之美,慈悲之美,神秘之美。我们喜爱珊瑚,既是因为她璀璨莹润的质地、绚丽动人的色泽,也是因为她承载着说之不尽、源远流长的文化。

  文雅之美

  自古来珊瑚和文房最为相宜,文人雅士喜欢珊瑚,胜过一切金银珠玉。因为珊瑚在中国文化里,是文学和书法、绘画艺术的象征。杜甫有诗写道:“飘飘青琐郎,文采珊瑚钩。”珊瑚钩用来比喻文章的贵重,它那种温柔、润泽的气质像极了中国诗的风韵。为什么单单是珊瑚钩,而不是其它珊瑚器件?这要归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神仙传》记载,周穆王在瑶池与西王母相会,美人用珊瑚钩敲着玉盘为君王唱了一支婉转的歌曲。《花间集序》说:“唱云谣而金母词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传说里的西王母美丽而雍容,他们的相会倘恍迷离,引人遐想。

  民国作家范烟桥说:“从来把文字比珊瑚,收罗文字的比结网者。”而用珊瑚比喻绘画也是常见的做法,元代诗人虞集夸奖柯九思的画作,写过“百花潭深濯新锦,持报以比珊瑚钩”的名句;明朝还有《珊瑚网》和《铁网珊瑚》两部著名的画谱。

  作为文艺的象征,珊瑚用来制作文房雅玩,是一种传统的文人趣味。盘玩珊瑚要比其他宝玉石更有高级文人气质。大书法家和大收藏家米芾曾经购得一只珊瑚笔架,为此欣喜地画图赋诗,留下了书法史上的不朽丰碑《珊瑚帖》。其诗曰:

  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笔架是珊瑚把件的典型代表。《珊瑚帖》描画的这支笔架,以分叉的珊瑚小枝直立于金质底座之上,巧妙借用了材料的原形,风格雅致而华贵,无怪米芾珍赏有加。

  说起珊瑚笔架的发明者,却是鼎鼎有名:南朝著名宫体诗人、《玉台新咏》的编辑者徐陵创造了这种精美的文玩,所以它一直带着来自宫廷的奢华、精致品味。历史上知名的珊瑚笔架爱好者,全都是出身极高的贵族文人。比如宋朝宰相钱惟演就对珊瑚笔架爱不释手,以致他的子侄喜欢藏起笔架和他玩笑。他还写过一首《珊瑚笔格》诗来赞美爱物:

  蕴粹沧波远,搜奇铁网劳。柔条鑚火树,丽景夺星旄。丛倚栖油几,枝疎荐兔毫。宝跗光互映,翠匣价相高。钩谩标祥谍,人须咏楚骚。休将铁如意,碎击为争豪。

  钱惟演是欧阳修的老师,其父就是修建雷峰塔的吴越王钱俶。还有,宋高宗最宠爱的弟弟仪王赵仲湜,也是一位狂热的珊瑚收藏家。史书记载,这位喜欢读书的亲王,“性酷嗜珊瑚,每把玩不去手”。

  文人喜爱珊瑚,想出了各种各样独出心裁的玩器。比如明末清初小说家董说有一句诗:“好奇多被儿童笑,寻得珊瑚压砚池。”原来他把珊瑚屑铺在砚台储水的池底,让珊瑚映着霞光,滟滟生辉。古代书画大家往往对文房用具非常讲究,比如钤章的印泥,最讲究的作法是用珊瑚调出红色。这样既高雅别致,又富贵奢华,还可以给书画防伪。珊瑚印泥最早出自北宋的宫廷画院。清康熙年间,漳州魏氏“丽华斋”创制出漳州三宝之一“八宝印泥”,同样是进贡宫廷的名品。当然,更讲究的文人喜欢亲自调制珊瑚印泥,以追求极致的色彩,迮朗《绘事琐言》、孔继浩《篆镂心得》等古书都载有调制配方。

  爱情之美

  珊瑚不仅是文人的雅癖,还是爱情的象征。前面说到穆天子和西王母的故事,就带有某种未曾言明的情愫,用珊瑚钩敲击玉盘作歌是一个富于暗示的情节。李商隐曾经替王母感叹:“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珊瑚经常出现在一些爱情诗里。唐传奇和宋词营造的爱情故事,往往以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开场:女儿娟娟静好地缓行、俏立,不知不觉吸引了高头健马上英武的少年。少年催马驰至女儿视线前,卖弄着矫捷的身手和身上光鲜的锦衣,并且故意把手中华贵的马鞭遗落在地,引女儿回头去看。唐代诗人崔国辅《长乐少年行》写的就是上述的场景:“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章台折杨柳,春日路旁情。”杨维桢更直接以《珊瑚鞭》为题:“侬岀青叶下,郎来绿水边。相看成自语,马脱珊瑚鞭。”

  最难得的是,珊瑚既能衬托男子的阳刚,又能表现女儿之娇美。珊瑚制作发簪、步摇等等,是一种相沿已久的传统。在北京、台北两故宫的收藏中,不乏清代妃嫔的珊瑚头饰。女子乌黑油亮的秀发常被称为青丝、绿发,而珊瑚制成的嫣红发饰轻轻缀在鬓间,随着女儿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而微微摆动,就像一朵红花在绿叶枝头轻颤,相得益彰,娇艳动人。

