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斗茶而兴的宋代名窑——建窑
http://www.socang.com   2019-04-15 15:29   来源:程彦林

 

 

南宋 建窑曜变天目碗 高6.8、口径12、足径3.8cm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写完哥窑与龙泉窑后,已停笔多日。趁猪年春节长假,为不负朋友们期待,我接着写中国陶瓷文化历史长河中不得不说的——建窑。建窑是建阳窑的简称,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其核心产品就是其貌不扬但在北宋时名闻天下、朝野青睐的小黑碗——建盏。【建盏收藏人士听到我这话就不服——什么叫“其貌不扬”?!先别急,后面我会跟你说清楚。】如今,建盏十分火爆,爱茶之人总是要聊聊建盏的,凡有藏品的总爱想着法子展示,或显摆或观赏,雅兴满满。然而,依老程观察,不少人对建窑和建盏的认识,存在一些疑惑、片面、偏颇甚至错误之处。建窑(建盏)是如何火起来的?建窑在北宋如日中天,为什么后世没有把建窑定为“宋代五大名窑”?建盏的流行代表了怎样的文化内核?斗茶和建盏始作俑者是宋徽宗吗?且待老程来引经据典、拨云开雾,还原历史真相。

建窑(建窑)概述

  目前发现的建窑中心窑址在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水吉镇位于福建北部武夷山支脉的崇山峻岭之中,北靠浙江西南部龙泉窑区,西靠江西龙虎山余脉。一条由北向南流经水吉的南浦溪,曲折而行,经建溪、南平汇入闽江流入大海,形成古代闽北地区主要水路交通运输通道。该地区森林密布,林木茂盛,矿土资源丰富,西边相邻还有一条陆路古官道,水陆交通发达通畅,是一处得天独厚的理想置窑场所。同时,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加上山区土地崎岖不平等自然条件,该地区最适合种植茶叶等经济作物,所以从唐代起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到宋代已经发展成为朝廷官茶和私茶最为集中区域。宋代高峰时期,武夷山地区竟有各类茶园1336处。茶叶的发展,成为福建地区陶瓷发展的强劲需求和动力。

建窑中心窑址地理位置

  我在《中国瓷器的先驱——千年越窑》一文中讲过,中国瓷器历经陶器——硬陶——原始瓷——瓷器发展进程,勤劳而智慧的古越州先民,长期在制陶技术上探索、传承和积累,终于在东汉末期成功烧制出成熟瓷器,并创造出举世闻名的青瓷文化,成为世界制瓷业的源头,而瓯窑、越窑成为其中杰出代表。在瓯窑、越窑带动和影响下,原古越州及其辐射区域包括浙江西南部、福建北部、江西东北部广大地区,都先后建立起风格相似又各有特色的瓷窑群系,如瓯窑、越窑、龙泉窑、建窑、景德镇窑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建窑从一开始就生产黑釉瓷器——即喝茶的小黑碗。在对建窑窑址的考古挖掘过程中,在建阳县水吉镇“建窑中心窑址”——芦花坪窑址黑瓷堆积层的最下层,发现有青瓷层。这些青瓷遗物堆均以碗盏为主,还有壶、罐、灯盏等器物,从造型淳朴、器物外部均施半釉以及支烧方法来看,属于晚唐、五代时期瓷窑。这些考古证据有力证明,建窑原来也是受越窑、龙泉窑等古青瓷窑影响而建立起来的青瓷瓷窑,只不过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转而生产黑釉瓷器。所以,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建窑创烧于东汉”,但建窑起始于唐代晚期到五代这一时期是确凿无疑的。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宋代建盏

  现在所谓的建窑,一般专指水吉镇在宋代生产深色茶盏的窑群。古代很多文献对建窑的窑址所在地描述不尽相同,有说在建州的、有说在建安的、有说在建宁的、有说在建瓯的、也有说在闽中的,等等。由于不同时代行政区划、不同建制沿革而使水吉镇归属于不同地区管辖,在建窑创烧初期,”建窑“这一称谓应该与“建安郡”、“建州”、“建宁”或“建瓯”有关,而与建阳无关。所以,尽管现在的建窑确实位于建阳,但建窑最初的得名的确与建阳是无关的。宋、元和明早期的文献,对建窑所在地的描述基本都是正确的,但是到明代后期特别是清代,由于治学不严谨,很多文献书籍东拼西凑而不加考究,出现很多“张冠李戴”或妄下结论的错误,如清代梁同书的《古铜瓷器考》、朱琰的《陶说》、程哲的《窑器说》、张金鉴的《考古偶编》等书籍,都明确写着:“建窑出福建泉州府德化县”,错误地把生产深色建盏的宋代建窑和生产白瓷的明清时代德化窑混为一谈,清代蓝浦与郑廷桂的《景德镇陶录》、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中,直接记载“建窑……建安,后迁建阳”,把古代窑址所在地名称的不同,理解为建窑窑址在不停地迁徙,明显属于不加考证的臆断。这些错误严重误导后世。

宋 建窑敛口型兔毫盏 大英博物馆藏

  不少专家学者、收藏人士和文献书籍中,还存在一个巨大错误,就是把生产官窑型青瓷的“乌泥窑”当成主烧深色茶盏的建窑的别称,认为乌泥窑就是建窑、建窑就是乌泥窑,比如朱琰的《陶说》、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等。我在《南宋官窑——因祭祀而生的宋代名窑》一文中分析过,叶寘在成书于南宋宋宁宗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左右的《坦斋笔衡》中首先提到过乌泥窑——袭徽宗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余如乌泥窑、余姚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说明乌泥窑和官窑是属于同类、可以类比但质量差别较大的青瓷。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卷十四中也提到“论官哥窑器……后有董窑、乌泥窑,俱法官窑,质粗不润,而泑水燥暴,溷入哥窑,今亦传世。”说明乌泥窑是仿效官、哥窑之类的青瓷瓷窑,并不是以生产深色茶盏著称的建窑。

宋 建窑撇口型银兔毫盏加盏托 大英博物馆藏 

  那么,建窑是从何时开始生产黑瓷的呢?其实,受制陶、制瓷技术和原材料加工工艺的局限,黑陶、黑瓷在我国瓷器历史发展长河中曾普遍存在。我国黑釉瓷器生产和青瓷一样历史悠久,因为对绝大多数瓷窑来说,青瓷、白瓷的生产,被看成是对胎、釉原材料配方的掌握、改造和升级,在当时是一种科技的巨大进步。较早的黑瓷标本,有镇江东汉元光十三年墓出土的黑釉小罐,江浙地区东晋南朝墓也多出土黑瓷,唐代北方各窑很多都兼烧黑瓷。由黑转青、转白,应是中国瓷器釉色发展的一种潮流。唐宋时期,除皇家贵族、朝廷官员、富商豪绅崇尚金银器之外,在日常生活用瓷方面,以南方越窑青瓷“类玉”和北方邢窑白瓷“类银”为主的“南青北白”,已经成为唐代中后期、五代时期在瓷器方面“压倒性”消费主流。

宋 建窑标准束口型兔毫盏 大英博物馆藏

  值得注意的是,在瓷器发展进入以青瓷、白瓷为主流的唐代晚期到宋代初期,突然转而大量烧造黑瓷,尤其是一种黑色盌盏,产量特别巨大。在已发现的宋代瓷窑中,不分南北,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瓷窑在生产其主流产品时,都兼烧过黑瓷和黑盏,还出现不少瓷窑完全放弃了之前生产的瓷器品种类型,转而专门烧造黑瓷(黑盏)的瓷窑,比如建窑。这种情形在宋代之前是很少见的。大家清楚,其主要原因,就是自唐代已经流行的饮茶风尚,发展到宋朝时更加风靡,并且升级演变成斗茶文化。

宋 建窑标准束口型黑釉盏 大英博物馆藏 

  所以,原来生产青瓷的建窑转而生产黑瓷是很容易的,无论是技术还是工艺,都不会成为难题,何时生产“貌似退步”的黑瓷,关键看社会需求。业界关于建窑到底何时开始生产黑瓷,是有分歧的,概括起来有始于晚唐五代说、宋说、北宋初说、北宋中晚期说四种,我比较赞同晚唐五代说,认为建窑从晚唐、五代时期,就已经开始生产黑瓷。主要理由有二:一是根据傅宋良先生的发掘报告,考古工作者1989年4月对水吉镇建窑一处唐代窑址——牛皮崙窑址发掘时,发现该窑在晚唐、五代时期主烧青瓷,兼烧少量黑瓷;二是综合多篇关于韩国新安海底宋元沉船打捞中国瓷器的文章分析,在出土(水)两万多件陶瓷中有黑瓷一千多件,其中有一只带有“显德”年款的黑釉碗是属于建窑生产的,“显德”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柴荣的年号,而五代末期建阳地区已经纳入后周的版图,可判断建窑在五代时已经生产黑瓷并在贸易市场流通。

 宋 斗笠型型兔毫建盏 大英博物馆藏

  建窑的产品主要有盏、碗、碟、盒、罐、执壶、油灯盏、炉、盏托、碾等,和其他名窑相比,品种不算丰富,产品中大部分都是小碗或盏即建盏。古代文献、民间对建盏的称呼也都不尽相同,有建盌、建碗、建盏、斗笠盏、建瓯、天目等等,既有约定俗成的叫法、也有因拥有者自身的喜好而定的名,实际都是同一个意思,区分也不是太严格。

  建盏造型古朴浑厚,根据考古发掘大致有以上图示之造型。有口沿直径大于15厘米的大碗(盏),有口沿直径在15—11厘米的中型盏(碗),也有口沿直径在11厘米一下的盏(小碗)。收藏品市场一般喜欢把撇口的叫盏,把敛口(束口)的叫碗。

宋 建窑撇口型银兔毫盏 盏外为油滴 大英博物馆藏 

  值得一提的是”天目“,一般地,所谓”天目“就是指茶盏。这一称呼来源于日本,但却是一个不太准确、定义含糊的称呼。那么,日本为什么叫它天目?有多种解释,不尽相同。一说宋元时期,地处浙江北部天目山中有许多寺庙都在使用一种黑色釉的茶盏,这些茶盏经在天目山留学的日本僧侣带回国内,久而久之,遂在日本称为”天目“或”天目盏“,当然对这一说法尚无确切的资料加以考证。一般来说,广义的天目泛指一些窑口烧制的茶盏,或仿烧类似于建窑黑釉盏的茶盏,这其中包括中国和日本各地的仿烧品,日本国内将来自中国的茶盏称为”唐物天目“,将自己国内仿烧的茶盏称为”和物天目“;狭义的天目,专指宋代建窑、吉州窑烧造的各类黑釉茶盏。日本崇尚天目茶盏可以印证建窑在日本的影响力。


宋 束口型金彩兔毫建盏 大英博物馆藏

  建盏主要以黑釉为绝大多数,但如果细分也会有很多种分类,从釉的颜色分有黑釉、黄釉、柿红釉等,从釉面变化分有兔毫、窑变、曜变、油滴(鹧鸪斑)等;从胎土成色分又为污泥黑胎、紫褐胎、灰白胎等。

  建窑窑场在水吉镇的分布,东至大路后门山,南至营长墘山、源头坑,西至牛皮崙、庵尾山,北至芦花坪,窑址面积约11万平方米。从分布面积看,建窑窑群规模不算大,但窑址分布密集,宋元时期十里窑场、烟火相望者颇多。从窑址分布、窑址堆积物、窑炉规模分析,可以得知建窑曾经极盛一时。

部分窑址

  水吉镇建窑核心窑区窑址分布于后井、池中村、芦花坪、大路后门、牛皮崙、社长埂等地,以黑瓷为主,兼烧青白瓷。此外,麻沙镇的白马前窑以青釉为主,兼烧黑釉;莒口镇南华山窑专烧青白瓷。从我国文物工作者多次对建窑窑址的调查和发掘得知,建窑在北宋初期开始逐渐兴盛起来,到北宋末期至南宋时期到达鼎盛,到元代开始衰落明显,黑瓷生产在元代几近绝迹。

明初 曹昭著《格古要论》卷下 收录于《四库全书》

明初 曹昭著 王佐增补《增订格古要论》卷七 收录于《续四库全书》

  曹昭在明初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成书的《格古要论》卷下“古建器”条说:”建碗盏,多是??(上敝下瓦)口,色黑而滋润,有黄兔毫斑、滴珠大者真,但体极厚,俗甚,少见薄者。“曹昭很明确地说,建盏在明朝人看来,很敦厚,十分粗俗,清楚地表明建盏在明代已经不合时宜。王佐在明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9年)对《格古要论》进行增订,对于“古建窑”条只增加了“古建窑  建碗器出福建”内容,其他与曹昭一致。还有不少其他明代文献可以证明,建窑和建盏从明代起,已经很不受收藏人士和社会消费者欢迎。这一现象,足可以解释第一个提出”宋代五大名窑“概念的明代文献中,为什么把真正的宋代名窑——建窑排除在”宋代五大名窑“之外的原因了。

