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书法魅力 阐释书法精神:廖奔
http://www.socang.com   2018-11-29 12:03   来源:yahoo-bj.cn

廖奔(Liao Ben)

  廖奔,笔名向远方,号南阳惊牛翁。戏曲与文化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后。先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出版《中国戏曲发展史》等著作30余种,主编“蓦然回首丛书”等数十种,发表论文、散文、杂文、诗歌、剧本、词赋六七百篇(首)。先后获得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田汉戏剧理论奖等奖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幼习书,衷情二王,法兼黄米,博采众收,风格大气老苍、秀丽飘逸,作品经常参加各种全国性和国际性展览,被众多美术馆和权威机构收藏,在自然胜地、道观佛寺刻碑立匾。

 

大气酣畅 意远情长——廖奔先生书法作品赏析

杨克

  廖奔先生是著名学者,长期潜心研习华夏古文化,遨游于书法海洋之中,逐步形成了“气势开张,纵横奔放,超脱雄奇,意韵深长”的独特书风。廖奔先生的书法创作,有机地将中国文字的象形、会意融入行草之中,从容大气,苍峻峥嵘,充盈着一股强烈的浩然正气。

  观廖奔先生的书法作品,大处苍劲有力,小处灵动有余,有如观大将金戈铁马气吞山河之气概,又如观高崖之清峻疏朗和淙淙溪流之赏心悦目,令人击节赞叹。

 

  一、坚守传统师古不拘

  廖奔先生与书法有着不可开解之缘。多年来,他一直勤学苦练,临帖不辍。他深知传统是学习书法的基础,一头扎进去,花费了大量时间研习各种法书和法帖。从他的书写可以看出他曾对颜真卿的楷书、二王的行书、米芾和黄庭坚都下过功夫,并对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欧阳询的《仲尼梦奠帖》、怀素的《自叙帖》、米芾的《蜀素帖》等历代名帖进行了反复临摹,养成了正统的书写习惯,学会了从古人中汲取众家之长,巧妙地与自己的心得体会熔为一炉,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面貌。

 

  他善用中锋和侧锋,既有米芾的古拙怪异,也有王体的清秀飘逸,又能捕捉到颜真卿的庄重古朴。如他的书法作品《杜甫诗》《王维·终南山五律》《辛弃疾·破阵子》和《陈毅诗》中的基本笔画线条,力求生动美妙的形象,达到与自然之物象融为一体的妙境:横笔如千里阵云,隐隐逸逸却着实有力;竖笔又似高峰坠石,干脆利落而力透纸背;还有的笔画像陆断犀象、万岁枯藤……大气酣畅、墨气淋漓,鲜活跳跃并充满动感,不但反映了书家起伏的情感,也冲击了观者的视觉神经,激发了其审美情感。

 

  二、问道本真 书艺寓情

  从艺术发展史来看,书法与国学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国学修养”,应该包括古典文学(吟诗作对)及其他传统艺术修养(音乐、绘画等门类)、传统哲学修养、个人涵养修炼等元素,这些廖奔先生多有心得。故而书法对他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字体的书写,而是回归了生命的本源,是“尊道贵德”的体现,同时也是还原了汉字的本质属性,让每一个字符都能找回属于它的“位置”形态。由此可见,摆脱书法创作的实用功利目的,是廖奔先生一贯秉承的创作理念。

 

  他以情感为中介,力图让书法创作从感性形式的体味提升到人的生命自由相联系的境界中来。如他的书法作品《春江花月夜》,就是他自身素养、审美理想、社会阅历、创作背景的综合体现,读之令读者沉浸在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意境中,再加上线条的粗细长短、笔墨的干湿浓淡的优美组合,更使作品形神兼备,入妙通灵。又如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三国演义开篇词》等,均恰到好处地寄托了他内心深处激越豪迈的情怀。《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浩然大气、《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博大胸怀、《陈毅诗》的大气凛然,廖奔先生均以书法传神其内容,使人读之深感震撼。

 

  廖奔先生的书法题材广泛,而且书体各具个性和表现力。他的书法创作既有深思熟虑之作,也有即兴的激情挥毫。后者凭借于直觉灵感、情感强度和张力,受理性羁绊小,渲泻自然,情真意切。虽然身处繁华闹市,但他依然保持了儒雅、清正的书写品格,作品洋溢着一种飘逸、灵动的清气。例如韦应物《滁州西涧》、李清照《如梦令》、李白《菩萨蛮》的清静与淡泊,明显地透示出清幽、淡远、空灵的人生境界,以文字传达了一个浮梦流尘中与众不同的自我。

 

  廖奔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后,曾长期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担任领导职务,对戏剧戏曲学科术有专攻,对其他门类文学艺术创作也具有很高的鉴赏力。任何艺术的本质都是触类旁通的,廖奔先生在博览其他艺术门类精华之余,又促进了书艺的进步,从而使他书写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格调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我诚挚地祝愿廖奔先生的书法艺术一路走来,翰墨飘香。

(作者为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

 

正气 才气 文气

——廖奔书法印象

刘斯奋

 

  观看廖奔先生书法作品,有三点我感受最深。一是其书风的正气。现在书法风格样式很多,各种各样,但我总的感觉正气却在消弱。书风的正气一是来自作者人格的自然体现,二是来自对书法主流优良传统的继承,是作者功力的表现。廖奔先生书法的传统功夫很深,既继承各家博采众长,又坚守书道的正宗传统,这在当今已经较少见到,很难得。

