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墓深藏越秀山下?
http://www.socang.com   2018-08-03 10:46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黄丹彤

 

 

错金铭文铜虎节,用青铜铸成扁平板的老虎的形状,虎成蹲踞之势,虎口大张,尾部弯曲成“8”字形。

  本报记者对话“南越王墓探墓第一人”黄淼章:

  赵佗墓深藏越秀山下?

南越王博物馆由中国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莫伯治设计。

黄展岳(右)与麦英豪(左)在南越王墓主棺室清理出土玉衣。

解密博物馆系列

  “赵佗墓究竟在哪里?这是至今未能破解的谜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赵佗的墓葬或许就近在咫尺,就在今天的越秀山底下。”日前,首个进入南越王墓一探究竟的黄淼章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提出了他的看法。对此,中国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副队长黄展岳也表示认同。

  1983年5月,广州市考古人员在西村凤凰岗的山岗,发现一座大型南越国时期木椁墓,此墓墓道残长7.9米,墓室长13.8米,宽5.7米。据考古人员回忆,钻探此墓时发现墓室规模巨大,探铲探到的木椁声音非常清脆,证明地下的椁室保存较好。

  当时,赶到现场考察的中山大学教授商承祚认为,从钻探结果看,此墓是一个南越国的贵族大墓,极为难得。考古人员奋战一个多月,终于打开墓室,令他们吃惊的是,巨大的木椁墓室中仅残留几块陶器残片,墓室早被洗劫一空。

  细心的考古人员在墓室中部发现了一个盗洞。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盗洞中竟然发现了20余件精美玉器,有壁、璜、舞人、龙形佩饰、虎形佩饰、剑格等,这批玉器制作极为细腻考究,专家判断应是南越国王室工匠的杰作。据考古人员分析,盗墓贼盗墓时可能比较慌张,忙乱中把已盗到手的一包玉器遗漏了。有专家考证,西村凤凰岗木椁墓很可能是当年孙权派人来广州盗挖的第三代南越王赵婴齐的陵墓。

  “从氏族宗法制度来看,赵佗墓在越秀山是符合制度的。从理论上说,南越国以赵佗的陵墓为祖位,居中;第二代南越王为穆位,居右。从考古发现看,第二代南越王赵胡的墓在象岗,位于越秀山之右,刚好是穆位。因此,推测赵佗墓在越秀山,是有一定根据的。赵佗陵墓很可能就在越秀山的主峰越井岗—带。”黄淼章说。

  黄淼章告诉记者,1950年,广州市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下设考古队,寻找南越王墓一直是重点调查对象。“但可能当时思考的方向是错误的,因为汉代帝王陵都埋得较远,如古都长安的王陵距长安100多公里,当时由此推断南越王墓也会离广州老市区较远。所以,当时广州考古队将调查、探寻的目标重点都放在了广州城外远郊县区的荒山野岭。”

  黄淼章说:“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这短短10年间,在广州市郊34个地点发掘出南越国时期的墓葬200余座,却没有找到涉及第一代、第二代南越王的任何踪迹。”

  对话黄淼章

  历任南越王墓一直为盗墓贼觊觎,民间的“鬼吹灯”传说,南派三叔畅销小说《盗墓笔记》细节,更给盗墓贼增添了几分神秘,也引发读者的诸多好奇。围绕“建墓”与“盗墓”的话题,记者和黄淼章展开了对话。

  南越王墓何以幸免被盗?

  广州日报记者:为什么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能躲过盗墓贼完美保留?

  黄淼章:南越王墓藏在象岗山地表以下18米的深山腹中心,这样的深度非常难盗。古时候很多汉墓都有封土堆,这个墓却没有。

  据史载,赵佗出殡时,“多为疑塚”,灵车分别从番禺城四门出,没有人知道真正装有南越王遗体的棺椁葬在什么地方。赵佗是岭南第一个利用“障眼法”来修筑自己陵墓的人,到了300多年后的魏晋南北朝,许多王公贵族才仿效赵佗的做法,利用“障眼法”来修筑自己的坟墓。 
  广州日报记者:能介绍一下历任南越王墓葬的情况吗?

  黄淼章:前后五任南越王历时93年。西汉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南越王赵佗去世,下葬之日,番禺城四个城门都上演抬棺出葬,队伍神秘莫测。

  根据史记《南越列传》和汉书《南粤传》中的记载,南越王国共五主。后二主赵兴、赵建德两兄弟自相残杀,均死于战乱之中,只有前三主赵佗、赵眜、赵婴齐具备给自己建造陵墓的能力。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垂涎南越王的珍宝,命将军吕瑜亲率5000名精兵南下广州。精兵抵达后,伐木毁林,凿山破石,掘地三尺。据传,折腾了半年总算找到赵佗曾孙、南越国第三代王赵婴齐的墓葬,盗掘出“珍襦玉匣三具,金印三十,一皇帝信玺,一皇帝行玺,三钮铜镜”。

  从那时候起,盗墓之徒便步孙权后尘,或单干或合伙,将广州一些有蛛丝马迹的山岗都翻了个遍。然而,第一代、第二代南越王墓始终不见踪影。

  直到1983年,考古人员终于在广州象岗山发现了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墓,这一发现,倾注了广州考古界几代人的努力和心血。

  “鬼吹灯”现象真实存在吗?

  广州日报记者:民间和电影里常听到“鬼吹灯”的故事,古墓发掘和“鬼吹灯”现场真实存在吗?

  黄淼章:民间传说盗墓时需要在墓东南角点上一盏灯,如果“鬼”不让你盗,灯就会自己灭。这当然是小说家想象化的描写,但从考古学角度,“鬼吹灯”的现象的确存在。从科学的角度解释,在缺氧的封闭墓室里,如果下去后灯灭了说明氧气不够,十分危险。

  古代有钱人“事死如事生”,会把很多生前使用的东西放到墓里陪葬。尽管死者在生前为了保护自己的随葬品不被盗,设计墓葬时会埋得很深,墓里还会设置防盗措施,如一触即发的机关等。如有的墓葬设有陷阱,有的设计了假墓,还有的做成了积沙积石墓,即墓室旁放了很多石头或沙,一旦挖穿墓壁,沙就会将盗墓人掩埋……但以上种种措施,都难以阻挡盗墓人的足迹。

  中国盗墓比较严重的地区包括长沙、西安、洛阳和广州。考古发现广州比较大的墓葬中,90%以上都已被盗,特别是汉代、晋代的墓。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赵佗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