建窑“曜变”碗 大英博物馆藏

  有人认为建窑在元代已经完全消失,这也是不对的。在建阳县城城关附近的源头村,发现一处烧青瓷和青白瓷的元代窑址,在源头仔附近的碗窑发现一处烧青瓷的明代窑址,在水吉镇大路后门东侧发现一处烧青瓷的清代窑址,发掘说明建窑的生产一直延续到清朝,只不过从元代之后一直处于苟延残喘而已。


衰败于丛林的建窑

  较为准确地说,建窑作为一座民窑,创烧于晚唐五代,经历北宋、南宋、元、明、清,烧瓷历史长达千年,其中作为黑色茶盏生产的领衔代表,辉煌于北宋到南宋时期近三百年。建窑是宋代名窑,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其黑釉茶盏之器物造型、制作工艺、胎釉配方被众多窑口争相效仿,并传播到朝鲜、日本,影响巨大。

北宋 徐兢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十二“茶爼” 收录于《四库全书》

  北宋使臣徐兢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三十二“茶爼”中记录了高丽(今朝鲜半岛)仿造宋代茶盏的情况。徐兢,北宋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生人,南宋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去世,北宋书法家、使节、刑部员外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三月,徐兢以国信使提辖官身份,出使高丽,六月抵达高丽国首都开京(今朝鲜开城)。徐兢沿途处处留心高丽各地山川形胜、风土人情,回国后,于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六月写成《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书,获得宋徽宗赞赏并升官提级。徐競在书中记载:“茶爼  土产茶,味苦澁,不可入口。惟贵中国腊茶并龙鳯赐团,自锡赉之外商贾亦通贩。故迩来颇喜饮茶,益治茶具。金花鸟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皆窃效中国制度。”讲的是高丽国的金花鸟盏、红褐色小碗等茶具,都是偷偷仿造中国的样式。另据文献记载,南宋宋宁宗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 日本曾派人来福建学习烧造黑釉瓷器,他们回国后,在獭户开设工厂烧造黑釉瓷器,后来“獭户物”被日本当做“陶祖”来称颂。所以自建窑黑釉器烧造方法传到日本以后,日本陶瓷业才有巨大发展。

盗挖窑址

  说说后来吧。自元代衰落开始,建窑逐渐淡出士大夫、文人甚至普通百姓的视线,文献文章及诗词也较少提起。但建盏在日本一直炙手可热,被收藏家持续关注,交易价格也屡创新高。进入20世纪,由于清末民初中国民间收藏逐渐火热,建窑地区开始有人挖掘古瓷片堆中的黑瓷盏出售给古董商人(包括日本商人),才逐渐引起关注。据陈浏在成书于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的《匋雅》中记载: “近有闽人掘地,所得古盏颇多,质厚色紫黑。

图为普拉玛1935年私自考察水吉镇建窑时的照片。白衣者为普拉玛本人

  1933年前后,在上海海关工作的美国人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James·Marshall·Plumer,1899~1960年) ,偶然从福州的地摊买到黑建盏并打听到建盏来自闽北的水吉镇,开始策划去窑址调查。1935年6月,普拉玛从上海取道浙江进入闽北,到达水吉镇建窑遗址后喜出望外、收获颇丰。他不仅拍摄照片记录当年窑址地区的地貌和风土人情,还运走大量残片标本, 加上从市场上收购的整器,全部运回美国。随后,普拉玛将水吉建窑遗址的调查情况发表于英国《伦敦新闻画报》, 成为西方第一个发现建盏真实来源的人,引起轰动。

1935年普拉玛先生拍摄于水吉镇后井村的一户人家,凳子上清晰可见摆着建盏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考古工作才逐步走上正轨。1954年3月,华东文物工作队福建工作组对水吉窑进行考古调查,带队专家是宋伯胤先生。宋伯胤先生于1955年3月发表《建窰調查記》一文,引起国内外陶瓷学界重视。1960年10月,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对芦花坪窑址进行首次发掘, 随后于1977年、1990年对发现的建窑窑址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发掘,发掘面积超过1600平方米,发掘龙窑多座,出土标本非常丰富。

建盏的仿制 示意图

  随着考古发掘,我国组织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精兵强将对古建盏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开始仿制。1980年3月福建省建阳县瓷厂仿制古兔毫建盏获得成功;1983年福建省南平第二瓷厂(后并入美术陶瓷厂)仿制古银兔毫、虹彩油滴、鹧鸪斑、曜变天目等传统建盏获得成功。组织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收藏家对仿品进行鉴定,都认为在器形、胎质和釉色上与宋代建盏无异,达到了”形似、神似、质似“的水平,一致认为这一壮举使失传七百年之久的建盏重现于世。从此,仿制建盏开始大量生产

建窑的成就

  建窑虽然没有被后世列入”宋代五大名窑“,但因其独特的器型风格、胎釉结构和装饰技术,对我国陶瓷发展史贡献巨大,影响深远。我综合多位专家、学者的观点,概括建窑有以下三大成就: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高5.8、口径12.8、足径3.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  建窑的器物造型和装饰

  建窑的产品不是很丰富,主要以深黑色的小碗盏——建盏为主。建盏是顺应从五代、宋初开始的斗茶文化而生,可以说没有斗茶,就不会有建盏。建盏随着斗茶之风广泛流行而得到空前发展,也随着饮茶风尚改变而衰败。建窑这种紧贴市场、为单一消费需求服务的生产模式,在宋代瓷窑中是非常罕见的。

  建盏主色调是黑色,黑色在中华民族审美文化中,不算特别推崇的主流颜色。黑瓷原料很容易得到,配釉工艺不复杂,成本低廉。在这样的前提下,要烧制出极高水平瓷器难度很大,要求制瓷工匠有很高的技术和艺术造诣。事实上,从众多发掘的宋代黑色瓷盏可以看出,那些为顺应斗茶所需而生产黑盏的众多瓷窑,产品大多粗俗不堪,唯有建窑、吉州窑黑盏如惊鸿一瞥、独树一帜

南宋 兔毫盏 高6.7、口径11.4cm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那些建盏精品呈现出来的是古朴浑厚的器型,深沉漆黑的釉色,温润明亮的釉质,浑然天成的自然纹样,透示着一种整体的简洁高雅和静谧端庄。不仅民间收藏家趋之若鹜、贵族士大夫爱不释手,就连艺术造诣颇深的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都非常喜爱,还在建窑定制过斗茶专用的建盏。

宋建窑“进琖”款茶盏 高6.1、口径12.6、足径4cm 上海博物馆藏

  建窑为皇帝专门制作建盏时,在所用的垫饼、匣钵等窑具以及部分碗盏底部,手刻了一些诸如”供御“、”进琖“之类的铭文。这类带铭文的出土建盏中,以窑具占大多数,器底残片也有一些,但完整的碗盏却很少,目前发现完整的“供御”建盏仅有一只,由上海博物馆收藏。业界和藏家非常关注,把这类建盏或残片叫“御用盏”或“进盏”,并对所刻的铭款进行仔细研究,“供御”是在生盏坯上用手刻上去的,“进盏”则是用戳子趁胎体未干透硬化时压印的,显然供御盏比进盏要早。研究还发现“进盏”戳子不止一个,手刻“供御”者似乎也不止一人,竟然还出现把“供”字错刻成“双人”偏旁。

底部刻有”供御“字款的器物或窑具(示意图)

  不过,从现有的刻字建盏或残片品质和质地来看,专为皇帝制作的建盏,其制作质量一般,胎釉配方既无用料考究、也无精心调配迹象,烧制也无特别精细之处。为此,有不少专业人士甚至怀疑这类建盏的真实性,要么可能是窑工在一些管制较松的特定时期假借御用之名制作了这类器物,以增加营销噱头,要么干脆就是后人假造的。

南宋 建窑兔毫盏 口径12.1、足径4、高6.7cm 南宋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墓葬出土 江西樟树市博物馆藏(黄德华捐赠)

  建盏加工工艺精细,从成型到修坯一丝不苟。胎体坚硬结实,胎骨虽然厚重但很致密,偶尔也能见到一些修坯的痕迹,盏壁的厚度约0.2~0.8厘米,最厚处在底部超过1厘米,因此手感较沉,有很明显的压手感。建盏一般釉层很厚,优质盈润。因为釉层流动,口沿釉层比较薄,呈色较浅,而外壁底部由于厚釉往下流,往往形成泪滴釉而展现出独特风格。

宋 标准束口型建盏 大英博物馆藏

  建盏内胎由于不同胎土中的含铁量不一样,分别呈现黑色、黑褐色、赤褐色、灰白色等不同颜色,所含的铁元素越多,颜色就越深,往往腐蚀也比较严重,有些建盏胎体给人一种铁渣的感觉。一些建盏由于当时的加工手法及工具落后,胎土中多含没能完全粉碎、清除干净的较大颗粒,往往出现表面粗糙甚至有拉手的现象。

对比 南宋 吉州窑木叶纹盏 口径14.7cm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不过,从茶盏花纹装饰方面比较,江西吉州窑明显比建窑更胜一筹。如上图的吉州窑木叶纹盏,先在胎上施一层黑釉,然后在经过特殊处理的树叶上施一层淡釉,再把树叶贴在黑瓷坯体上,烧成后即成为木叶纹。木叶多为桑叶或菩提树叶,有用半叶、一叶的,也有用二、三叶叠加的。这种装饰方法新颖独特,极具创造性,格调也凸显清新质朴的野趣。

二 建窑的结晶釉

  一说到建盏,很多人常常会把”兔毫“、”油滴“、”曜变“、”鹧鸪斑“挂在嘴边,这其实说的是建盏的结晶釉——建盏的腹部尤其中下腹部釉层很厚,由于氧化铁含量极高(有的达到9%以上),在烧成过程中铁的氧化物微粒出现脱氧形成的结晶现象。结合结晶所呈现的各种表象不同,人们形象地把它们称为纯黑、兔毫、油滴、鹧鸪斑、铁锈花、曜变、杂色等等,其中兔毫盏为居多,其他均不可多得。结晶釉呈现的图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无法找到两只图案一样的建盏,特别是一些曜变盏,其呈现的美丽图案,巧夺天工、奇妙无比,令人叹为观止。

  纯黑盏:釉色纯黑如漆,整体乌黑发亮,也称为乌金盏。纯黑盏多为正烧的中小型敞口或敛口盏,釉药逐渐向盏中及底部垂流,有的形成浮浊油滴状结晶体。

 宋 标准束口型黑釉建盏 大英博物馆藏

  宋代烧制黑色茶盏的窑口非常多,内蒙、宁夏、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西、浙江、广西、广东、江苏、四川等地一些宋代不错的窑口都普遍有烧制,但数建窑与吉州窑名声最响,其中建窑最优。

  兔毫盏:兔毫盏是建窑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主要有敛口和敞口两种,形如漏斗或小饭碗。因在盏内外深色厚釉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形状犹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纤细柔长而得名。这些”毫毛“的形成机理就是在一定的高温度下,建盏的石灰碱釉呈液体状态,而在烧成过程中铁的氧化物微粒因脱氧形成的结晶体集聚不大时即发生了流动,从而在釉内留下了”流痕“。藏家按兔毫呈色差异又将它们分为“银兔毫”、“金兔毫”、“蓝兔毫”等。

宋 标准束口型金兔毫建盏 大英博物馆藏

  这种釉色以黑釉或黑褐色釉为底色,其间闪现出黄褐、灰、灰白、青、蓝乃至金黄等混合而成的各种色彩,用水抹擦,各种釉色就会逐渐显现,独具一格,十分美观。

宋 撇口型银兔毫建盏 大英博物馆藏

  兔毫盏以中型敛口式最为多见,中型及小型敞口盏也有一些,但为数不多。兔毫盏在宋代文学作品中的称谓五花八门,多因作者的喜好不同而异,有“兔毫”、“兔毛”、“玉毫”、“紫瓯”、“兔褐”、“金丝”、“紫玉”、“紫盏”、“异毫”等等。其中“异毫”之谓困扰业界很长时间,一直没搞清楚《大宋宣和遗事》中为什么把兔毫盏成为“异毫盏”。一种说法认为,可能只是因福建地区的口音所致,咱福建人把“玉毫”读作“异毫”,有人就把它写到了诗里,有啥奇怪的?另一种说法,是根据《方舆胜览》记载,所谓“异毫”,乃毫色异者,毫变琖也。我觉得,方言说更切合实际。

  除建窑外,宋代还有如江西、四川、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不少窑口都在烧制兔毫盏,其实,一些能够烧制黑色厚釉茶盏的窑口都有可能成功地烧制兔毫盏,但形成机理却差别较大。建窑的兔毫盏最为有名,江西吉州窑为其次。

  油滴盏:指盏的釉面密布着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儿,直径从数毫米之微至针尖大小,形似油滴,故名。这些”油滴“的形成机理就是在一定的高温度下,建盏的厚釉呈胶体状态,而烧成过程中铁的氧化物微粒因脱氧形成的铁氧化物结晶发生在釉面的富集,形成圆点或椭圆点斑痕,冷却后以赤铁矿或磁铁矿等的形式从中析出晶体而形成。

