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以平尺论要不得
http://www.socang.com   2019-03-06 17:13   来源:收藏快报 李自涌

  前些日子,笔者和几位藏友聚会。其间,藏友范先生拿出一本草书千字文册页,作者是一位九十余岁高龄的书法家。老先生追随近代某位书法大家数十年,为其关门弟子,深得其书法精髓,近三十年来在继承师门传统的基础上又开拓创新,自成一体。鉴赏过程中,藏友曾先生忽然问及该册页现在的市场价格,范先生如实告知,不料曾先生大呼,太贵太贵。问及缘由,曾先生说,此册页所用的宣纸,加起来不过8平尺,现在市场上同样尺幅的作品价格,还不到此册页价格的三分之一。听后,笔者和在场的不少藏友不禁愕然,难道现在不论品质优劣,而仅仅以尺寸大小而定价格了吗?

  该本册页笔者亲自上手过,平心而论,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字字精彩,无一败笔。老先生治学严谨,为获得更加美观的书写效果,他甚至亲自用打点画格,据藏家回忆,当时光是这项工作就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只要是对书法有一定研究的藏家,上手一观,即可知其市场价格也绝非同类尺幅作品所能比拟。孰料,却因“平尺论”而被轻易地否定了,令人错愕。 

  我们知道,每一件艺术品都承载着作者创作当时的思想和情感,艺术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它的原创性和不可复制性。从古至今,我们讨论艺术品的价值,考虑更多的是其历史背景、独特风格、美学意义、情感映射,这些因素构成了艺术品价值成长的生命动力。而真正的藏家也是基于审美趣味的相合从而产生购买欲,所以艺术品价值的高低绝非单单取决于作品尺幅的大小,而应该回归到作品本身上来。假如按照该藏友的“平尺论”计算,那位老先生将打点画格的工作交由其他人代劳,节省出来的时间是不是可以再写个N平尺的作品来?但是,这种“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作品流通到市场上,藏家会喜欢吗? 

  当今的中国书画市场,一小部分人过分地夸大了尺幅的参照作用,使之成为了同一作者不同作品价值的最主要判断因素。当然,尺幅大并非不可取,关键是要依据创作需要而选择适合的尺幅。古往今来,大山水、大气象的巨幅经典作品绝不在少数,在表达重大历史题材方面,也确实需要有一些鸿篇巨制。但是,当今的艺术创作已陷入一味求大的误区,追求“震撼”效应。这种观念实在不可取。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书画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