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圈为何纷纷加入播客热潮
http://www.socang.com   2018-12-05 16:07   来源:Artsy

  艺术家杰夫·昆斯和策展人卢克·赛森于“Dialogues:卓纳画廊播客”录制现场,摄影:Zac Casto。图片致谢卓纳画廊

  在今年夏季举办的弗里兹纽约艺博会上,尽管场馆内温度异常的高,画廊主肖恩·凯利(Sean Kelly)和收藏家玛丽路易斯·赫塞尔·阿茨(Marieluise Hessel Artzt)还是在画廊的展位上坐了逾半小时——他们没在进行交易或谈价,而是在录制一期播客。这场炎热天气下的高谈阔论成为了凯利的播客“Collect Wisely”的第三期。

  “这次在弗里兹艺博会现场录播客其实是为了表明我们对制作‘Collect Wisely’的决心,”凯利说道,“艺博会的第一天通常来说都是最重要的,大藏家几乎都是在那天现身。人们会觉得,‘天呐,肖恩·凯利居然坐在那里和人聊天录播客?’但这就是我想表达的重点。”

  凯利邀请的许多嘉宾都是大名鼎鼎的艺术品藏家,这些顶级权力玩家在播客里坦诚地分享自己的收藏之道,让人们得以一窥那些鲜为人知的艺术圈轶事。最近,商业画廊纷纷加入这场播客热潮,卓纳画廊,Lelong 画廊,Acquavella 画廊都开始录制播客。艺术界向来以专题出版物、画册及媒体推广之类的传统方式来塑造和宣传形象,如今播客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在“印刷已死”的年代,播客让年轻一代更容易接触艺术,同时也为艺术史的学术传播提供了一种属于21世纪的方式。

  “这些音频文件可以视为文献资料,与艺术家相关的文章、书籍、视频、甚至是艺术品本身一道被保存,” Ryan Leahey 说道,他是数字内容服务商 Bower Blue 的总监,协助制作了 Lelong 画廊和 Acquavella 画廊的播客。“(画廊)对他们的艺术家和展览了如指掌,他们的发言兼具权威性和学术性。播客可以成为画廊内部的资料编汇方式之一。”

  放眼艺术界,这种近距离却具权威性的播客其实不算新鲜:艺术媒体比如 Artsy、The Art Newspaper 和 Hyperallergic,以及许多重要的艺术机构比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A Piece of Work”系列)和伦敦泰特美术馆(“Walks of Art”系列),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制作播客了,画廊开始得已经相对较晚。除此之外,苏富比拍卖行有“In Other Words”系列,许多艺博会也将公共讲座录制下来,以播客的方式分享给没能前往现场的观众,比如“无题艺术博览会”(the Untitled art fair)也于近期发布了自己的播客。于画廊而言,相比起精装的展览画册和生涩的艺术辞藻,这种对话式的介绍没那么令人生畏,也为人们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更平易近人的平台。

  凯利的播客是近期这股热潮里的先驱,其独特之处在于内容以藏家为中心。受邀嘉宾包括了荷兰收藏家 Monique 和 Myriam Vanneschi 姐妹,美国收藏家 Jill 和 Peter Kraus 夫妇(曾向洛杉矶哈默博物馆以及 MoMA 捐赠艺术品,且 Jill 现为 MoMA 董事会成员),还有 Rodney Miller(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董事会成员,专注于收藏非裔艺术家的作品)等。

  “我觉得一个房间里两个人近距离坐着录音非常有助于培养亲近感,”凯利说道。另外,但凡提及自己画廊的代理艺术家,那些片段都被他后期删除了。“播客内容必须十分纯粹,不带直接的商业目的,才能站得住脚。‘Collect Wisely’并不是为了批判任何艺术同行,只是想表达‘我们不能只看投资价值’。如果人们讨论的内容只剩下投资价值,那我们所处的社会该有多么贫瘠,那样我们就完蛋了。”

  “Collect Wisely”在今年4月发布了第一期内容,两个月后,卓纳画廊发布了自己的播客“Dialogues”。该播客由大卫·卓纳的儿子卢卡斯·卓纳主持,第一期邀请了艺术家杰夫·昆斯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策展人卢克·赛森(Luke Syson)参与谈话。“Dialogues”的第一季总共八期,每期邀请两位嘉宾,包括摄影师斯坦·道格拉斯(Stan Douglas)和爵士音乐家杰森·莫兰(Jason Moran),画家丽萨·尤斯卡维奇(Lisa Yuskavage)和电影人塔玛拉·詹金斯(Tamara Jenkins),艺术家马塞尔·德塞玛(Marcel Dzama)和拱廊之火乐队成员威尔·巴特勒(Will Butler),以及最近一期,写作者彼得·施杰尔达(Peter Schjeldahl)和杰雷特·恩斯特(Jarrett Earnest)。

  “许多人都在生产大家所说的‘内容’,但在内容泛滥之下,人们需要生产的是观众确实会关注的,大家真的想要收听的,”卢卡斯·卓纳说道。他认为播客是对画廊现有项目(展览和出版)一个强有力的补充,并且可能辐射到位于世界各地的新一批年轻观众。

  “现如今有整整一代人,与之前几代从小只能读书的人不同,他们是听着播客长大的,”他说,“一个具体的空间在一周之内能有多少人来参观?几千个算多的了。但如果是播客的话,一周内能有一万多的听众。其实这就创立了一个能让更多人接触的空间。”

  卓纳表示,他们播客自6月推出以来已经被下载了超过10万次,远超其制作方 Slate Studios 先前的预期。

  Lelong 画廊也在上个月推出了自己的播客“Viewpoints”,他们同样希望播客这种形式能带来新的观众。第一期播客邀请了画廊的副总裁兼合伙人Mary Sabbatino 与艺术家佩塔?科因(Petah Coyne),两人在那期节目里对谈了半小时。与卓纳一样,Sabbatino 认为播客有利于吸引新观众,即使这可能并不会带来直接的商业利益。

  “对我们来说,促进销售和宣传并不是制作播客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让人听了播客之后就致电我们购买作品,” Sabbatino 说道。“我们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艺术家,因为大多数艺术家希望他们的作品能得到广泛的理解和认可。通过耳机,艺术家向每一位听众娓娓道来自己的创想,这是一种非常亲切、个人化的方式。而且如果播客的质量很好,你甚至能觉得对方在直接对你说话。”

  Lelong 画廊的播客是由 Bower Blue 制作的,这个专门从事设计与视觉艺术的服务商也在为 Acquavella 画廊制作新的播客栏目“The Picture”,已于近期推出。“The Picture”的每一集开头都由画廊总监(大都会博物馆前馆长)Philippe de Montebello 作开场介绍。第一期里,画廊创始人 Bill Acquavella 与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生前的好友兼助手大卫·道森(David Dawson)一同探讨了这位传奇画家的创作。

  “当两个人对话的时候,有些反应是非常当下且坦诚的,后期编辑可能都无法掩盖,” Leahey 说道,“我们呈现的这些对话有一定的特征,听众可能无法从任何其他渠道读到或看到。我觉得,画廊和听众都很欣赏这种形式的独特性。”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圈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