宋 建窑油滴天目 日本松平直国藏 

  一般业界把呈银白色油滴晶斑者称为“银油滴”,呈赭黄色晶斑者称“金油滴”,如含有其他矿物质的成分较多可能还会出现彩色的油滴。在阳光下观赏,建盏中的油滴由于阳光的反射往往发出不同的金色、银色及其他绚烂异彩,而令观者心旷神怡。

宋油滴建盏 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馆藏

  当然,油滴盏并不是建窑所独有,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均有烧制,其中,“华北油滴”亦相当有名。不过建窑油滴盏的形成机理与其他地方不同。

  鹧鸪斑盏:业界对鹧鸪斑还存有不同的认识。虽然有多位宋代诗人吟出带有“鹧鸪斑”的诗句,但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所谓“鹧鸪斑”,就是斑点更粗、色浅的“油滴”。国外不少博物馆也将油滴、鹧鸪斑归为一类。

鹧鸪鸟

南宋 黑釉油滴(鹧鸪斑)建盏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宋 鹧鸪斑建盏 日本静嘉堂美术馆藏

  真正大斑点的“鹧鸪斑”很少见。1990年在建阳县池墩建阳瓷厂后壁外路床发现的一块黑釉盏残片,其内壁分布着形如鹧鸪蛋的银色小圆点,经专家分析,这就是建窑著名的“ 鹧鸪斑” 盏。下图:

宋 鹧鸪斑建盏残片 福建博物院藏

  由于建盏烧制温度很高,其厚厚的釉层几乎都要发生流动,形成斑纹的结晶点往往随釉的流动而形成细细的条纹(如兔毫),而形成鹧鸪斑的圆点需要保持釉最少流动或不流动,这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所以,油滴及鹧鸪斑都因非常难以做到显得特别珍贵。当然,上图的黑釉白斑圆点应该是人工点上白釉之后,再入窑烧制,此方法只需控制釉不流动或者干脆只刷薄釉即可,其成功率就会高很多。

  铁锈斑盏:即黑色的釉面上自盏口向底心流淌着一道道鲜艳的黄褐色斑纹,斑纹上宽下窄,分布规则。斑纹的鲜明色彩与黑色底釉反差明显,各道斑纹粗细长短不一,变化随意自然。民间或文献中把这类黑釉黄褐纹建盏称为“ 铁锈斑盏”。1990年在大路后门山窑址发现一批带彩点、彩斑的釉纹器,至此,建窑铁锈斑盏整器终于被发现。专家分析,这些彩点应多为未烧成功的半成品。其实“ 金油滴” 、“银油滴”也属于未烧成功的半成品。

宋 建阳窑黑釉酱斑(铁锈斑)盏 高6、口径12.4、足径3.9cm 福建省博物院藏

  建窑的铁锈斑盏不算特别出众,吉州窑最为优秀,耀州窑、磁州窑均有出色的精品,其他窑口也有烧制。

  曜变天目:所谓曜变,是指在黑釉盏上出现的灰色或漆黑小斑点,斑点周围产生一圈蓝色的、闪闪发亮的光晕,这些光晕是厚釉中浮现出由结晶体反射、折射光线所构成的彩色晕环。

南宋 建窑曜变天目 高6.8、口径12、足径3.8cm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上图这只收藏于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南宋曜变天目,举世无双,就连国内外考古工作者、收藏家在发掘堆中找寻数以亿计的瓷片,也没发现类似的一片、半片。当它被单独陈列,底座不断旋转,在一片漆黑中,一个个光圈闪耀着妖异的光芒,而且随着光线角度的不同,光环的颜色会变幻不定,看着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让人产生敬畏,完全不像是人间烧出来的瓷器。日本人用“碗中宇宙”这个词来形容它的高深莫测。

宇宙星辰,“天目”犹如此景

  有一种分析认为,日本人之所以把这类茶盏叫“天目”,并不是源于浙江天目山,而是认为“盏中有乾坤”——和“宇宙星辰”媲美,盏中有宇宙,犹如盏中开“天眼”。“天眼”,天目也,一只极品茶盏,犹如一个“天目”。您认为呢?

南宋 建窑曜变天目 高6.8、口径12.3、足径3.8cm 日本藤田美术馆藏  

  对于曜变天目的形成机理,学者认为还是和烧制兔毫、油滴、鹧鸪斑的形成机理一样,也属于烧制温度过低或还原过头之后造成的结果,是胎釉的组成物质、烧成温度、保温时间、釉层厚度和冷却速度等多种因素,在一个偶然的度值上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产物,不是烧瓷工匠刻意烧制成功的。曜变天目的出品概率极低,几乎不可复制,因此在传世及出土文物中都十分罕见。

南宋 建窑曜变天目 高6.6、口径12.1、足径3.8cm 日本京都大徳寺龍光院蔵

  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宋代建窑曜变天目,仅发现日本的这4只(一说三只半)!分别藏于东京静嘉堂文库、大阪藤田美术馆、京都大德寺龙光院和日本滋贺县甲贺市美秀博物馆,而中国一只都没有。其中,东京静嘉堂文库收藏的曜变天目在1951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日本国宝”,大阪藤田美术馆、京都大德寺龙光院收藏的曜变天目均在1953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日本国宝”,日本滋贺县甲贺市美秀博物馆收藏的曜变天目在1953年被日本政府确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美秀博物馆收藏的这只曜变天目,原为加贺藩主前田家传,曾为日本作家大佛次郎所藏。内为亚曜变斑纹,外似油滴结晶,且带有紫红色窑变光晕,既不同于真正的曜变天目,也有别于油滴盏,斑点的颜色随入射光方向而改变,有人认为它算“半个曜变天目”。这四只天目分别封存于特制保险箱中,有的每隔7、8年才允许展出一次,十分难得一见。

南宋 建窑曜变天目(亚) 高7.3、口径12.3、足径3.7cm 日本滋贺县甲贺市美秀博物馆藏 原为加贺藩主前田家传 曾为日本作家大佛次郎所藏

  当然,曜变也并不是建窑所独有,有专业人员在重庆壁山窑遗址就发现过曜变残器。

  有人一定会感到奇怪,这么珍奇的曜变建盏,为什么没有献给宋朝皇帝而流传到日本呢?根据日本的文献资料,这四只曜变天目都是正常贸易所得,并且流转有序。这让我想起作家冯唐写的一个段子很有意思,段子的大意是:烧盏工匠偶然烧出无比珍奇的曜变盏之后,有的主张进贡,但被有智慧的老者提醒——“这么珍贵的宝物,皇上兴奋之余,再要你烧一只怎么办?”,工匠被吓出一身冷汗,这东西要是让我们再烧,即使被灭九族也烧不出来啊!而且官场层级多、官员复杂,哪个官员要是使坏,作为一个底层工匠一定难逃灭门之祸!可是自己私藏下来更是一个大祸根啊。不如偷偷卖给正在天目山寺院留学的那些个日本和尚,让这个可能带来大灾祸的“宝物”远走高飞……于是,在不久之后,这些宝物就随日本和尚回国而顺利地到达日本。当然这只是个段子,您认为冯唐的想象有没有道理?

三 建窑的生产规模

  建窑由于产品相对单一(主要为建盏),产品需求量井喷,使得规模并不大的窑场,生产能力却惊人,主要体现为龙窑规模庞大、产能巨大、废品堆积很多,在现有发掘窑址中仅有,不失为当时的一项社会成就。

吉镇建窑窑址废品堆

  1954年宋伯胤先生带队调查时,发现水吉镇芦花坪窑址等处的瓷片堆积高达10米,高大如山,可见它需烧造很长时间、烧造很多器物才能形成这么高大的废品堆积。这足以说明当时的生产量惊人。

建窑龙窑遗址

  1960年、1977年、1990年对建窑的三次发掘,共发掘面积1600多平方米,发现窑炉4 座,均为依山而筑的斜坡式龙窑,都采用匣钵一器一钵装烧,说明建窑十分注意产品质量。

建窑龙窑遗址

  在发掘的三座龙窑中,一座残长56.10、宽1.8一2.0、高1.6一1.7 米,可装烧三万件瓷器以上;一座长123.6、宽0·95一2.2米,可装烧10 万件以上瓷器;一座长135.6、宽1.0一2.35 米,可装烧10 万件以上瓷器。窑炉如此之大,产能如此之高,在全国已发掘龙窑中非常罕见。

建窑龙窑遗址

  由此可见,建盏当时深受社会欢迎,建窑生产极度繁荣。

建盏,因宋代茶文化而兴,因移风易俗而衰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三大饮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因为科学的制作方式(煮沸灭菌)、具有使人愉悦的风味而为人们提供干净、持续的补水方式,使人类减少疾病和瘟疫,促进健康,进而促进社会文明发展,这三大饮料就是啤酒咖啡。不少人总会纠结这样一个问题:究竟谁最先发明这些饮料?其实,我们的先民在世界各个角落繁衍生息,很多发明创造都具有自发性、多源性,不存在谁先谁后、谁学习谁的问题,这三大饮料也是如此。这里要说的,是中国茶。

《尔雅注》原著:先秦佚名,晋郭璞注——《释木十四》

  根据成书于战国秦、也是我国的辞书之祖——《尔雅》记载,我国在2500年前就已经存在喝茶习惯并种植一种叫“槚”的苦茶叶。进入汉朝,关于喝茶的文字记载逐渐增多,汉朝喝茶的基本方式是“粥茶法”,大概就是将茶叶熬煮成很浓很浓的汁,所以那时喝茶也叫喝“茗粥”,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到隋唐时期,饮茶基本方式改进为将茶磨制成茶粉,再进行熬煮,茶汤由粥变稀。不过,喝茶真正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是在唐代。唐代茶圣陆羽写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茶的系统论著——《茶经》。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他在《茶经》里记载,中国在远古历史上总共有过五个关于茶的称谓,即“茶”、“槚”、“蔎”、“茗”、“荈”。

唐 陆羽著《茶经》卷上——茶之源(收录于四库全书)

陕西扶风法门寺1987年出土的唐代金质茶具

  上图是1987年从陕西宝鸡扶风法门寺出土的唐代金质茶具。在唐代,饮茶的基本形式为:茶叶半发酵制成茶团或茶饼后风干;从中取块,用茶碾子将茶块粘成粉末;用细筛将茶粉过筛;釜中将水烧开,加入适量茶粉继续煮;用茶瓢将茶汤勺入饮茶者面前的茶盏中;饮用。盛唐时流行的茶盏材质以玉石、金、银、琉璃(玻璃)为主,再不济也用铜盏,与酒具类似。后来慢慢改用瓷器盏。

陕西扶风法门寺1987年出土的唐代琉璃茶具(西域制造),其材质与现代玻璃类似

  虽然瓷器慢慢取代玉石和金银器,但皇家贵族、士大夫、商贾等上层社会依然崇尚玉石和金银器,有《茶经》为证。

唐 陆羽著《茶经》卷下——盌(收录于四库全书)

唐越窑秘色瓷葵口碗,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法门寺博物馆藏

  《茶经》里的这段话非常重要,信息量很大:茶盏,越窑好,鼎州窑、婺州窑差;丘州好,寿州窑、洪州窑差,有人认为邢窑(白瓷)比越窑(青瓷)好,其实不然,如果说邢窑像银、那么越窑就像玉,如果说邢窑像雪、那么越窑就像冰,邢瓷白而使茶色显红、越瓷因为青而是茶色显绿,这三点,邢窑都不如越窑啊。晋代杜琉的《荈赋》说了:“如选陶器来喝茶的话,还得从瓯窑选“。瓯窑,就在越州,瓯窑、越窑都不错。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越州瓷、丘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都不宜用来喝茶。陆羽这段话清楚表明,黄色、褐色瓷盏都不宜用来喝茶,作为黑色的建盏,那就更无法进入茶圣的法眼,他认为只有越窑产的“秘色瓷”和丘瓷才适合喝茶。

唐 张又新著《煎茶水记》收录于《四库全书》

  唐朝人喝茶讲究到什么程度呢?茶圣陆羽尝遍天下泉水,和唐宗室李适之子李季卿谈论天下哪里的泉水最好,评出天下二十大名泉!这就是天下名泉的来历,这里我仅列前10大名泉以供大家参考:庐山谷帘泉第一、无锡惠山泉第二、蕲州石下泉第三、宜昌扇子山第四、苏州虎丘石泉第五、庐山招贤寺泉第六、镇江金山南泠第七、南昌洪崖泉第八、桐柏淮水源泉第九、合肥龙池水泉第十。唐代奇人张又新(公元813年前后在世),尝遍刑部侍郎刘伯刍评价的“天下七大名泉”,又尝遍陆羽所评价的“天下二十大名泉”,写出了相当冷门的雄文——《煎茶水论》,他认为这些名泉都很好,各有各的特色、风味和妙处,但当地的茶最好配当地的水,才能将茶衬托得恰到好处,离开茶仅谈水,难以水土相宜。他是对的。

