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河伯出行
观赏鱼的发展可归结为野生—放生—半家养化—家养化—人工选种、人工杂交等阶段。
图2 瓜叶圆包与鱼纹
图6 鱼群图
图3 莲花游鱼
图4 四鱼莲花纹
图5 水榭
据一些文献介绍,东汉明帝永平二年(59),印度僧人叶摩腾和竺法蓝来我国传授佛经,在洛阳建立白马寺,并在寺中建造了鱼类放生池,这是已知最早的放生池,也是鲤鱼由野生走向放生的重要一步。到了唐朝,开始大规模放生,营造了大量放生池。在放生的动物中,生存于自然水域中罕见的金黄色鲫鱼,因其色彩奇异、带有神秘意味而成为放生的首选对象。放生使金鲫由野生过渡到半家养化时期,因此说放生对金鱼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时的金鲫是处于半自然环境之中,过着半家养化的生活,从而加速了形体变化的进程,也就开始成为人们观赏的对象之一。到了南宋,金鲫进人了家养化时代,开始了被人工培育成金鱼的过程。为适应社会上的养鱼需要,一些人专门从事起凿池、捕捉、喂养、选种的工作,当时被称为“鱼儿活”。“鱼儿活”在对金鱼精心饲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从天然水域中捞取鱼虫喂养金鱼的技术和繁殖金鱼的方法,并使金鱼的生活环境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我国古代金鱼养殖技术的萌芽。
由于养鱼者的精挑细选,金鱼的品种遂由单一的金黄色一种,增加到金黄、银白和花斑三种颜色。
到了明朝中后期,盆养金鱼已成为普遍的养殖方式。
随着金鱼饲养的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后来的人们对新奇异样金鱼的兴趣也随之增加,于是从大量幼鱼中选择保留变异大的金鱼就成为必然,这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人工选育。从此,由于人工的选育,我国的金鱼养殖和科学研究得到长足的发展。
日本锦鲤第一次输入中国是在昭和十三年(1938),由日本东京的松冈氏将一批名贵锦鲤送给当时的伪满洲国皇帝。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饲养观赏的热带鱼,随着时间的推移,引进了海水鱼和龙鱼。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观赏鱼得到了蓬勃发展。
在我们研究了汉画像石以后,发现上述文献中对观赏鱼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实际上,在汉代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观赏鱼养殖和训练方法。
图1是河南南阳市汉墓出土的河伯出行,河伯是黄河之神,河伯坐着由鱼驾驭着的车巡视河道,这说明,在当时人们有着一种想法,就是驯养鱼类。虽然可以看做是一种想法,但毕竟不一定是事实。
图2是山东肥城出土的瓜叶圆包与鱼纹。瓜叶圆包是汉代人对此的称谓,并且和鱼在一起,所谓“中瓜叶,上圆包,末有鱼”是带有美好的祝愿,但是我们还认为是观赏鱼池中的鱼和水生植物。
图3是安徽宿迁出土的莲花游鱼,莲花盛开,莲子粒粒,有八条鱼围在四周游动,富有生活情趣。如果说前面的图像体会得还不深刻,这里的图像就说明至少在汉代或者汉代以前就有了种植荷花的观鱼池,这也是鱼儿作为观赏鱼家养的充分体现。
图4是邳州占城出土的四鱼莲花纹,这更说明了观赏鱼家养的范围在汉代已经很普遍了。
虽然前面的图形意味着是观赏鱼的养殖,但仍然感觉有些抽象,但下面的画面,就给出了直观的感觉。
图5是山东微山县出土的水榭。水榭是建筑在水上的亭阁,是供有闲着消遣游乐的,此画面赏示,亭阁很高,有阶梯可登,上有静坐者,下有扶梯而上者,主人在观赏鱼儿,水中还有捕鱼的人和游船,说明当时已有完善的观赏鱼的养殖方法。
图6是山东州县出土的汉画像石“鱼群图”,一边是钓鱼的人,一边是赏鱼的人,经过训练的鱼,三条鱼形成三角花瓣形,而另一群鱼排着整齐的队形,供人们观赏。这就说明,在汉代不仅进行了观赏鱼的养殖,而且对观赏鱼进行了训练。
从上面的汉画像石图像,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就是汉代不但家养了观赏鱼,而且对观赏鱼进行了一定的训练,这也可以作为观赏鱼发展的一个补充吧。
汉代画像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它几乎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汉代人生活、生产、思想等各个方面,因此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观赏鱼的养殖,也算是我们学习的一点点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