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曾经有一期“鉴宝”的电视节目中,播出了一位收藏爱好者拿了块玉给专家们鉴定。专家们问:“你知道你的这块玉是用来干嘛的吗?”藏友说:“可能是古人的文房用具吧。我平时练书法时,都用它来压纸。细细长长的,看着可爱,常抓在手里把玩,玩高兴了还禁不住用舌头舔舔。”听到这,几位专家脸色突然一沉,问“用舌头舔?” “是啊,有什么问题吗?”藏友反问。专家们显然不知如何开口,左看右看,选出一位看上去更德高望重一点的,说“你可要有点心理准备,这东西叫玉猪,是古人入殓时握在死者手里的;它本应该是一对,你这少了一只。”
图2
图3
图4
图5
原来,玉猪还称玉豚、猪形握,是一种较常见的随葬玉器。它既有用于手握的,也有用于佩挂的,是玉握的一种,为放在死者手中的随葬玉器。商周时期玉握的形式为贝或璜形玉片,汉代起盛行以玉猪一对分握墓主两手中。猪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标志,代表生活安定和富足。据晋代葛洪所著道教典籍《抱朴子》一书,有载“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不腐”。同时,手握或佩挂玉猪的原因,是猪能生子,代表财富,越生越多,家家发财。而死者手中握有财,后代子孙必富贵。另外玉猪在随葬品中不仅具有显示财富的象征,而且还具有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作用。即便如此,不同身份的人贵贱贫富不同,随葬礼品的多寡和玉猪质地粗精仍然十分悬殊。
这是1989年,在西安雁塔区山门口村西汉墓出土的一对圆雕猪形握(图1、2)。其高5、长13.5厘米,现藏于西安博物院。两猪造型大体相同,姿态相似。猪的鼻端平,鼻梁刻三道弦纹,鼻下一道斜弧线勾划出似有笔意的嘴巴;眼呈橄榄形,以压地隐起法雕出的双眼格外有神;两条不对称交叉的弧线勾成猪耳,压地隐起的小尾偏贴臂部;下颌、颈、肩和胯部几道简单的弧线,恰到好处地勾画出了猪的肥硕体态。一猪前双蹄伏地,另一头前蹄一伸一卷,二者后腿均在用力起身,似欲赴食。两猪形握雕刻手法一致,形态逼真,体态丰满,生动乖巧,十分可爱,对细部的处理着意追求猪正欲站立起身时的动势,在表现技法上达到很高水平,是罕见的汉代艺术珍品。这对猪形握原应是墓主生前陈设赏玩的摆件,入葬后两手各握一只作为玉握随葬。汉代圆雕作品继承了商周以来的传统,同时又吸收了楚文化的浪漫主义风格,将汉代玉雕雄浑豪放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这一对圆雕猪形握,代表了汉代玉雕艺术的最高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玉器史上的低谷,究其原因,可能与时代变乱有关。这个时期道教兴起,服玉之风大盛,对玉雕的发展可能也有影响。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青玉、质近滑石的玉猪,是南京市中央门外郭家山墓葬出土的(图3)。它长11、宽2.5厘米,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这件玉猪,平卧状,体呈长条形,两端截平,四肢修长,曲于身下,猪首伏在前腿上。以阴线刻目、嘴、耳及前额的皱纹。颌下和尾处有圆穿。猪的形象较为细瘦,总体看比较写实。虽然此玉猪从质料、技法到艺术表现力,均不能与汉代相提并论,但在这一时期的玉器中,它仍不失为优秀之作。
当然,笔者介绍的只是馆藏玉猪中的“沧海一粟”,放眼全国各地此类文物应该皆有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玉猪一对(图4、5)、山西博物院收藏的太原市尖草坪汉墓出土的猪形握、连云港市博物馆收藏有海州网瞳庄一幢西汉夫妇葬墓男棺中发掘的汉黄玉猪等,都是玉猪文物的杰出代表。今年是农历生肖猪年,国内众多博物馆已经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有关猪文化题材的文物展,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去参观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