晚唐五代 苏廙著《十六汤品》收录于《四库全书》之《说郛》(明陶宗仪编)卷九十三

   晚唐还有一位神人名叫苏廙(yi),写出一篇名叫《十六汤品》的雄文,从候汤、注汤、择器、选薪四大方面对煎茶技要和禁忌作了形象生动的阐述。“茶兹于水,水籍于器,汤成于火”,苏廙认为掌握对茶“生杀大权”的关键是开水(汤),什么样的开水煮出什么样的茶,而器、火对于汤的好坏也有较大的影响,取火用薪也必须讲究。他从择器、择薪、汤的老嫩、注汤缓急标出十六种不同的汤品,品品滋味各异、味味恣意归真。《十六汤品》对后世的茶艺、茶道和茶文化影响是蛮大的,似乎从这时开始,煮茶习惯开始向点茶转变,同时他认为金属茶盏有腥味,不如瓷盏喝茶好,对于瓷质茶具的广泛流行有重大影响。像《煎茶水论》、《十六汤品》这样钻牛角尖的文章,在唐、宋两代能够流行,充分说当时饮茶风尚的火爆程度。

唐代 卢仝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载于《四库全书》之《全唐诗》第388卷

  唐代爱茶的名人非常多,如白居易、杜甫、柳宗元、岑参、皮日休等等。那么,唐朝人嗜茶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可以从唐代著名诗人、嗜茶成癖的茶疯子卢仝的诗可以看出来。卢仝,自号玉川子,约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生,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死于甘露之变。他的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歌"之吟,最为脍炙人口:"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这“七碗茶歌”也叫“七碗茶诗”,至今依然是好茶之人的最爱,总喜欢写成书法,悬挂于茶室、客厅之上,以示爱茶之好。而“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所描绘的场景,就是后来在宋代流行的点茶和在日本流行的抹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卢仝被后世奉称为“茶仙”。

唐代 温庭筠著《采茶录》载于《四库全书》之《说郛》(明陶宗仪编)卷九十三

  唐代才子温庭筠于唐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成书的著作《采茶录》,记载的是唐代名人关于茶的理念和爱茶的故事,描写非常生动有趣。可惜的是,概述只剩下辨、嗜、易、苦、致五类六则的残卷,共计不足四百字。

  关于爱茶这事,在唐朝后期其实已经发展到一个巅峰,再往后,即开始往点茶、拭茶、斗茶逐渐转变。

  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宋初这段时期已经出现点茶,其证据之一是著名道士、诗人吕岩的诗——《大云寺茶诗》。吕岩就是著名“八仙”之一——吕洞宾,他具体生辰不详,大概生活在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宋初这段时期,他在《大云寺茶诗》有一句“兔毛瓯浅香云白,虾眼汤翻细浪俱”,明显说的就是后来宋代流行的黑建盏“点茶”。不过,有人对吕岩的诗和生活的年代提出过异议,因为吕洞宾已经属于被过度“包装”之后的“神仙”,其诗作可能属于后人的冒名之作。还有就是山西临汾大云寺又称铁佛寺,作为道士,去佛教寺里饮茶而且写成诗显得不伦不类,即便《大云寺茶诗》确为吕洞宾所作,诗中描述的烹茶情形应为宋代饮茶习惯。

唐末、五代、宋初 吕岩作《大云寺茶诗》载于《四库全书》之《全唐诗》第858卷  

  到宋代,社会整体的饮茶方式在唐代基础上有一些改变,煮茶变成了点茶,也叫“分茶”,即茶粉过筛后,不再放入釜中熬煮,而是将细茶粉酌入饮者盏中,再用沸水冲点茶盏。其他步骤与唐代基本相同。但是,随着饮茶风尚的改变,一种新型的风俗——斗茶,开始风靡全国。那么斗茶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分析,斗茶先从点茶、试茶开始的,而点茶的风俗最晚在唐末、五代这一时期首先在福建武夷山地区兴起。比吕洞宾的诗更有力的证据就是陶榖写的《清异录》。

北宋初 陶穀著《清异录》 卷上 收录于《四库全书》

  陶榖出生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本姓唐,因避讳后晋皇帝石敬瑭而改姓陶,在五代十国时分别在后晋、后汉、后周等过做官,晚年追随赵匡胤,陈桥兵变时抢先拟好让周恭帝(柴荣的六岁儿子柴宗训)退位诏书,帮助赵匡胤登上皇位。在北宋政权建立后历任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于宋太祖开宝三年(公元970年)病逝,终年68岁。《清异录》成书大概在五代末、北宋初这段时间,是一部记录琐碎事项的笔记书籍,记录内容很有史料价值。《清异录》卷上记载:锦地鸥 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因展蜀画鹧鸪于书馆。江南黄是甫见之,曰:“鹧鸪亦数种,此锦地鸥也。”这条记录包含三点非常重要的信息,一是此时闽中已经造出鹧鸪斑盏,应为建盏;二是此时已经存在点茶、试茶这一行为,并且这个行为非常正式,是一个仪式感很强的重要节点;三是点茶、试茶的行家非常珍视建盏,也就是建盏最适宜点茶、试茶。这里,点茶指的是一种烹茶、饮茶方式,而试茶,应该是指检验新茶品质、确定新茶等级的一个重要鉴定和评价环节。

北宋 范仲淹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范文正集》卷二 收录于《四库全书》

  那么,点茶如何向斗茶转变的呢?是由于伴随着点茶的普遍流行,在点茶中产生了一系列游戏行为和竞赛行为,这些行为给饮茶风尚带来了极大的趣味性和时尚元素。北宋前期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范仲淹的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或许可以提供佐证。范仲淹出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于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病逝于徐州。而章岷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任江州通判,与“从事”一职职位相当。由此可判断《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这首诗应作于公元1044年前后。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时候:武夷山已经成为产茶圣地,武夷山的“北苑”已成为皇家贡茶茶园,龙凤团茶茶膏制作非常精致,点茶所用的盏就是紫色建盏,斗茶带给当时人们极大享受,以至于范大文豪充满赞美之词“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甚至惊叹“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 陆羽须作经!”由此可见,斗茶在北宋前期已经从福建武夷山地区向全国蔓延,并已被上层社会热捧。武夷山北苑的龙凤团茶如何成为贡茶的?野史中说这是北宋大功臣、后来成为大奸臣的福建转运使丁谓,在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一手督办的,在丁谓手中,北苑茶成为誉满京华的名茶,龙凤团茶成为大宋第一号茗茶——朝廷贡茶。具体不详述。

北宋 蔡襄著《端明集》卷二 《北苑十咏》“试茶” 收录于《四库全书》

  斗茶火爆之后,黑色建盏越来越炙手可热,一个推波助澜的关键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蔡襄。蔡襄是福建仙游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生人,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逝世,北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北宋著名贤臣,为官正直(很多人容易把蔡襄与后来的大奸臣、大书法家蔡京搞混淆)。蔡襄对茶的热爱和内行超越几乎所有的前贤,对北宋制茶业提品质、上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其诗集《北苑十咏》中,对武夷山北苑皇家茶园进行系统的赞美,并留下《试茶》一诗,至今为建盏爱好者常吟常颂:“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雪冻作成化,云间未垂缕。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

北宋 蔡襄著《茶錄》收录于《四库全书》

  不仅如此,蔡襄还在其著名的经典茶论专著《茶録》中,对团茶、茶具、饮茶进行系统论证,提出上好的团茶茶色是白色的,好茶应该有什么样的香味,如何保存茶、如何碾茶、如何候汤、如何给茶盏加热、如何点茶等等,并对黑色建盏的妙用作出精辟论述:“茶盏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他认为对于茶色白的好茶,必须使用黑色茶盏,而建盏绀黑,还带有兔毫纹,盏壁微厚有利于保温,是最佳茶盏,而其他窑的茶盏或薄或紫,都不如建盏。而对于青白瓷盏,斗茶、试茶等行家里手们都不会使用的。至此,建盏与斗茶,已经形成形影相随、相得益彰的关系。因此说,建盏因斗茶而兴。陶生帖》

蔡襄的书法《陶生帖》

  从北宋众多诗词中提到茶和建盏这一现象可以得知,建盏在北宋文人士大夫等上层社会阶层十分流行,到宋徽宗时期,因皇帝宋徽宗斗茶喜好而达到巅峰。而且,有迹象表明,有很长一段时间,皇帝赐茶都在使用建盏。

南宋 程大昌著《演繁露》卷十一“铜叶盏” 收录于《四库全书》

  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大学正程大昌著《演繁露》卷十一“铜叶盏”中记载:“今御前赐茶皆不用建盏”。程大昌,北宋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生人,南宋宋宁宗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去世,其著作《演繁露》写作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至书籍刊印的宋孝宗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这段时间。书中所说的“今”,也正是指这段时间。“今御前赐茶皆不用建盏”正好说明这时间之前是“御前赐茶皆用建盏”的。这说明,到南宋淳熙年间,朝廷对建盏的重视程度,已经改变了。

  当然,我们说一个时期的喝茶风尚,是指主流而言,无论是唐代还是宋代,用散茶直接冲泡的方式也一直存在。中国各民族之间、各诸侯国或政治集团之间、甚至各地区之间,饮茶习惯也并不绝对相同,有的差异还很大。由宋代流行的点茶、斗茶风尚,经历北宋、南宋和元代,流行了几百年之后,也开始一些变化是必然的,人们开始厌恶复杂繁琐的宋茶方式,散茶开始逐渐增多,到明朝初期,终于发生由量变到质变——废除以团茶(茶饼)为主的宋茶方式,变革为以散茶为主、直接冲泡的现代饮茶方式。

明代 沈德符撰《野获编补遗》卷一——朱元璋废除团茶

  关于在明代初期饮茶风尚的变革,有一种说法是明太祖朱元璋体恤民间制茶辛苦,决定废除团茶。这一事件,被明代晚期的文学家沈德符记录在他的野史著作《野获编补遗》卷一之中。他是这样记载的:供御茶——国初四方供茶,以建宁、阳羡茶品为上,时犹仍宋制,所进者俱碾而揉之,为大小龙团。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先春、次春、紫笋。置茶户五百,免其徭役,按茶加香物,捣为细饼,已失真味。宋时,又有宫中绣茶之制,尤为水厄中第一厄。今人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开千古茗饮之宗。乃不知我太祖实首辟此法,真所谓圣人先得我心也。陆鸿渐有灵,必俯首服,蔡君谟在地下,亦咋舌退矣。记载的是明朝初期,四方贡茶都是按照宋制进行,进贡的大小龙团茶,饮茶麻烦得很。在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团茶太劳命伤财,下令停造团茶,仅采摘春芽进贡即可……沈德符认为这一变革意义巨大,返朴归真,是圣人之举,深得天下百姓爱戴,就是陆羽在天有灵也得服气、蔡襄在地下也不会反对,云云。当然,也有人说,沈德符是在拍马屁,变革的动力其实来源于社会和老百姓,不应该把功劳记在朱元璋头上。不管怎么说,自明朝初年以来,中国饮茶主流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变成当今大家眼熟能详的现代饮茶方式。即便如此,宋代团茶的饮茶方式,在如今的一些地方,还有所保留,譬如日本抹茶,再譬如普洱茶(部分保留)等。

  团茶被废除,斗茶自然销声匿迹。作为因斗茶而兴的建盏,受到巨大冲击。所以,曹昭在明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写《格古要论》时称”建碗盏……体极厚,俗甚,少见薄者“,足可以说明建盏此时的境遇已经不怎么受待见,人们认为黑色建盏又厚又笨,非常粗俗。

明代 许次纾著《茶疏》“瓯注”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刻本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瓯注”条讲到:“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窑最贵,不易得矣。”说明在明代中后期,黑色建盏已不宜使用,人们已经转向于崇尚使用白色小茶盏喝茶。

明代 谢肇淛著《五杂俎》卷十一·物部三·茶 《四库全书》禁书

  关于茶在唐、宋、元、明的发展历程,明代晚期博物学家、诗人、朝廷官员谢肇淛的《五杂俎》卷十一(物部三)“茶说”中讲得很清晰。谢肇淛这人很有意思,他不仅博学、为人正直,还大胆批驳宋代赫赫有名的儒家理学,公开反对因果报应思想。他的思想被现代人称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天道观,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他的著作《五杂俎》在清代编撰《四库全书》时,被列为禁书。

什么是斗茶?

