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紫砂,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只是一件实用品到成为皇家御用品,再到今天收藏投资品,它在不断转变,但不变的是它的那份气质与气韵。
自紫砂出现在拍场开始,单品成交的价格在不断攀升,甚至飙到千万以上,历数几年来紫砂拍卖的情况,现已有六位紫砂大师单件作品的成交价破千万大关,他们是实至名归的紫砂大咖,他们用一个个真实的数据告诉你,今天的紫砂已不能只用实用品去定义,它们的价值已经已能让你惊到跌眼镜。那我就来跟大家聊聊这5位紫砂界的咖。
第一位:顾景舟
成交价过千万的作品数:21件
顾景舟大师是紫砂界一位传奇人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对紫砂不甚了解的外行人,都知道他的名头,而顾景舟的壶,更是拍卖会的宠儿,深得业内人士推崇。如今顾景舟的已成为时下紫砂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谁若能得一顾景舟壶,那便是兴奋+激动,我们一起来回顾下一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他拍卖作品。
1959年作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十头套 成交价:RMB 89,600,000
顾景舟 十一头提璧茶具组 成交价:RMB 50,400,000
近代 顾景舟制九头咏梅茶具 成交价:RMB 28,750,000
第二位:陈鸣远
成交价过千万作品数:3件
他被称作是紫砂历史上一座不可跨越的高峰,也是对后世紫砂的发展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还开创了壶体镌刻诗铭作装饰,署款以刻名和印章并用,把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的装饰艺术和书款方式,引入了砂壶的制作工艺,使原来光素无华的壶体增添了许多隽永的装饰情趣,也使砂壶更具有了浓厚的书卷气,再加之诗铭、书款的书法雅健娟秀,富有晋唐笔意,从而把壶艺、品茗和文人的风雅情致融为一体,极大的提高了砂壶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真正的艺术品进入了艺术殿堂,这是陈鸣远在壶艺发展史上建立的卓越功勋。
清初 陈鸣远制 传香壶 成交价:RMB 34,500,000
清康熙 陈鸣远制南瓜壶 成交价:RMB 32,200,000
清初 陈鸣远制 素带壶 成交价:RMB 31,625,000
第三位:时大彬
成交价过千万作品数:2件
在中国紫砂史上,第一位有明确传器可考、且被一致推崇的壶艺大师,非时大彬莫属。可以说,大彬是紫砂陶艺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和镶接凭空成型的技术体系,并开创了紫砂艺人与文人雅士互动之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
明 时大彬制圈扭壶 成交价:RMB 13,440,000
明 大彬执壶 成交价:RMB 11,270,000
第四位:邵大亨
成交价过千万作品数:1件
邵大亨,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江苏宜兴蜀山上袁人,年少成名。约生于乾隆晚期,殁于道光末年。邵性格孤傲,清介正直,非到其困乏时,虽一壶千金亦不可得。清朝光绪《宜兴荆溪县新志》:“有邑令欲得之(大亨壶),购选泥色招入署,啖以重利,留之经旬,大亨故作劣者以应,令怒而杖之,亦不吽暴也。”表现了大亨坚贞不屈的可贵性格。
其制壶以浑朴取胜,气韵温雅,代表作有《掇只壶》、《一捆竹壶》(南京博物馆藏)、《鱼化龙壶》等。在清代,他的作品已被嗜茶者视为珍宝,“一壶千金,几不可得”。
掇只壶 邵大亨 清中期 成交价 RMB 17,250,000
第五位:陈曼生
成交价过千万作品数:1件
陈曼生,清代著名篆刻家、书画家、制陶家。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生,道光二年(1822年)卒。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用刀大胆,自然随意,锋棱显露,古拙恣肆,苍茫浑厚。陈鸿寿于艺术涉猎广泛,而且造诣极高,为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
陈鸿寿于金石书画以外,以设计紫砂壶最为人称道。是中国第二代紫砂壶大师的领军人物,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第二大贡献,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即兴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与杨彭年的合作,堪称典范。现在我们见到的嘉庆年间制作的紫砂壶,壶把、壶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作的,后人称之为“曼生壶”。
清中期·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香蘅款紫泥粉彩泥百衲壶 成交价RMB:14,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