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和评论的错位组合
http://www.socang.com   2019-03-15 17:16   来源:美术报

康定斯基 船舶秋水习作

   美术家办展、出画集、做专题篇的时候,一般都需要相应的美术评论,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个案评论”,涉及到对美术家作品和人及美学境界的评论。

   笔者在几十年的实践经历中,对二者之间有了深刻的感悟,发现二者之间关系很有意思。按理说,美术作品分一、二、三流,美术评论也分一、二、三流。那么,二者之间的组合关系应当共有九种组合。为了行文方便,我简化为三种主要的组合,并略带其他。

   作品不如评论

   看作品不如看评论,这种很常见。一般情况是美术作者水平不是太好,但通过各种关系,求来大家的评论文章。大家所写文章,一般不会太差(个别千篇一律的例外),所以读者就见到了优秀的评论文章。

   给人写文章,当然赞许的成分较多,所以就有了赞美的评论,我把这种赞扬的文章,称为“美评”。一般写给美术家的文章,大多是“美评”。(许多人误会了美评,其实美评也是评论的一种,是一种仰视角度写出的评论,也是评论家见到天才之后发自内心赞叹的评论,很遗憾,天才太少了!)

   “美评”有三:一平庸,二“肉麻”,三恰到好处。平庸的不用说,因为太平庸,说来乏味;肉麻的观众实在读不下去;恰到好处的,值得说。恰到好处的美评写得高级,充满美感,文章有趣——这样的“美评”引人入胜。作品与“美评”之间若即若离,“美评”在微妙处显示自己的观点,高妙处散发自己的云烟,加上文笔流畅而有韵致,读者在阅读文章中就体会出了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美评”才是高明的评论。它的价值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美评”一棒打死。读者在读作品与评论时,心中会有感叹:“美术作品虽然不及评论的高度,但评论却在赞美中将美术作者引向更高明的境界!”

   接下来,再说一种情况:因为美术家的作品不行,评论家又不能拒绝,只好剑走偏锋,借他人之地抒发心中块垒。这是一种很巧妙的评论,这种评论带有高明的婉谏和指导的意思。这种情况通常是一流的评论和二三流的画作搭配。读者和画家读文章,若有所思。虽然美术作品无趣,但美术评论有价值。读者读这样的作品和文章,就好像见到了“不般配的两口子”,一个让你竖起了大拇指,一个让你竖起了小拇指。明眼人一看,评论者是碍于情面而写的文章,或者是对于“孔方兄”太感兴趣且又“多多益善”的缘故;或者是对方权高势重的缘故;或者是“伤心人别有怀抱”;或者是有求于对方……情况很多,不能一一说出。读这样的评论,有时候还会有一点“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的感觉。

   优秀的评论盖住了美术作品的光华,真是“反客为主”。这种情况出现,就不是美术家的本意了。当读者在观看美术家的作品的时候,连连不绝地赞美美术评论文章,美术家心中的感觉,怕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说了。”

   作品和评论一般高

   美术作品和美术评论密不可分,二者之间不应该是“附庸”关系。许多人误会了这一点。

   评论与作品之间的搭配关系最佳状态,应该是一流的评论配一流的作品。阅读这样的作品给人的美感是“暮云合璧,落日熔金。”可是这样的场景,很难遇到,如果得遇,真是一种登高绝顶,饱看云烟的享受。

   降一个层次,美术评论与美术作品至少是“郎才女貌”的搭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有不及处,恰好我补之。

   再打个比方: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当如对联,作品同评论一致者,则如流水对:少作品,无来源;少评论,无去处。作品同评论浑然一体。有时候,则成鲜明对比:你刚我柔,你狂我敛,你静我动,你多我少,在大对比中显示出彼此的大本领来。细说来,作品如出联,评论如对联。出联好,惊世骇俗;对联好,余韵不绝。然而妙境难寻,佳配少遇。如果说评论是一把打开艺术圣殿的钥匙,让我们看到艺术圣殿的奇珍异宝。很遗憾,许多作品不是圣殿,只是一间简陋的平房。

   作品高于评论

   在美术作品和评论的关系上,还有一种是美术作品高于评论,美术评论屈居于作品之下。

   分析原因也有很多:也许是评论家的应酬;也许是美术家没有找到与之相应的评论家;也许是美术家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论;也许是美术家太大,评论家只能仰人鼻息而说话……

   有一种“画家命题”式的评论,值得注意。同在一个行当,对方掌握着资源,要求评论家将自己三流的作品写成一流。这对评论家来说就是大不幸了。有些评论者看画家脸色,且不敢道及其病处,笔下只能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或者极尽吹捧之能事,而后笑掉古今人大牙。

   美术评论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大致如上所述。二者是火车的双轨,缺一不可,带动美术事业向一个方向奔驰。

   无奈看得多了,也有了些许感慨“观天下好画好评同在者,如见凤毛”。感叹也只能是感叹。感叹到的,却是这多少年来美术界的现实。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作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