  有人对这个问题可能会感到奇怪,所谓斗茶,不就是“斗茗”或“茗战”吗?不就是拿上自己的好茶,与人一比高低吗?狭义的斗茶,确实就是比拼茶的色香味,品评出哪个茶更好,好者胜、劣者败。然而,在文化高度发达的宋代,斗茶可没这么简单。我简单概括一下,宋代的斗茶分为种茶、采茶、制茶、烹茶、品茶等各个环节的规范、比拼以及与茶相关的评优争先、休闲消遣、娱乐竞技、文化交流、生活方式等等,各个环节之间,皇家贵族、士大夫和平民百姓等不同阶层之间,斗茶的形式和内容也大不相同。

种茶

  斗茶最讲究的就是茶的品质,所以,优质的茶品得从种茶开始。宋代茶叶种植规模很广,根据北宋初期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公元930-1007年)编撰的《太平寰宇记》记载并统计,北宋有66个州(军)产茶,遍布河南、山东、山西、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江苏、浙江,主要产品有团茶、茶饼和散茶(当时云南也产茶,但云南不属于宋代版图)。从北宋沈括写的《本朝茶法》可以得知,在北宋初年,茶叶种植和贸易已经成为宋朝第二种由国家专营的重要产业(第一是食盐),可见茶叶在宋朝的重要地位。

北宋 沈括著《本朝茶法》载于《四库全书》之《说郛》(明陶宗仪编)卷九十三

  沈括,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出生,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病逝,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主要作品集《梦溪笔谈》。沈括的《本朝茶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实录茶叶贸易法律制度的文章,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文中记载,宋朝从开国之初就对茶叶实行国家专营和征税,实行的征税法最初主要是贴射法,其后又有三分法。朝廷在首都和各主要产茶区设立六个茶税征收与管理机构——榷货务,另有十三个官营茶场。文中开列了各榷货务和官茶专卖机构的茶叶经营数量、收入、利润及上缴税收等,十分详细。其中还记录着因为税收制度不合理,导致茶农生产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鱼目混珠,所以不得不修改法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宋朝经济活跃程度和市场管理状况。

  作为一个全国普及的重要消费品——茶叶,如何规范产业发展?如何多生产精品茶?斗茶,成为一项最重要的手段,通过“比赛”达到提高质量和水平的目的,而且寓教于乐,从茶叶生产到消费者都普遍接受,我想这是“斗茶”之所以流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事实也是如此,宋朝茶文化之博大精深,已达我国历史巅峰,至今仍望尘莫及,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斗茶”功不可没。

元代 托克托修《宋史》卷一百八十四 食货志 茶(下)

  想要在斗茶中引人注目,必须寻找最好的茶园、最好的茶树和雇佣最好的茶农,才能种植出自己最喜欢、品质最好的茶叶来。正所谓斗茶斗出品牌。经过多年的管理和经营,北宋形成一大批精品茶园和名茶品牌。综合《宋史●食货志》、《宣和北苑贡茶录》、《北苑别录》、《大观茶论》等资料,北宋名茶有大约90余种。

宋 熊蕃著《宣和北苑贡茶录》“贡茶” 载于文渊阁《四库全书》八四四册 637页

  根据生活于北宋、南宋过渡时期的名人熊蕃写的《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北宋著名的贡茶有大小龙凤茶、太平嘉瑞、龙苑报春、上品拣芽等40余种。上图是熊蕃在宋代绘制的一部分北宋著名品牌贡茶的图。

南宋 祝穆著《方舆胜览》卷十一 收录于《四库全书》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表侄、南宋人祝穆著《方舆胜览》卷十一中,详细记载了“龙凤团茶”等著名贡茶的产地和来历,包括丁谓、蔡襄等人在福建做转运使时置造龙凤茶、龙凤团茶、小龙团、龙团胜雪、密云龙一品等极品贡茶并快马加鞭送至京城,还介绍了建窑兔毫盏和曜变盏的相关情况,提到毫色很特别的琖,当地人叫它们“毫变琖”,价格奇高,而且很不容易得到(一种观点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异毫琖“)。《方舆胜览》成书于南宋宋理宗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前后,由于该书刊刻前不曾申报过朝廷,因此刊印后不久即被南宋朝廷列入禁书,公元1269年才有刻印本流传。

南宋 赵汝砺著《北苑别录》载于文渊阁《四库全书》八四四册 647页 皇家茶园

  根据熊蕃的学生、南宋丞相赵汝砺所著《北苑别录》记载,北宋在建安(武夷山地区)的皇家茶园有九窠十二陇、壤园、凤凰山、苦竹园、张坑、带园等46处,其中还分外园、内园、禁园。 

南宋 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二“进茶” 载于《四库全书》

  南宋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二的“进茶”一节,专门回忆记载着朝廷接受福建北苑茶园进贡茶的情形:仲春上旬,福建漕司进贡第一批蜡茶,名叫“北苑试新”,皆方寸小夸,进御止百夸,护以黄罗软盝,藉以青箬,裹以黄罗夹复,臣封朱印,外用朱漆小匣,镀金锁,又以细竹丝织芨贮之,凡数重。这是用雀舌水芽制造的,一夸之值四十万,仅仅可供数盏之用!有的还要赐给外面官员一夸、两夸的,则用生线分解,这是特别贵重的东西,都很珍惜。初茶如进献皇上,翰林司都要先品尝,漕司的官员都会贿赂一下翰林司。偶尔碰到不满意的,则加一点盐,再把茶花撒在上面,香味也蛮浓郁的。如果皇宫有大的庆典,则用大镀金??(上敝下瓦),以五色韵果簇饤龙凤,谓之“绣茶”,仅仅是为了好看。也有做得特别有特色的,外面一般难以看到,谨记于此供大家知晓。

北宋 苏轼著《东坡全集》卷二十四“种茶”载于《四库全书》

  一些官员文人士大夫,不仅痴迷于品茶和斗茶,还喜欢自己种茶,如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于北宋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被贬惠州时,曾自己种茶。他在《种茶》一诗中,描写辛苦的栽种过程之后慨叹:“未任供臼磨,且可资摘嗅。千团输大官,百饼衔私斗。何如此一啜,有味出吾囿。”说的是自己只会种茶、不会制茶,这点茶叶也没法拿去磨茶粉,只能摘来闻闻味,天下的好茶啊,大部分进贡朝廷、小部分留着斗茶,还不如我这一小点,浓浓的香味可是我自己在小茶园里种的啊!

  实际上,从种茶开始,斗茶就开始了。

采茶与制茶

  北宋流行的,是半发酵的团茶。好的茶叶,还需要精心采摘和炮制,这往往是制造名茶并在斗茶中取胜的关键。

宋 赵汝砺著《北苑别录》“采茶与制茶” 载于文渊阁《四库全书》八四四册 649页

  据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北宋团茶必须经过采摘、拣芽、榨、研、造、过黄等七个步骤中,步步有章法、事事有讲究。例如采茶,须是侵晨(凌晨)进行,不可见日,侵晨则夜露未硚,茶牙肥润,见日则为阳气所薄,使芽之膏腴内耗,至受水而不鲜明。

宋 赵汝砺著《北苑别录》“挑拣” 载于文渊阁《四库全书》八四四册 651页

  茶制成后需按照下达的质量档次和生产任务数量进行严格挑拣、分类。每年新茶最讲究赶早,须在开焙后十日内进贡,龙团胜雪最讲究精致和档次,建安有“龙团胜雪值四万钱”的说法。凡是送往朝廷的贡茶,包装讲究精致、奢华,须“圈以箬叶,内以黄斗,盛以花箱,护以重篚,扃以银钥。花箱内外,又有黄罗幕之”。把精品茶进行精心包装,其实也是为了彰显该茶的珍贵程度,以便随时与别人、别的茶进行“比拼”。所以,北宋的斗茶思维,体现在各个环节及各环节的细节之中。

斗茶成为评比质量高低的一种方式

  这一层面的斗茶,就是茶的质量比拼、比赛、评优,往往在茶农之间、茶商之间、茶农与茶商之间、茶商与消费者之间进行。谁的茶品能成为受欢迎的好茶,谁的茶品质差是应该淘汰;茶品的定价孰高孰低,斗茶之后即见分晓。斗茶地点可以选在茶园、店铺,甚至也可以在街头随时随地进行。

北宋 蔡襄著《茶録》“论茶” 载于文渊阁《四库全书》八四四册 627页

  茶的优劣有没有标准?最权威、最全面、也是较早提出标准的是北宋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他在《茶録》“上篇论茶” 中,对茶的色香味以及如何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都进行说明,他的观点和看法成为宋代分茶(即茶道)必须遵循的标准,也成为评判斗茶胜负的标准之一。

南宋 刘松年《茗园赌市图》(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现藏于台北故宫的南宋著名宫廷画师刘松年的作品《茗园赌市图》,可以清晰反映这一斗茶方式。画中有四个茶贩,有注水点茶的,有提壶的,有举杯品茶的,似乎每个人都在叫卖,期盼顾客品尝他的好茶并给予一个好的评价。右边有一挑茶担者在叫卖,书写“上等江茶”四字招牌。旁有一妇人拎壶携小孩边走边看。描绘细致,人物生动,一色的民间衣着打扮,这是宋代街头茶市的真实写照。为什么叫“赌市图”?应该是指茶农精心种植的好茶,是骡子是马要拉到市场上溜溜,是好是坏要由消费者评说。

南宋 佚名作《斗浆图》绢本设色,40×34.1cm,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另一幅南宋佚名画作《斗浆图》,更清晰地展示出宋代茶贩在五更的早市上,给市民点茶以接受品鉴检验的情形。这类斗茶,茶贩尽可能烹制出最好的茶汤,使顾客满意,以获得好评。

南宋 刘松年《斗茶图》 绢本设色 57X60.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刘松年的另一幅作品《斗茶图》则显示斗茶场面庄严肃穆,画中人物不像一般百姓,应该属于给茶品作正式鉴定的官员、专家之类的权威人物。在风景秀美的环境中,认真评比画中两种茶品的特色和档次,这在宋朝是一件大事——可见“斗茶”在宋朝不一定都是休闲娱乐之举。

  大家请注意,在宋代这些画作中,清清楚楚显示:茶盏是白色的,不是深黑色的建盏!

  斗茶还成为北宋命官为皇帝遴选优质新茶的重要途径,有苏东坡的诗《荔枝叹》为证。

北宋 苏东坡著《荔枝叹》载于《四库全书》之《东坡全集》卷二十三

  《荔枝叹》创作于北宋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当时苏东坡正被贬惠州,惠州生产荔枝,他写了不少关于荔枝的诗,以抒发自己不得志之心情。《荔枝叹》的特别之处,在于诗人在抨击唐代杨贵妃因生活过于奢侈(吃荔枝)而加重天下百姓的负担之后,立即叙述当时北宋官员通过斗茶为皇帝选新茶,以借古喻今,批评朝政。其中“君不见,武夷谿(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讲的是前有丁谓后有蔡襄,为让皇帝高兴,一个比一个卖力,想尽办法搞出新品种以博取皇帝的喜爱,其中一个重要方式就是斗茶,通过斗茶来推陈出新。

比拼色香味、咬盏是斗茶的方式之一

  点茶是宋代崇尚和流行的饮茶方式。

 南宋 刘松年作《撵茶图》绢本 设色 66.9×44.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宫廷画家刘松年的另一件画作《撵茶图》,描绘的是碾磨茶粉和点茶的情形。在一处宁静的假山、棕榈树下,右边三个文人在挥毫泼墨、谈诗论道,左边两位伺服人员一个在操作石碾子(宋时雅称石转运)磨制茶粉、一个手提汤瓶(宋时雅称汤提点)在往茶盏里注水(即点茶)。旁边还有盏托、大小茶盆茶盏、火炉、烧水壶等工具。人物生动、布局闲雅,展示出宋代文人雅士茶会的风雅之情和高洁志趣,是宋代点茶场景的真实写照。

  团茶茶块经精细地磨成茶粉之后,再用茶筛(宋时雅称罗枢密)过筛后,用精致的木勺(宋时雅称胡员外)杓入茶盏(宋时雅称陶宝文)中,然后用汤瓶(汤提点)点入适量的开水,调成糊状,然后用茶筅(宋时雅称竺副帅)进行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看到这里,有没有想到范仲淹“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这句诗所表达的意境?