  让我们想象一个生机萌动的春夜,酒过三巡,宴会的气氛达到高潮,男女交舃,肴核纵横,酒客陶醉地曼声歌唱,顺手抽下少女的簪钗,在桌上击打节拍,不知不觉中竟将昂贵的珊瑚簪击碎。这是唐代阎朝隐的《公主宅夜宴》:“凤凰鸣舞乐昌年,蜡烛花开夜管弦。半醉徐击珊瑚树,已闻钟漏晓声传。”也是权德舆的《建除诗》:“平明跃騕褭,淸夜击珊瑚。”在这里,珊瑚化身为女性魅力的象征。

  慈悲之美

  世人对珊瑚的向往,不止于物质,更祈向精神。珊瑚与寻常珠宝最大的不同,是它带有慈悲的灵性。我们佩戴珊瑚,也是为了沾染这份慈悲,求得圆满的福缘。润石有两大事业:珊瑚和善行。这两件事业相得益彰,珊瑚是一种慈悲的珍宝,而行善之人更和珊瑚有缘。

  藏传佛教最重视珊瑚,当年活佛进献宫廷的贡品里面,最珍贵、最重要的就是珊瑚数珠。崇奉佛教的清代帝王,也把珊瑚数珠看得无比贵重。整个清朝,只有收复台湾的福康安、海兰察,平定准噶尔之乱的洪俄尔带青,因为建立大功而得到这种赏赐。直至今日,还常有善信不惜重金购求珊瑚念珠,供奉智慧圆融、佛法精深的上师。藏族、蒙古族等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都很喜爱珊瑚,他们用珊瑚制成璎珞,缀满姑娘美丽的青丝。有些蒙古部族还相信,珊瑚可以带来好运。

  一幅唐卡就是一座穿越时空的佛殿,表达了雪域圣地独特而深刻的生命感悟。在唐卡里,凡是红色的圣像和陀罗尼,都须以珊瑚粉绘制。这是为了表达对三宝的礼敬,因为珊瑚可以庄严佛地,可以供仰佛像。人们常说“西天极乐”,那是佛经描绘的美妙世界。《无量寿经》卷上曾云,阿弥陀佛的伟大佛国没有丝毫污泥尘滓,大地是由珊瑚等七宝合成,还生长着“玛瑙为叶,华、果亦然”的珊瑚树。人间君王礼敬佛祖,往往想要重现佛经里的描写。当年亦怜真大师为忽必烈建造白塔时,曾取释迦牟尼成道处塔下之土、东西五台山、泰山之土,和“龙脑、沉笺、紫白旃檀、苏和、郁金等香,金银、珠玑、珊瑚七宝,共捣香泥造小香塔一千八个”。忽必烈还创下定制,规定蒙元君王即位时赐给西藏的诏书,用珍珠缀成文字,珊瑚络成印玺。

  神秘之美

  说起来,珊瑚似乎天生带有一种神秘的美感。它适合在幽暗的殿堂中闪耀红色的光芒,适合缥缈的炉烟和低沉的梵呗,也适合庄严的布道、和谐的圣歌。在中国和欧洲文化里,它都被认为拥有某种神秘力量。

  珊瑚的神秘力量,包括生命、财富和性能力——欧洲“魔法”的一大目的是壮阳,大英博物馆的图录中展示过一只珊瑚雕刻的护身符,雕作公牛的形状,佩戴者希望获得公牛一样强壮不竭的精力。异教传说里,珊瑚是美杜莎之血流入大海,使海藻变成血色的宝石;基督教则把它看做圣子之血的象征。欧洲的宗教画中,圣母和基督常常身佩艳红的珊瑚。

  古代西方炼金术的最高目标,是所谓“贤者之石”,此物可以把贱金属变成黄金,也可以制作长生不老药——没错,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是基于这一传说而创作。“贤者之石”的形态,在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早期,被反复描述为精美而沉重的红色粉末——也就是珊瑚粉的形象。现代医学先驱之一,性格古怪的帕拉切尔苏斯在旅行中永远佩戴一把来自东方的宝剑,夜里甚至枕它入睡。当时人们相信,在那剑柄中,藏着一种长生不老的秘药。“秘药”的配方偶然被公开,其中就包括碾碎的珊瑚粉。

  东方西方,心理殊同。炼金家和炼丹道士,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努力——他们耗尽心思地利用硫化汞和珊瑚粉这两种物理特征相似的材料,进行神秘的实验。道教祖师仙翁葛洪,曾为了炼丹的朱砂而来到南海,海神却献给他比朱砂更有神效的珊瑚。诗人因此吟咏:“可怪仙翁亦世情,珊瑚还许致殷勤。波神不是赵陀客,即是前身石季伦。”

  珊瑚是如此美丽,人人都想拥有它。唐代诗人韦应物有一首《咏珊瑚》说得很好: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

  蓬莱终究寻不到,珊瑚也实难采撷。偏是得不到的东西,才最诱人。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珊瑚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