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前后照片
近日有网友发布微博,晒出了四川安岳南宋时期佛像石刻修复前后的图片,质疑“现代社会竟有如此保护”,引发了网友的集体吐槽:
“是带了一批幼儿园小友去彩绘了吗”“超市门前摇摇车即视感”“眼怀慈悲神态安静的神佛生生被画成了地主家的胖儿子”……
对比修复前后的图片明显可以看出,修复前的佛像彩绘已基本剥落,但佛像的脸部神态和衣服褶皱表现得非常传神,时光产生的斑驳为文物增添了沧桑感,而彩漆重绘后的佛像则有一种姹紫嫣红、唇红齿白的“农家乐审美”,令人啼笑皆非。
随后安岳县文物局回应称,彩绘是1995年当地群众自发修缮时,聘请工匠对造像进行了重绘,当地文管所得知消息后,立即进行了制止,其他造像未被重绘,至今保持原状。
20多年前,科学的文物保护理念远非今日这样深入人心,事件令人遗憾却难以追责。然而网友立刻晒图,四川广安金凤山摩崖造像、乐至马锣睏佛寺摩崖造像、资中罗汉洞造像同样被“毁容式修复”,安岳石窟二菩萨像被盗后用水泥补脸……其中多数发生在最近两三年内。不仅如此,近日山西大同省级文保单位明代得胜堡被用仿古砖包裹,搞成崭新的仿古建筑;易县古塔修缮后被刷成白塔,网友连呼“不如不修”;再联想起2年前辽宁小河口长城修缮时被用水泥抹平,不由得让人感叹,无论是政府组织还是民间自发,本意都是保护文物弘扬文化,为什么常常好心办坏事,变成了“破坏性修缮”?
文物不能再生,损坏很难复原,这就注定了文物修复要遵守谨慎、科学、最小干预原则,尽量可逆,修旧如故、以存其真都是文物修缮的基本原则,然而上面提到的案例,都改变了文物原貌、结构、整体风格,引发争议也就在所难免。
近年来博物馆热以及《国家宝藏》《假如国宝会说话》等节目的热播,普及了文物保护理念,这就要求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和公开。例如在文物修复方案的审批中,一方面要进行专家论证,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以保证修缮的专业性,避免以保护开始以破坏结束的遗憾,另一方面应该采用公示等方法,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接受群众的监督。文物保护要在保护与利用、功能与外观等多方面进行平衡。
而归根到底,避免“破坏性修缮”的尴尬,最关键的还是要对文物有一份敬畏之心。千百年来,工匠们创造了石刻、建筑等文物,古人们祖祖辈辈与之相处,修缮保护,我们不能说他们的理念比今天的人更高明,但是正是因为一种敬重、敬畏、亲近和匠人精神,使这些文物保留到今天,让文化代代流传,今天我们绝不应该因为商业的考量、率性的轻慢而使文物被损毁,文脉受损伤,这事不难在理念和技术,难在态度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