  经过这一系列独具匠心的操作之后,盏盏雅致的茶汤即制作完成。

  以上均为示意图。茶汤制成之后,要将茶盏放入茶托(宋时雅称秘阁)中,再呈给饮者。一盏令人愉悦的茶汤,一定能使人体会到茶仙卢仝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所刻画的意境。

  这时的斗茶,当以茶汤颜色是否漂亮、图案是否美丽、泡沫出现是否快而稳定、泡沫颜色是否洁白、水纹露出现是否慢、水脚露出是否晚、咬盏是否稳定、味道是否香浓柔和等等来评定胜负。所谓“咬盏”,是指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将茶汤饮下去时盏中胶着依然保持不干。

斗茶是宋代社会一种普遍的休闲娱乐方式

  宋代具体的斗茶方式,其实除评比茶之优劣之外,还包含烹茶之技艺、茶之具、茶汤之品鉴、休闲、以茶会友、饮茶令、茶百戏……等等在内,五花八门,内容相当丰富、宽泛,从上流社会到贫民百姓都喜闻乐见、乐在其中,而文人士大夫阶层最为讲究。最让后世津津乐道的是昏庸的北宋文人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

北宋 宋徽宗赵佶作《文会图》绢本设色 纵184.4、宽123.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上图是宋徽宗赵佶自己的画作《文会图》及局部放大。赵佶一生爱茶,常在宫廷以茶宴请群臣、文人,有时兴起还亲自动手烹茶、斗茶取乐。《文会图》是宋徽宗描绘当时文人会集宴饮吃茶、以茶论道的盛大场面,右上角有他的行书自题诗《题文会图》:“儒林华国古今同,吟咏飞毫醒醉中;多士作新知入彀,画图犹喜见文雄。”底部的放大图展示的就是伺服人员在烹茶、点茶的情景,栩栩如生。整个画作展示的是一派儒雅悠闲气息——煎一炉水,瀹一瓯茶,焚香展卷,掩卷弹琴,琴罢品茗,尘世纷争已抛于九霄云外也

  从《文会图》可以看出,宋徽宗所喜爱的“斗茶”,并不全是要和谁谁在茶的方面一比高低,而是以茶为媒介,精心营造出一种向往的意境来。此处之“斗”,乃努力营造之意。大家注意,《文汇图》上显示的品茶席大部分茶盏,颜色都非常浅,应该不是建盏,而在旁边伺服人员的桌子上,有部分颜色深的盏托、碗,可能是建盏。

北宋 唐庚著《斗茶记》收录于《四库全书》之《说郛》(明陶宗仪编)卷九十三

   北宋诗人唐庚的文章——《斗茶记》清楚地记录了斗茶的一种形式。唐庚,北宋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生人,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去世,哲宗绍圣进士,大观年间为宗子博士。《斗茶记》作于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记载了唐庚在三月的一天,与二、三好友烹茶相斗为乐的情形——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人,其所赍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皆精绝。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穷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虚也。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而近世欧阳少师作《龙茶录序》,称嘉祐七年,亲享明堂,致斋之夕,始以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时熙宁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绔,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自嘉祐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今吾提瓶支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戾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此非吾君之力欤。夫耕凿食息,终日蒙福而不知为之者,直愚民耳,岂吾辈谓耶,是宜有所记述,以无忘在上者之泽云。

  从唐庚的《斗茶记》可以看出,文人士大夫之间所谓“斗茶”,并不全是在茶的方面和别人一比高低,也不全是喝茶行茶令、比斗词文诗歌,而可以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适宜的泉水和适宜的冲点技艺,把茶的最美之色香味带出来,与知己分享。因此,斗茶之“斗”,也可以是指自己烹茶、点茶的理念和技艺

南宋 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 都人游赏”

  进入南宋,朝廷斗茶之风继而被分茶代替,即茶道表演。南宋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条记载,皇帝在西湖游玩,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体育游艺活动,以供市民观赏,与民同乐。有吹弹、舞拍、杂剧、杂扮、撮弄、胜花、泥丸、鼓板、投壶、花弹、蹴鞠、分茶、弄水、踏混木、拨盆、杂艺、散耍、讴唱、息器、教水族飞禽、水傀儡、鬻水道术宋刻无“水”字烟火、起轮、走线、流星、水爆、风筝等,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而临安(杭州)市民就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驻足观看,其中分茶就是茶道表演

宋代的茶肆遍布京城

  那么,宋代的喝茶、品茶、斗茶的场所啥情况?根据史料记载,不管在北宋还是南宋,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遍布大大小小、档次不同的“茶肆”。

宋 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卷二、四关于“茶肆”的记载

  根据跨北宋、南宋的文学家孟元老于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撰写的《东京梦华录》卷二、卷四记载,北宋首都汴梁(开封)的御前街就有薛家分茶、李四分茶等很多家分茶店,御街朱雀门外、潘楼东街巷附近到处都是茶坊。所谓分茶店,是比较正式的吃饭、饮茶、斗茶场所,可做正式接待之用,除茶外有比较丰富的菜品供顾客挑选,有荤茶、素茶之分,环境也相对高档一些。茶坊则多于市井街巷等热闹之处,熙攘人群、叫卖声不绝于耳,是平民百姓品茶、歇息、谈事之场所,有时还兼卖服饰、图画、花卉等。

南宋 耐德翁著《都城纪胜》“食店 茶坊” 载于《四库全书》

  根据南宋赵姓文人耐德翁所著的《都城纪胜》“酒肆 食店 茶坊” 条记载,南宋首都临安(杭州)更是热闹非凡,大大小小的茶坊遍布京城。大饭店也叫茶饭店,一般饭店也叫分茶店。大茶坊都张挂名人书画,后来一般茶坊也学着挂。茶楼多是都市之人聚会的场所,也有在此挂牌搞吹拉弹唱。茶坊多设各种特色服务,可以多赚钱,而茶汤反而不是正业了。还有水茶坊,多是卖艺之人驻留揽客,吸引年轻人来消费,艺家给店家交点茶钱即可。还有提着茶瓶沿街叫卖之人,随叫随到,有时兼做传个话、递个信等杂活儿。还有一种站街乞讨的,人们把他们叫做“龊茶”。 

南宋 周密著《武林旧事》卷六“歌馆” 载于《四库全书》

  南宋周密著《武林旧事》卷六“歌馆” 记载,遍布京城的青楼、歌馆之处的附近,还有位数众多、档次不同的茶肆,如清乐茶坊、八仙茶坊、珠子茶坊、潘家茶坊、连三茶坊、连二茶坊等,这里随处可见妓女(即歌女、卖艺的)们靓丽的身影,她们一个个“靓妆迎门,争妍卖笑,朝歌暮弦”,四处招揽顾客。如有初次登门的,马上就有人提着壶来上茶,就这小小的一杯茶,也能获得数千的赏钱,这就叫“点花茶”。

宋代的茶具颇有文化气息

  北宋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在《茶録》“下篇论茶器” 中,对茶器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包括焙茶、茶笼、砧锥、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专用器具,其中特别注明茶色白的话,茶盏要用紫黑色的兔毫建盏,既能凸显茶汤色泽又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其他茶盏都不行。他的茶器论亦成为之后分茶、斗茶中用具的规范性标准。

北宋 蔡襄著《茶録》“论茶器” 载于文渊阁《四库全书》八四四册 628页

  发展到南宋,茶具更加规范和系统。不仅如此,随着对茶的越来越崇尚和流行,人们在追求茶具精美的同时,还将茶具与社会品德、文化追求联系在一起。

宋 审安老人著《茶具十二图赞》载于《四库全书》(红字我后加)

  据南宋审安老人在宋度宗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所著《茶具十二图赞》中,将十二件茶道中常用工具用白描的手法绘图,并给每件工具按照拟人化的方式分别取一个响亮的名称。更有意思的是,这十二个名称,既保留约定俗成名字的谐音,又分别包含十二个宋代朝廷官职称呼,还给每件工具按照该官职应有的品德给予一段赞美之语。如,把茶焙笼叫“韦鸿胪”,姓韦的鸿胪,”鸿胪“是宋代朝廷一个掌管祭祀礼仪的机构,赞美说:祝融司夏,万物焦烁,火炎昆岗,玉石俱焚,尔无与焉。乃若不使山谷之英堕于涂炭,子与有力矣。上卿之号,颇著微称;把汤瓶叫”汤提点",提点也是宋代一个官名,赞美词:养浩然之气,发沸腾之声,以执中之能,辅成汤之德,斟酌宾主间,功迈仲叔圉,然未免外烁之忧,复有内热之患,奈何?还有,把木槌叫木待制、把茶碾叫金法曹、把茶磨叫石转运、把水瓢杓叫胡员外、把茶筛叫罗枢密、把茶扫帚叫宗从事、把茶托叫漆雕秘阁、把茶盏叫陶宝文、把茶筅叫竺副帅、把茶巾叫司职方等。这种拟人的手法给十二件茶具赋予了活灵活现的个性,不仅让人了解宋代人对官员之品德要求,达到“以器载道”的目的,也将茶及茶具的崇尚、追求与典雅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融合。

斗茶中的建盏

  从前文宋徽宗的《文汇图》和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撵茶图》、《斗茶图》以及佚名的《斗浆图》等宋代名画里显示的茶盏绝大部分都不是建盏这一事实也可以推断,包括皇帝在内,宋代斗茶所使用的茶盏,不一定都是建盏。这一结论也许出乎很多专家、学者的意外!但是,建盏成为宋代审美文化的标志性风格之一是大家认可的。那么,建盏到底代表着一种什么样的审美文化呢?

  我曾在《中国瓷器的巅峰——汝窑》一文,对宋代文化做过简单的描述和概括:刚刚统一天下的北宋人,厌倦战乱,乞求平静、安全、舒适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经过不到50年的恢复和快速发展,宋朝在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民间富庶和社会发达等方面,远远超过大唐盛世,成为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最繁荣时期。到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经济高度发达的宋朝,完成了儒学复兴,产生新儒学——理学,并且儒、道、佛三家相互交汇和发展,掀起新文化运动;推广书院制度,诗词、书法、雕塑、石刻、绘画、音乐等艺术都达到新的水平,文学著作丰富,史学家辈出;宋朝的科学改变世界,毕昇、燕肃、苏颂、沈括、钱乙、李诫等科学家辈出,四大发明有三个在宋朝被投入实用。人们生活舒适富足,精神世界充满自信,唐宋八大家中,宋人就占了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六家!形成了一个比唐代更为庞大、文学素养更高、精神世界更为丰富的文人士大夫阶层。在这个阶层的引领下,宋朝一反唐代雍艳富厚之风,奉行“合于天意,厌于人意”理念,掀起追求“工与自然”的美学思潮,无论在诗词歌赋、书画艺术、饮茶文化、瓷器釉色(如汝窑)等方面,都在追慕一种看似平淡无华、但越品越能感觉韵味悠长的意境。从这种角度去看斗茶与建盏的流行,你或许有不同的感悟。

  前面提到,范仲淹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前后所作的诗《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描绘的虽然是激烈生动的斗茶比赛场面,反映的却是北宋前期文人士大夫之间崇尚精致、古朴、唯美、自然、和谐的氛围和心境。“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这里的“紫玉瓯”就是建盏,建盏成为斗茶(茶道)中关键环节——充分展示茶汤色泽之美,在茶汤入口前构建出令人愉悦的唯美意境。范仲淹和章岷虽然都是北宋官员和诗人,但范仲淹在年龄、官职、才学、名气都比章岷高不少,他俩能在斗茶中相互和韵,足见北宋文人士大夫阶层精神世界的理念是趋同的。

北宋 范仲淹诗《酬李光化见寄二首》收录于《四库全书》之《范文正集》卷四

  范仲淹一生酷爱饮茶,留下涉及斗茶的诗作共有四首,其中《酬李光化见寄二首》中又提到斗茶:“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石鼎是一种又粗又厚的深色陶制烹茶用具,南北朝时期就有,为爱茶者喜用,既能保温、又能显示茶汤之白色,还有古朴拙雅之韵。黑色建盏的流行来源于石鼎?抑或范仲淹诗中的“石鼎”就是建盏之喻称?总之,从目前能找到的古籍看,范仲淹是继陶谷之后,北宋第二个提到建盏的,如果考虑同时提到建盏和“斗茶”的话,范仲淹是第一人。

北宋 梅尧臣诗《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收录于《四库全书》之《宛陵集》卷五十六

  如果按照时间顺序,大概第三位既嗜茶如命又提到建盏的重量级人物,就是北宋诗人、太常博士梅尧臣。梅尧臣生于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死于北宋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他在《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一诗中,先是描述自唐代陆羽至今茶的发展和武夷山北苑团茶如何如何好,再夸欧阳修的茶道天下第一,接着写建安太守拿来好茶,众人一起品尝,好茶和着诗意,非常惊艳,都醉了,醉得饥肠辘辘,其中一句“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形容兔毫盏与好茶的搭配,是多么相得益彰(“依韵”、“次韵”都是和诗的一些方式)!梅尧臣与欧阳修的关系非常好,他比欧阳修大,还受过欧阳修的举荐,他写诗比欧阳修还早,后来欧阳修的声望超过了他,欧阳修一直称梅尧臣为“诗老”,以示尊重。梅尧臣曾经和欧阳修、尹洙发动过一次声势浩大的诗文革新运动,对于北宋诗坛乃至中华民族文化都起到过巨大的影响,被认为是宋诗的“开山鼻祖”,王安石、苏东坡都深受他的影响。梅尧臣的诗中,与欧阳修直接有关的,包括和诗、交流、称颂、赞美等超过164首!而欧阳修写给梅尧臣的诗有67首、祭吊诗2首、书信46封、送行文1篇、祭文1篇、像赞1篇,可见他俩惺惺相惜、彼此互懂、至死不渝。南宋的陆游更是对梅尧臣崇拜至极。

