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教育部的官方网站上,发布了《教育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496号建议的答复》,对“关于中小学生书法进课堂的建议”进行了答复,认为扎实开展中小学生书法进课堂工作,在如今的“键盘”时代具有很强的必要性。教育部将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和《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教基二〔2013〕1号)肯定了书法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今年还将启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修订调研,并在调研基础上组织课程标准修订,将书法教育内容进一步融入相关学科。”
其中第五条“关于让书法纳入中高考评价体系”,引发了大家的讨论。教育部答复如下:考试评价对于推动书法教育具有积极引导作用。以当前高考为例,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已经融入了一定比例的书法类试题;对考生书写也提出了要求,在写作题中规定1个错别字扣1分;根据考试部门对高考阅卷情况的分析,在其他方面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书写整洁美观的考生得分会略高于书写潦草的考生。具有书法特长的学生,可以在中、高考自主招生中发挥自身优势。另外,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开设“书法学”专业,有书法特长和爱好的考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显然,将书法纳入中考高考体系,对于切实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进课堂有直接推动作用,但由于这项工作的高利害性,必须要从考试选拔的目标和测量学角度考虑,兼顾满足人才选拔需求、引导中小学发展素质教育及大规模考试组织的可操作性,考试内容、方式、程序和结果要体现公平公正等要求,书法是否适宜作为面向广大考生参加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的考试科目,教育部还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探索适当的方式方法。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消息一出,很多读者给美术报官方微信留言,现摘录如下,欢迎大家讨论。
@秋涼旧館:接下来又是一阵翻天覆地的折腾。我改过几次高考作文,基本上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书法怎么改?啥样算好?标准如何敲定?
@督府:书法评测见仁见智,教育中只能提倡,不可如数学等考试。
@郭剑英:希望“高考拯救书法”和“书法拯救高考”都是很荒唐的事情!如果真正尊重书法就应该尊重所有艺术形式,那么“弹古琴”、“打算盘”是不是也要进入高考?否则就是对国学的不全面态度!
@一阳生:考试要的是标准化、量化,书法可以吗?提倡书法教育、审美都可以,但是纳入考试体系,猫腻就大了。
@河边草堂: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国粹应作为一种艺术,而非对一名学生的评定标准,如以上说是否把京剧纳入到音乐课作为考评?
@染而不色 老乔:顺应发展才是,人为地强迫性学习书法,实不可取。
@杨子:可以作为一个兴趣爱好,而不应是必考试项。
@惠明先生:因材施教就最好,不要统一要求。
@残阳踏雪:好事,但是要有操作性。
@洗炼:搞书法教育不能功利很重,不是造就书法家。踏踏实实练字,老老实实做人。现在很多孩子沉迷于电脑手机、学业负担很重,学点传统文化很有必要,一方面书法学习可以锻炼孩子定心、耐心、踏实做事;另一方面也可以调节一下身心,有利于健康。要培养学习书法的兴趣,切不可以分数去逼迫孩子提高所谓的技能。学好字不是要人人成为书法家,把字写规范、写准确、写得美观即可。其次尊重传统,书法的传承、工具的使用(笔墨纸砚)、碑帖知识都是可以适当了解。最后要引导学生走对路、选对帖、会使用工具,走上书法正道。另外如何评价,书法在学科中的地位是选修还是必修,是列入课程还是一学期完成多少作业量。书法师资的培养也很重要。
@风清云淡:赞成书写方法进学校课堂,让学生从小接触正规书写方法,由学校老师给学生们教授正规的书写方法,规范书写,标准、端正、大方,人人都能看得懂即可。我们不需要亿万名书法家,需要的是有文化知识的国家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