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引力”中国当代水墨展11月开展
http://www.socang.com   2018-11-07 15:26   来源:光明日报 周华

 

 

游园清梦系列之二十九 纸本水墨 35×70cm 2018年

  2018(第四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艺引力”——中国当代水墨展将开展 

  由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和扫一扫当代艺术展主办,北京尚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第四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艺引力”—— 中国当代水墨展,将于2018年11月14日至19日上海世贸商城展览馆开展。 

  据策展人万军介绍,此次参展艺术家共24位,其中一部分是70后,他们是近年来当代水墨领域非常优秀和成熟的艺术家,另一部分是80、90后新生代艺术家,他们的集体亮相展现出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当代水墨创作面貌。由于80、90后青年艺术家的成长经历、知识结构与当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他们在观念上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从艺术的角度对社会生活现象提出问题,呈现出创作视野更广阔、创作感受更明确、创作感悟更深刻、整体更趋于国际化的特点。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艺术家对水墨的传承,更能看到他们对传统水墨的挑战、突破与创新。在越来越娴熟的技法中,打破传统媒介,尝试用不同材质和绘画手法延伸与拓展水墨精神。 

  参展艺术家有:毕可燕、崔一凡、党震、杜小同、范治斌、盖齐、李戈晔、李军、李明、刘筱静、申昊、石荣强、孙浩、唐晓宇、涂少辉、屠鸿辉、王金峰、王煜、徐加存、喻兴、周春燕、周洲舟、朱雅梅、邹荃。 

  “扫一扫”当代艺术展自2015年起,历时三年,已经在全国11个城市进行了15站的全国巡展。共有220位艺术家442人次参展,我们做了不懈的努力,致力于向大众普及和推广多元化的当代艺术。 

  毕可燕|Bi Keyan 

  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硕士学位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日照

  在悲欣不断交替的间隙,便是你苦苦寻觅的本心。活在钢筋水泥筑就的浊世,我们不敢奢望营造属于自己的园林,那既需要过硬的物质基础又需要坐拥山林的心胸,但我们权且可以在纸上用笔墨做一个山林之梦,描绘属于自己内心的园林,那里有充满幽邃洞孔的假山、盘曲苍郁的虬松、干净明洁的石板路、青翠飘逸的竹林,斑驳陆离的白墙和密密匝匝的黑瓦,清晨的荷塘里生起岚烟,坡上的青苔郁郁葱葱,朱红色的围栏和曲线圆润的拱桥时隐时显,窗前竹帘半垂,屋后嘉树摇曳,桌上青灯一盏,诗书半卷……… 

  这一切的一切,就是我的理想国,我的园林梦。 

  崔一凡|Cui YIfan 

  就读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琢素 纸本水墨 42×90cm 2017年

  琢素二字取自《庄子·山木》中的“既雕既琢,复归于素朴”。这也是《琢素》系列所想表达的一种精神所在。琢是对外在的一种修饰,是一种语言与所描绘物像的相互磨合。对我而言这样更容易接近观察物像时对内心的触动,也是对所绘松、竹等物像饱含的内在美的一种深入挖掘。进而接近我所青睐的浑然素朴之美,从画面的精细雕琢中来,然后超越表像,回归内在的质朴,达到画面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党震|Dang Zhen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微博)中国画学院 硕士学位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荒石—西江月 水墨综合材料 124×482cm 2017年

  党震在“荒石”系列中投射的完全是一个自我的存在,其必然走向一种“反图像”叙事的“抽象”。“荒石”存在于“荒野”之中,是一个神圣之地,存在于最初的话语之中,就像是“荒野中的声音”。“荒石”是虚空,是一种空洞混沌,同时,“荒石”也是游动的、荒芜的、一个虚空转变为超越的、欢欣的、一种纯粹的存在或缺失。“荒石”系列应该就是“陕北写生”系列的延伸,在党震的思想世界中,寓意着一种崇高的精神体,是一种生命的原力。“荒石”作为“荒野之物”的状态,是一种无可言喻的象征。就像是神在“荒野”之中悟道一样,“荒石”见证着神迹。 

  杜小同|Du Xiaotong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硕士学位 

  任教于鲁东大学艺术学院

松 水墨宣纸 191×107cm 2016年

  笔墨清新脱俗、画面简洁空灵,一直是杜小同水墨艺术追寻的语言风格。单就其艺术感染力而言,小同的作品又能做到“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群”,带入感十足。多年艺术实践经验的沉淀,使其深谙“以存有画虚空”的哲理,在他看来,画“空”,并不是特意或偶然留出画面的空白,因为它既不是表现“相空”,也不是表现“事空”,而是要重点表现艺术家内心的“性空”和“理空”。所以,即便在他以“海”为大场面描绘对象的作品中,也根本找不到特意或偶然留出的空白,相反,他加入了很多人与环境互为关联的图式或抽象结构,刻意构造一种反日常且充满悖论的物境,并反复描绘渲染,以强化一种迷失与希望、断裂与动力并存的水墨伦理关系。譬如,画面中多处出现的人与海陆连接点、地平线、海岸线、临界线之间的交汇口,成为画面凝结的焦点和表现空灵的重点。这些视觉反差极大、被吉登斯称之为“交汇口”的物象,隐藏在现代性挥之不去的浓雾之下,在这里,理想与现实对话、迷失与希望同在、孤独与温暖共生。在杜小同的精神世界里,“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不再是主、客二元对立关系,而上升为一种“自我”对“他者”负有永恒责任(即“善”)的水墨伦理关系。 

  范治斌|Fan Zhibin 

  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博士学位 

  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嵩山写生 纸本水墨 65×39cm 2017年

  范治斌的作品往往有入微之境,其技术源头其实接续着北宋院体画一脉的精微严谨,注重写生,为万物传神写照的渊源。只是由于文人画的兴起,受明代南北宗学说的影响,重笔墨逸趣的南宗,而轻视“巨细靡遗”的北宗,使中国水墨中注重精微表现的这一脉传统式微了。从这个角度讲,范治斌其实是在自己的创作中激活传统,在精神气象上与中国水墨艺术“尽精微、致广大”的理想境界合于一流。 

  这种被范治斌追求的“有难度的风格”,是通过外在的敏锐观察和技艺的精熟再现力,与内心的细腻感受和生活感悟交织互融,借物抒情,借景言志,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营造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幽深境界。 

  盖齐|Gai Qi 

  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 学士学位 

  现首都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云山呓语之三 纸本设色 42.5×70cm 2018年

  盖齐的水墨画,显然也受到前辈画人的影响,诸如我们可以发现尚扬、朱建忠、沈勤等人的印迹。应该说,盖齐尝试在绘画中进入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而不是带有一种表现主义风格的情绪变化。盖齐在美术学院接受水墨画训练,事实上写生仍然是其最重要的创作方式,其深知不能完全仰赖于一种对形式空间的组织和构设,因为写生带来的鲜活的感受,是在工作室中编造时永远所意想不到的。现场写生往往又是很容易面面俱到的,盖齐就在取舍之间思忱自己的方向:如果保留写生的生机而又不囿于复杂的视觉的局限,那么就需要重新观看。盖齐似乎并不是转向一种自然山水的写生和改造,而是更着重于在生活的场景中发现山水的踪迹,诸如空置房屋墙面上的霉斑、雨后岩体上残留的水渍,事实上其还是在进行一种视觉上的“再现”,只是山水不是真山水,而是“被发现”的山水。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当代水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