北宋 欧阳修诗《和梅公仪尝茶》收录于《四库全书》之《文忠集》卷十二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翰林大学士欧阳修,生于北宋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死于北宋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是宋代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对茶更是酷爱至极,不仅酷爱还要求很高,特别是对烹茶用的水,曾经对陆羽所说的天下二十泉进行过考证,并写有《大明水记》和《浮槎山水记》,均收录于《四库全书》的《煎茶水记》中。欧阳修在他的诗《和梅公仪尝茶》中,也提到了建盏:“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叙述与友人在好季节,用建窑紫盏共品建州贡茶、和诗吟唱(亦为斗茶)的乐趣。这里,建盏是能够展示北宋士大夫闲逸、品质生活的重要用具。由欧阳修带出的学生王安石、苏东坡亦给北宋政界、文坛更带来不小的影响。

  蔡襄也是一位斗茶高手,生于北宋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比欧阳修小五岁。根据蔡襄在文中的自述,因宋仁宗赵祯多次向蔡襄过问建州贡茶之事,蔡襄于宋仁宗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前后,给皇上上奏《茶錄》二篇——上篇论茶和下篇论茶器,后因流出引起轰动,在众多好茶官员推崇和要求下,于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五月二十六日《茶録》定稿交付刊印。三年后,司马光开始写《资治通鉴》。《茶錄》成为继陆羽的《茶经》之后最重要的茶类专著。前文已经讲过,蔡襄在《茶録》中明确告诉大家茶盏的实用功效——茶色白的话宜用紫黑色建盏,盏壁厚适于保温。他那首《北苑十咏》之《试茶》:“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雪冻作成化,云间未垂缕。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更是脍炙人口。建盏之所以全国流行,离不开蔡襄的推波助澜。

北宋 陈襄诗《和东玉少卿谢春卿防御新茗》收录于《四库全书》之《古灵集》卷二十四

  北宋著名大臣、理学家陈襄在诗中也提到过建盏。陈襄生于北宋宋真宗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死于北宋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福州人,爱茶,其人公正廉明,识人善荐。他在《和东玉少卿谢春卿防御新茗》中写道:“尝陪星使款高牙,三月欣逢试早茶。绿绢封来溪上印,紫瓯浮出社前花。休将洁白评双井,自有清甘荐五华。帅府诗翁真好事,春团持作夜光夸。”在试茶(斗茶)中,上好的春团早茶,在紫色建盏中,点出漂亮的图案花样,美不可言。

北宋 苏轼诗《送南屏谦师》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东坡全集》卷二十六

  大文豪苏东坡生于北宋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比蔡襄小25岁,和蔡襄一样,他十分喜欢茶和懂茶,还酷爱斗茶,对蔡襄敬佩有加。不过,有些文章记载的一段苏、蔡在杭州斗茶故事,却是编造的,事实上他俩不可能在杭州见面并斗茶。苏东坡一生存世3900余首诗中,有近80首关于茶的诗,我找到其中两首明确提到过建盏。一首是《送南屏谦师》,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十月二十七日,苏东坡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在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苏轼欣赏谦师点茶之后,非常享受,感受到谦师的技艺非同一般,便专门作诗一首,记录此事并送与谦师:“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谦师高超的点茶技艺,在建窑兔毫盏中,点出天台乳花、玉川凤液这些世间少有的极品经典之作(玉川即茶仙卢仝的大号),堪比美酒,把苏东坡彻底惊呆。可见,在北宋斗茶高手心目中,建窑兔毫盏往往是和顶级的茶道技艺相搭配的。

北宋 苏东坡诗《游惠山》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东坡全集》卷十

  另一首是《游惠山》三首之一:“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惠山即无锡惠山,其山下的泉水——惠山泉被陆羽评定为天下第二泉,在京城的文人士大夫、达官贵人都爱大老远从惠山泉运水来烹茶。苏东坡于惠山,在林间生火,用惠山泉烹茶,将茶汤点入黑色建盏里,明亮的窗外洁净秀丽如画,这一切,真是“色味两奇绝”!一生喝过的茶,这一顿全盖了,你卢仝(玉川子、唐代茶仙)怎么样,你再讲究,还不如我这山野之人,想睡睡想喝喝。这一盏美味,谁来和我共享?

北宋 苏辙诗《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载于《四库全书》之《栾城集》卷六

  北宋散文家苏辙,是苏东坡的亲弟弟,生于宋仁宗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他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嗜茶者。苏辙在其诗《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中,有一句:“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尤宜。”在斗茶中把玩建窑兔毫盏,也是一种非常上档次的乐趣。

北宋 黄庭坚诗《满庭芳 茶》收录于《四库全书》之《山谷词》 

北宋 黄庭坚诗《西江月  茶》收录于《四库全书》之《山谷词》

北宋 黄庭坚诗《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二首》收录于《四库全书》之《山谷集》卷十二

北宋 黄庭坚诗《煎茶赋》收录于《四库全书》之《山谷集》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诗人、苏东坡弟子黄庭坚,更是一位嗜茶如命的大咖。黄庭坚生于北宋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他一生写有关于茶的诗超过35首,他在《满庭芳 茶》中有“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在《西江月  茶》中有“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在《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二首》中有“螺甲割昆仑耳,香材屑鹧鸪斑”、 在《煎茶赋》中有“味江之罗山,严道之蒙顶,黔阳之都濡高株,沪州之纳溪梅岭,夷陵之压砖,临邛之火井,不得已而去于三,则六者亦可酌兔褐之瓯,瀹鱼眼之鼎者也”等,碰见好茶和重要场合,均要使用黑色兔毫盏或鹧鸪斑盏。

北宋 秦观词《满庭芳  茶词》收录于《四库全书》之《淮海集 长短句》卷中

  北宋太学博士、文学家、词人秦观的词《满庭芳 茶词》:“雅燕飞觞,清谈挥座,使君高会群贤。密云双凤,初破缕金团。窗外炉烟似动。开尊试、一品奔泉。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诗中表达斗茶意境,在紫黑色建盏的衬托下,展现一派祥和朦胧寂静之美。秦观生于北宋宋仁宗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死于北宋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字少游(即大名鼎鼎的秦少游),其才华很受苏东坡、王安石器重。在秦观的诗词里,能发现独特的审美境界,他擅长使用精美凝练的辞藻,描摹清幽冷寂的自然风光,抒发迁客骚人的愤懑和无奈,传写凄迷朦胧的意境,营造萧瑟凄厉的“有我之境”。秦观因此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

北宋 释德洪诗《无学点茶乞诗》收录于《四库全书》之《石门文字禅》卷八

北宋 释德洪诗《与客啜茶戏成》收录于《四库全书》之《石门文字禅》卷十

  北宋还有一位颇有争议的诗人释德洪,在诗中提到建盏。释德洪,生于北宋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死于靖康之难之后的公元1128年。他之所以有争议是因为两点,一是其经历复杂、人品一般,曾因冒名剃度而被判刑,又因牵涉其他案件而多次坐牢;二是在编撰《四库全书》时,纪昀(纪晓岚)等人发现,释德洪的诗很多是假托黄庭坚等人之名而作,目的是标高自己以追求名利,还发现他众多弟子故意拿他的诗和苏东坡、黄庭坚的诗去比较以抬高其身价。他在《无学点茶乞诗》中有”鹧鸪斑中吸春露,如未沾着则鲜趣“、在《与客啜茶戏成》中有”金鼎浪翻螃蟹眼,玉瓯绞刷鹧鸪斑。津津白乳冲眉上,拂拂清风产腋间“等诗句提到建盏,但意境一般。

北宋 赵佶著《大观茶论》收录于《四库全书》之《说郛》(明陶宗仪编)卷九十三  

  现在该说说宋徽宗赵佶了。赵佶,生于北宋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死于金国金熙宗天会十三年即南宋宋高宗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因宋哲宗无后而终,在北宋宋哲宗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时,赵佶由端王替补成为大宋皇帝。宋徽宗除了治国理政一塌糊涂之外,兴趣爱好颇为广泛,什么道教、书法、绘画、音律、喝茶、斗茶无一不精,是一个典型“不务正业”的帝王。说到斗茶,现在有不少书籍说是宋徽宗创造的、发起的,这是个错误。我前面举那么多文人士大夫的例子,可以说明在宋徽宗出生之前,斗茶和建盏在北宋就已经十分流行。当然,宋徽宗作为皇帝,对斗茶的痴迷与参与,客观上确实把斗茶和建盏推高到更加火爆的程度。宋徽宗还在蔡襄书籍《茶錄》基础上,写出了《大观茶论》。《大观茶论》成书于北宋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篇,已成为我国当代和日本茶道的经典之源。《大观茶论》的”盏”篇,颇有深刻的见解:“盏   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易于取乳,宽则运筅旋徹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把建盏在点茶、斗茶中的作用,从技术和操作层面已经说得清清楚楚。那么,建盏在斗茶中的作用仅仅如此吗?

北宋 赵佶作宫词 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二家宫词》卷上(明毛晋编》

  我们从明代毛晋收录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段宫词“螺钿珠玑宝盒装,琉璃瓮里建芽香。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可以看出,宋徽宗更看中的是整体搭配,他认为螺钿珠玑需要用宝盒来装、北苑团茶要放在琉璃瓮里、顶级的茶汤必须用兔毫盏来烹制,只有这样搭配,才能相得益彰。

宋徽宗赵佶绢画——听琴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其实,我曾在《中国瓷器的巅峰——汝窑》里讲过,宋徽宗赵佶是一个造诣很高的艺术天才,他的字、他的画、他的诗词、他喜欢的汝窑、他钟爱的建盏,人们总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意境——一种与大自然生命融为一体的空明无尘、大势若静、大态若凝。这是一种很高远的艺术家审美意境,如果我们从这种境界的高度去看建盏的美,就不仅仅是“盏黑能衬托茶汤白色”那么简单了。

宋徽宗赵佶书画——蠟梅山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艺术群星璀璨、审美意境高雅的巅峰时期。进入元朝,野蛮统治使中华文化受到一定破坏。这就能解释中华民族的审美观,自元朝开始为什么出现断崖式下滑,以至明代文献把建盏写成“又黑又笨又丑”的、俗不可耐的东西!清康熙皇帝做六十大寿时,皇亲国戚、满朝文武都把收藏的各种精品古瓷器当成重要礼品进献康熙,其中却没有一件建盏!

宋徽宗赵佶书画——瑞鹤图 辽宁省博物馆

  也只有从这个角度去看,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日本人自宋朝之后,对建盏就一直保持持续不断的痴迷,因为他们懂得宋朝人的审美观、知道建盏美在哪里、懂得如何去欣赏建盏的美。

宋徽宗赵佶的书画真迹

  应该说明的是,在现代,从上个世纪到现在的这轮建盏“热”,也不能代表审美观的回归。大家知道,这轮建盏热,主要是因为建盏在拍卖市场屡创新高的引发的,是一种“趋利”性畸形”建盏狂热“。在这轮建盏热里,A货制造者、经销商、收藏者们真正懂得欣赏建盏的,却是极少。

南宋 陆游诗《斋中杂题》《无客》收录于《四库全书》之《宋诗钞》卷六十六、六十七

  从南宋开始,皇帝不再大张旗鼓斗茶,文人士大夫们的赏茶风气也没有北宋那么火爆,但却不乏爱茶名士,他们在诗中不仅写到茶,还写到建盏。一个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诗人陆游。陆游生于北宋宋徽宗宣和7年(公元1125年,两年后北宋灭亡),死于南宋宋宁宗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一生笔耕不断,共创作一万多首诗,存世9300首。陆游在诗《斋中杂题》中写道:“列屋蛾眉不足夸,可斋别自是生涯。闲将西蜀团窠锦,自背南唐落墨花。棐几砚涵鸲鹆眼,古奁香斮鹧鸪斑。绝知造物殷勤意,成就衰翁到死闲。“在诗《无客》中写道:”今日了无客,翛然尘柄闲。砚涵鸲鹆眼,香欣鹧鸪斑。木落风初劲,云低雨尚慳。西湖未暇到,卧看曲屏山。“

南宋 杨万里诗《和罗巨济山居十咏》收录于《四库全书》之《宋诗钞》卷七十一

南宋 杨万里诗《《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手分似》》收录于《四库全书》之《宋诗钞》卷七十五

  另一个是南宋著名大臣、文学家、诗人杨万里。杨万里生于南宋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10月,死于宋宁宗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这年正是蒙古铁木真称汗为成吉思汗之年),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在诗《和罗巨济山居十咏》中写道:“只拥书千卷,何须屋万间。新堂傍溪水,大字署蓬山。恰有乘风客,来分半日闲。自煎虾蟹眼,同瀹鹧鸪斑。”在诗《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手分似》中写道:“头纲别样建溪春,小璧苍龙浪得名,细泻谷帘珠颗露,打成寒食杏花饧。鹧斑碗面云萦字,兔褐瓯心雪作泓。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杨万里的诗就像建盏中的一盏茶汤,浅显易懂、清新自然而沁人心扉……

结束语

  本文初稿在春节假期中完成,因为家里装修未完,也难以抽出太多时间进行修改,只能断断续续进行。这次趁清明小长假之际,特将本文改完发出。夫人在给本文修改错别字时,提醒我主题不是茶而是建窑,别跑题。好吧,删去后面5000字。不过,剩下关于茶的文字还是多了点,但就是舍不得删掉,毕竟我是以陶瓷文化的由头来写陶瓷,没必要有过多的套路,想到哪写到哪,我又不是畅销书作者,不需要千方百计讨读者的喜欢。我唯一的动力,就是把我想说的写出来,这就足够了。更何况,本文也是我对宋代茶道文化的一种诠释和理解,删掉十分可惜,留着,或许能有引起一些人共鸣——您会是知音吗?

