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隆:“没钱,别谈艺术!”
http://www.socang.com   2019-03-15 17:06   来源:BranD

编辑丨姚泽斌

校对丨BranD编辑部

  喜欢村上隆,是因为他从不避讳地谈“钱”,也看过他曾这样反驳过众人对他的质疑:“今天日本的艺术家都是些穷酸、廉价的人才。若要创作出让人感兴趣的作品,当然要先投资金钱,也要先有钱。”

  他总是这样毫不讳言,他很清楚自己的欲望,就是想要通过金钱带来的创作自由。

他为何如此不避讳地谈“钱”

  买了画具就没钱吃饭,这是大部分艺术家的日常,当然,村上隆也挨过不少这样的苦。

  那会正好是1980年代,尽管二次世界大战已时隔多年,但当时的日本社会环境,还笼罩在战败的悲愤之中。

  村上隆的父亲是一位出租车司机,母亲是一名家庭主妇。父亲时常跟他提到,打仗期间,美军将吃不完的粮食往海里倒的情景。

  富裕国家与贫困国家的对比,让村上隆从小就认识到金钱的重要性。

  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在高中毕业那年,因为觉得自己除了画画之外,什么都不会,最后补习两年,考上东京艺术大学。

  那时候学艺术的孩子家庭都挺富裕的,很少有像村上隆这样。经常性花钱买了画具,口袋里就一文不剩,连吃饭的钱也没有。

  因为没有钱,村上隆想尽各种方法打工赚钱,他走去申请奖学金济穷,没想到误打误撞,拿到亚洲文化协会奖学金,可以前往美国纽约市进行创作一年。

  1994年,村上隆启程到纽约,但当他人真的到了纽约市,迎接他的完全不是他所想象中的生活。美国人对于日本的艺术,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贫困无助,并且找不到正确的艺术方向,村上隆像是掉进了一个没有方向感的漩涡,突然间失去了着力点,这样的日子困扰了他过好久。

  “那是一段非常紊乱的日子,紊乱到我已经不太记得了”,村上隆说道。贫困,加上与女友的感情并不顺利,从大学时期一直到三十二岁的他,生活相当颠簸。

  回顾那段痛苦的年少岁月,直到现在依旧令他很痛苦,他深刻地意识到艺术离不开金钱和时间。

  村上隆曾回忆道,有一回在肮脏的地铁站看到一群老鼠觅食的场面,大只的老鼠总是毫无留情地抢夺小老鼠的食物。

  也是在这么一回之后,他意识到处于美国这样的大环境,自己无疑就是只小老鼠,而想要脱离困境必须要熟悉环境,依靠着各种各样的门道才能把自己的艺术让更多人看到。

如何一步步增强自己的商业价值?

  从纽约回到日本之后,村上隆在埼玉县的乡下找到一块地方,盖了铁皮屋开始艺术创作。

  彷佛开了窍的村上隆开始正视自己的欲望,此时他逐渐寻找艺术与商业的可能性。

  为此,他制定了一个策略,首先在西方艺术界树立自我,然后再回到日本本土,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一个新型的艺术市场。

  之后便开始有系统地研究欧美艺术史的发展脉络,也开始观察西方艺术品市场的沟通方式。

  另一方面,开始有计划的,以市场会接受的主题有目的性地进行创作。

  他发现在西方人的认知里面,购买艺术品的人往往会被视为成功者。甚至,他还无忌讳地说到:“很多作品,是因为有钱人说了一句不错,价值就突然提高。”

  他开始以波普艺术为切入点,结合日本御宅族文化和动漫符号,将日本特有的情色文化不羞涩地放大进行“贩卖”。

  这样的新形式开始逐渐吸引到了西方人的眼球,并自己也先后以“超扁平”、“幼稚力”等新的字眼,简单概括了其作品风格。

  他开始不断地通过商业合作,将自己的艺术渗透进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为新兴艺术家举办了艺术博览会,策划了展览,并制作自己众多角色和图案为主题的电影。

  还与许多商业公司进行了联名合作,其中最为闻名的便是和奢侈品牌 LV 推出的系列合作,为 LV另外打造了一套视觉形象系统。

  村上隆把自己的新型波普艺术渗入了商品文化,把 “艺术商业化、时尚化” 作为一个问题放在自己的作品中,然后去证明这个 “问题” 存在的合理性,毫不避讳把自己的艺术变现。

他把艺术商业化,拉近了大众的距离

  2008年,村上隆也被选为时代杂志“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这是唯一的视觉艺术家。

  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成功地把村上隆推到了世界的顶峰,他清楚自己的欲望是什么,并且懂得如何和在艺术和商业两个层面上寻找一个平衡点。

  在当下,艺术从业者很避讳在艺术层面上谈钱,要知道艺术与商业到了某一种程度上是具备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的。

  如果有了解过当下的艺术市场,其实大部分艺术家都具备着很强的“业务水平”,这里的“业务水平”指的是艺术家有着高质量、高效率的艺术创作之余还具备着强大的洞察力、行业分析能力以及天赋性的直觉等等,他们有足够的能力把自己的艺术变现。

  其实大多数行业的高端从事者都具备这些条件,只不过艺术的门槛相对更高一些。

  他们具备着让自己的艺术价值实现商业化的商业头脑和具体手段。

  但往往由于涉及到商业上的高强度、高付出,使很多艺术从业人士打从心里就不想去面对,本身艺术创作就不是件简单的事,还想要艺术家在艺术与商业上寻找平衡点进行合理输出,他们更加不愿意妥协。

  也是因为如此才让大众误以为,艺术与商业是完全两码事,而涉及到商业的艺术也不再是纯粹的艺术。

  要知道就是因为往往艺术与商业的互相融合,才能让我们更容易通过商业化的手段接触到当代艺术,也拉进了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

  所以我们可以不用刻意避讳商业化艺术,艺术并非绝对高雅,商业也绝非庸俗。

  往往也证明了在这么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社会,艺术的商业化才是未来垄断艺术市场的手段之一。

《BranD》新刊 No.42已收录村上隆的作品,想要了解请购买翻阅。

村上隆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村上隆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