 

  二是他的书法还有才气。才气要靠天赋,不是临多少帖、下多少功夫就能达到的。廖奔先生既继承传统,又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他的书法潇洒飞动,节奏感鲜明,形成了个人鲜明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突出的个性。艺术既要有功底,又要有个性,没有个性是没有价值的,廖奔书法在这方面非常突出。三是他书法的文气。中国艺术绝对不光是技术,你书法练得再苦,没有文化底蕴衬托,也达不到很高的境界。廖奔先生是有成就的学者,著作等身,书法只是他的业余发挥。

 

  但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书法很高雅,有精神层面的高度,这与他高深的文化修养是相一致的。练习书法如果不注重读书,不注重做学问,不注重提升文化修养,就始终达不到一定高度。在这方面,廖奔先生为我们做出了示范。最后总结一下,就是搞艺术、练书法,既要有正气,又要有才情,还要有文化底蕴,才具备成功的条件。这些廖奔先生都集于一身,他因而取得了当前的书法成就。我对他很钦佩。

——刘斯奋:著名作家、画家、书法家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广东省文联原主席

 

 

书家品艺

 

  一、李铎:书法要有文学底蕴

  廖奔先生我很早就认识了,知道他是著名的作家、文学家、戏曲研究家,他的文学底蕴很深。学习书法要有文学底蕴,字外功夫很重要,没有这个功夫很难提高。

  从他的书法作品看,平时临帖临得很多,临得很深,特别对米(芾)的、黄(庭坚)的东西,很用心,字里行间容纳很多米和黄的用笔特点、结构特点,所以字写出来,一个是很奔放,廖“奔”嘛。

 

  字写出来一个一个死死的呆在那,就没有多大意思。字要奔放,奔放就是一种活,一种活力的表现。字源于象形,现代已经脱离了象形,但是依然有象形的影子,是方块字,不同的字有不同的结体形态,不同的结体形态给人以不同的艺术形象的印象。有的字像坐那,有的字像弯腰,有的字像前进,有的字像高扬……等等,给人感觉是很活的。他的字写出来是奔放的,是活的,活的东西都有精血。

 

  第二个是遒劲。字是由不同的笔法构成的,写这一笔、这一划时,有狠力用进去,赋予这个笔以力量、以骨力。就像一匹马,四肢伸展开来特别有骨力,不会像是肥猫。你看徐悲鸿画马,显示出来一种力度。

  再就是俊秀。写出字来不能胡呲八岔,就像画出来的画跟猛张飞似的,那几年全是这种画法。

 

  还得有文气,得有内涵、有内在的东西。他的书法给人感觉很清秀、很文气、很俊秀,所以很耐看。有的字挂起来,你到跟前一走一瞥就过去了,没有什么特色。有的字到跟前看一看,哎,还想看一看,再仔细看一看,一看三回头,有看头、有嚼头、有韵味,就是好字。所以我说他的书法发展前景很可观,祝他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欧阳中石:书法要遵古求新

  我和廖奔先生是老朋友了。原来光知道他是戏曲学者,是戏上的朋友,没想到他写字也写这么好。而且,关键是他笔法很好,了不起,出我意料。看了他的书法行书,可概括为“酣畅”二字。我突出的感觉是,行笔酣畅,受过严格的训练。关键是遵古法,又符合时代的要求,融化了古代的、现代的内涵,古新都出现了。所以我看了感慨很深:这字怎么能写成这样呢?为了表达心意,我为他写了八个字:“笔行酣畅,融化古新。”落款为:“廖奔先生书作读后得句。”

 

  三、张海:神融气畅 会古通今

  最近集中看了廖奔先生一批书法作品,印象很深刻。如果用简单的几个字来表示,就是四句话:心手双畅,法古求新,潇洒俊逸,返朴归真。

  所谓心手双畅,作为一个书家创作时的状态,要心到、手到,按孙过庭的说法就是“翰不虚动,下必有由”。廖奔先生之所以能达到这个境界,与他长期以来崇尚经典、学法古人有关。据我所知,他把历代大家行草的代表作品基本上都临摹了,当然主要是受怀素的《自序帖》、米芾的《蜀素帖》等影响比较大。他宗法古人,学习古人经典,现在已经形成自己书法的风格,即潇洒俊逸、典雅伟岸,字写得非常阳光,不是畏畏缩缩的。

 

  当然作为衡量草书的基本标准,除了写得心手双畅、比较流动以外,他还能够动中有静,这是比较难的,所以他除了潇洒俊逸以外,又能返朴归真。返朴归真是潇洒俊逸的又一次升华,已经不是继承的问题了,而是学识问题了。廖奔先生既是理论家,又是戏剧家,而且诗词曲赋都成就很高。正是由于这些学术的支撑,所以他书法达到比较高的造诣。当然,仅仅有学术素养,远不能够成为书法家。但书法家又必须有足够的学术素养作为支撑。如果没有学术素养的支撑,他可能会写字,可能成为书家,但是肯定飞不高也跳不远。廖奔先生恰恰能在技法和文化间找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于是达到了现在的成绩。

 

  廖奔先生工作很忙,能够把书法作为爱好坚持下来,一个是不容易,另外坚持下来也不一定都能达到这种水平。至于他草书中间表现的个性、章法的变化无常,还需再去仔细研究分析。总的来说,按草书批评的几条标准衡量,廖奔先生已经娴熟掌握了技法。因此我给他写了八个字:“神融气畅,会古通今。”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弘扬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