  不管如何,您看到这里,说明您已真正阅读了本文。您的阅读已经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欣慰。谢谢您!

  感谢文后“参考书籍、资料”栏所列的所有古籍、现代书籍、专业杂志文章的作者,这是我大部分视野、知识、观点的来源,尽管我有些观点和所列专家、学者可能不一致,但我亦从中受益良多。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搜索。在此一并致谢!

  如读者对这些古籍、现代书籍、专业杂志文章感兴趣,可以联系我。

  4月6日,是我毕业30年后返西安母校看看的日子。我的母校西安交通大学,一所成立于1896年、为共和国培养众多高素质建设者的低调高规格学府。在这里的四年,是我作为一个大山里的农民娃实现人生转折的四年,也是我思想起步的四年,更是我获取不竭精神动力的四年……对于母校,一贫如洗的我无以回报,就以本文的发布,作为给母校的献礼吧,祝愿已有123岁的西安交大永远年轻、永远充满活力,就像古老的中国陶瓷一样,向着千年学府、万年学府踏步前进!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用于商业目的请联系作者本人。

程彦林2019年4月6日于西安

  参考书籍、资料:

  1. 叶麟趾著《古今中外陶瓷汇编》1934年出版

  2. 宋伯胤《建窰調查記》载于《文物》1955年3期

  3. 冯先铭《瓷器浅说》(续)载于《文物》1959年5期

  4. 冯先铭《从文献看唐宋以来饮茶风尚及陶瓷茶具的演变》载于《文物》1963年1期

  5. 叶文程《福建建阳水吉宋建窑发掘簡报》载于《考古》1964年4期

  6. 冯先铭《新中国陶瓷考古的主要收获》载于《文物》 1965年9期

  7. 李德金《朝鲜新安海底沉船中的中国瓷器》载于《考古学报》1979年2期

  8. 凌志达《我国古代黑釉瓷的初步研究》载于《硅酸盐学报》1979年3期

  9. 叶文程《关于建窑几个问题的探讨》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3期

  10. 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冯先铭等著 文物出版社1982年9月出版

  11. 薛翘《宋元黑釉茶具考》载于《农业考古》1984年1期

  12. 林忠干《福建建阳古瓷窑址调查简报》载于《考古》1984年7期

  13. 顾文璧《建窑“供御””进琖“的年代问题—宣和遗事—建溪异毫琖正误》载于《东南文化》1986年1期

  14. 叶文程《略谈福建古代陶瓷窑炉类型的发展》载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1期

  15. 陈显求《供御油滴和龟背兔毫—建窑二绝》载于《河北陶瓷》1990年4期

  16. 傅宋良《福建建阳牛皮崙唐代窑址调查》载于《江西文物》1990年4期

  17. 李德金《福建建阳县水吉北宋建窑遗址发掘简报》载于《考古》1990年12期

  18. 曾凡《建盏的新发现》载于《文物》1990年10期

  19. 陈显求《建盏珍品的研究》载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91年4期

  20. 谢日万《建窑黑釉瓷创烧_兴盛和衰落的年代》载于《东南文化》1992年5期

  21. 陈显求《仿制宋鹧鸪斑建盏的工艺基础》载于《中国陶瓷》1993年1期

  22. 李民举著《建窑初论稿》收录于《“迎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3. 寒星《毛氏陶艺访谈录》载于《收藏家》1994年5期

  24. 李达《鹧鸪斑建盏仿制及形成机理探讨》载于《福建轻纺信息》1994年12期

  25. 陈显求《大型御用建盏》载于《陶瓷学报》1995年1期

  26. 陈显求《从稀珍残片研究结果论国宝油滴建盏的特质》载于《景德镇陶瓷学院学报》1995年1期

  27. 毛晓沪《建盏辨伪—毛氏陶艺访谈录之三》载于《收藏家》1995年1期

  28. 栗建安《福建建阳县水吉建窑遗址1991、1992年度发掘简报》载于《考古》1995年2期

  29. 莫贤书《建窑与兔毫盏》载于《农业考古》1996年2期

  30. 林蔚文《“唐物天目”茶盏在日本的传播》载于《农业考古》1996年2期

  31. 曾凡《建盏赴日特展考古记事》载于《农业考古》1996年2期

  32. 陈友良《略论唐宋元时期闽北山区的开发与发展》载于《南平师专学报》1996年3期

  33. 曾凡《建窑考古新发现及相关问题研究》载于《文物》1996年8期

  34. 李达《建窑铁锈斑盏仿制及斑纹形成研究》载于《福建轻纺》1997年2期

  35. 欧阳世彬《建窑兔毫盏与大云寺茶诗》载于《陶瓷学报》1997年3期

  36. 陈万里著《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

  37. 李达《论鹧鸪斑建盏》载于《陶瓷学报》1998年2期

  38. 姚敏苏《越瓯建盏觅松风漫谈唐宋瓷茶盏》载于《收藏家》1998年4期

  39. 吕成龙《试论建窑的几个问题》载于《文物》1998年7期

  40. 刘涛《黑盏“天目”茶文化》载于《文物世界》1999年1期

  41. 郭景康等《用PIXE技术测定古代建窑”供御“、”进盏“瓷片的主量、痕量化学组成》载于《中国陶瓷》1999年3期

  42. 舟冰《一代风流黑釉盏》载于《农业考古》1999年4期

  43. 林巧《宋代的建盏》载于《福建艺术》1999年6期

  44. 檀瑞林《黑釉瓷的佼佼者—曜变》载于《四川文物》2000年1期

  45. 叶文程 林忠干著《建窑瓷鉴定与鉴赏》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46. 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47. 胡凌学《浅议宋建窑天目釉茶盏兴盛的原因》载于《景德镇陶瓷》2002年2期

  48. 吕成龙《日本所定国宝中的中国瓷器》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1期

  49. 刘志一《特大型龙纹兔毫釉窑变建盏研究》载于《农业考古》2004年2期

  50. 李达《宋代油滴茶盏鉴赏》载于《收藏家》2005年2期

  51. 柏跃德《建窑建盏与宋代斗茶文化》载于《装饰》2005年3期

  52. 罗劲松《宋元黑釉瓷的外销》载于《南方文物》2005年3期

  53. 朱广宇《宋代茶文化与吉州窑、建窑器的发展》载于《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5年4期

  54. 刘春福《建窑陶瓷的美学本质与工艺特征》载于《佛山陶瓷》2006年2期

  55. 李磊颖 刘春福《宋代建窑珍品及其审美内涵》载于《中国陶瓷》2006年2期

  56. 冯向前《建窑古瓷胎的产地和年代特征的NAA和WDXRF分析研究》载于《核技术》2007年6期

  57. 刘水清《建窑建盏的造型文化探析》载于《中国陶瓷》2008年1期

  58. 刘水清《建窑建盏的简约风格探析》载于《景德镇陶瓷》2008年2期

  59. 曾智泉《建窑黑盏与宋代斗茶文化》载于《文博》2008年6期

  60. 李达《建盏揭秘—铁系结晶釉斑纹的形神之变》载于《收藏家》2008年8期

  61. 唐纬《吉州窑与建窑黑釉产品的比较—兼论两者在宋代的社会地位》载于《博物馆研究》2010年3期

  62. 叶喆民著《中国陶瓷史》增订版 三联书店2011年3月出版

  63. 李伟东《中国古代兔毫黑釉瓷的组成及结构》载于《建筑材料学报》2011年3期

  64. 马骋著《建窑》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65. 陈立立《建窑最早生产兔毫釉考》载于《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年2期

  66. 江鹏飞《建窑与吉州窑素天目釉瓷的比较研究》载于《陶瓷学报》2012年3期

  67. 刘水清《建盏—从功能到审美的转变》载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6期

  68. 楼钢《大巧若拙—宋代建窑的黑釉艺术》载于《收藏》2012年13期

  69. 李知宴主编《宋元瓷器鉴定与收藏》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年4月出版

  70. 高美京《新安船出水陶瓷器研究述论》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13年5期

  71. 张建仕《江西樟树博物馆藏南宋开禧元年珍品》载于《南方文物》2014年4期

  72. 张云《千年沧桑话建窑》载于《文物鉴定与鉴赏》2015年9期

  73. 蔡捷《从建窑的兴衰谈宋瓷向元青花审美转变的文化背景》载于《艺术科技》2015年11期

  74. 吴小飞《建盏为什么能在宋代成为茶盏的代表》载于《收藏与投资》2016年5期

  75. 施泳峰《紫玉瓯心翠涛起—从宋代的斗茶习俗看建窑兔毫盏的工艺特征》载于《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6期

  76. 吴家洲《唐代福建制瓷业考察》载于《三明学院学报》2017年3期

  77. 先秦佚名著 晋代郭璞注《尔雅注》之《释木十四》 收录于《四库全书》

  78. 唐代 陆羽著《茶经》收录于《四库全书》

  79. 唐代 卢仝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载于《四库全书》之《全唐诗》388卷

  80. 唐代 张又新著《煎茶水记》收录于《四库全书》

  81. 唐代 吕岩(吕洞宾)著《大云寺茶诗》收录于《四库全书》之《全唐诗》858卷

  82. 唐代 温庭筠著 《采茶录》载于《四库全书》之《说郛》(明陶宗仪编)卷九十三

  83. 晚唐五代 苏廙著《十六汤品》收录于《四库全书》之《说郛》(明陶宗仪编)卷九十三

  84. 北宋 陶穀著《清异录》 卷上 收录于《四库全书》

  85. 北宋 范仲淹著《范文正集》卷二、卷四 收录于《四库全书》

  86. 北宋 叶清臣述《述煮茶泉品》收录于《四库全书》之《煎茶水记》

  87. 北宋 梅尧臣著《宛陵集》卷五十六 收录于《四库全书》

  88. 北宋 欧阳修著《文忠集》卷十二 收录于《四库全书》

  89. 北宋 蔡襄著《茶録》收录于《四库全书》

  90. 北宋 蔡襄著《端明集》卷二 收录于《四库全书》

  91. 北宋 陈襄著《古灵集》卷二十四 收录于《四库全书》

  92. 北宋 苏轼著《东坡全集》 卷十、二十三、二十六 收录于《四库全书》

  93. 北宋 苏辙著《栾城集》卷六 收录于《四库全书》

  94. 北宋 黄儒著《品茶要录》载于《四库全书》之《说郛》(明陶宗仪编)卷九十三

  95. 北宋 黄庭坚著《山谷词》 收录于《四库全书》

  96. 北宋 黄庭坚著《山谷集》 收录于《四库全书》

  97. 北宋 黄庭坚著《山谷诗》 收录于《宋诗钞》(清代吴之振编)卷二十九

  98. 北宋 秦观著《淮海集 长短句》卷中 收录于《四库全书》

  99. 北宋 唐庚著《斗茶记》收录于《四库全书》之《说郛》(明陶宗仪编)卷九十三

  100. 北宋 赵佶(宋徽宗)著《大观茶论》收录于《说郛》(明代陶宗仪编)卷九十三

  101. 北宋 赵佶(宋徽宗)作宫词 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二家宫词》卷上(明毛晋编》

  102. 北宋 熊蕃著《宣和北苑贡茶录》载于《四库全书》之《说郛》(明陶宗仪编)卷九十三

  103. 北宋 释德洪著《石门文字禅》卷八、卷十 收录于《四库全书》

  104. 南宋 杨万里著《江湖诗集》收录于《宋诗钞》(清代吴之振编)卷十一

  105. 南宋 杨万里著《朝天集》收录于《宋诗钞》(清代吴之振编)卷七十五

  106. 南宋 陆游著《剑南集》收录于《宋诗钞》(清代吴之振编)卷六十六、六十七

  107. 南宋 祝穆著《方舆胜览》卷十一 收录于《四库全书》

  108. 南宋 孟元老著《东京梦华录》卷二、四 收录于《四库全书》

  109. 南宋 周密著《武林旧事》卷二“进茶” 收录于《四库全书》

  110. 元代 托克托主编《宋史》卷一百八十四 收录于《四库全书》

  111. 明初 曹昭著《格古要论》卷下 收录于《四库全书》

  112. 明初 曹昭著 王佐增补《增订格古要论》卷七 收录于《续四库全书》

  113. 明代 许次纾著《茶疏》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刻本

  114. 明代 谢肇淛著《五杂俎》卷十一“物部三 茶“列入《四库全书》禁书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建窑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