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风景图案的民国纸币
http://www.socang.com   2018-07-11 17:30   来源:中国收藏网

 

 

图1

  古称金陵、建康的南京,为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拥有7000余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及近500年的建都史,并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1927年4月又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并定此地为首都。尤其是1927—1937年,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首都建设,成为了当时的中国六大城市之一。故带有南京风景的图案,理所当然地搬上了民国纸币。

图2

图3

图4

图5

  民国十三年(1924),当时的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发行之拾枚铜元票,正中的风景图案就是南京鼓楼(图1)。该局成立于民国三年(1914),其行址为河北保定。民国四年起该行始发铜元票,其后的民国八年至民国十三年每年都有印发。而发行的铜元票,有拾、贰拾、肆拾、伍拾、壹佰枚共五种面额;且加盖的地名,则有北京、江苏、安徽等逾百种之多。 

  这枚由当时的财政部印刷局印制之铜元票,纵82、横138厘米。票上的南京鼓楼,位于该市钟山余脉的鼓楼岗上,为旧时南京城的报时中心,亦用于催促文武百官勤于政务、提醒百姓辛于劳作,及京师迎王、接诏、选妃等重大庆典。它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为明朝首都的象征。时规模宏大,规格极高,后因遭战火而被毁,清军入关后仅剩城阙。康熙南巡时曾登临其上,地方官员才在基座上树碑建楼,并更名“碑楼”。太平天国后其城楼再次改建,故其有“明鼓清碑”之称。民国十二年(1923),南京鼓楼被辟为公园。 

  其后的民国二十三年(1934),当时的河北省银行,又随之发行了带有南京风景图案:夫子庙魁星阁的拾圆国币券(图2)。此拾圆面额的国币券,纵82、横165厘米,由当时的财政部印刷局印制。券上正中的南京夫子庙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其位于该市秦淮河北岸贡院街、江南贡院以西,是供奉祭祀孔子之地,为“中国四大文庙”之一。它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主要由孔庙、学宫、贡院三大建筑群组成,是一组占地、规模极大的古建筑群。它曾四毁五建,抗战中还被日寇炮火所毁,慰1985年修葺后重新开放,成为南京旅行必游之地。而券中夫子庙内所建魁星阁,因魁星据说主“文运”,并有“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寓,故魁星阁是文庙常见的附属建筑,读书人必拜的地方。 

  民国二十八年(1939),当时的中央银行发行之伍分辅币券上,其左侧亦带有南京灵谷塔风景的图案(图3)。民国时期的中央银行,于1924年在广州由孙中山领导的广东革命政府创立。1926年,该行因迁移武汉而在汉口重设。1928年,汉口中央银行停业,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中央银行,并法定该行为国家银行。1949年初,该行随国民政府迁往广州,且于同年12月撤往台湾。 

  由美国永宁有限公司印制的这枚辅币券,纵50、横86厘米。券上的灵谷塔位于南京紫金山东麓灵谷寺后。此塔建于1933年,原为民国政府“国民革命阵亡将士纪念塔”,实为纪念北伐战争牺牲烈士公墓的主要建筑之一,以后有部分淞沪会战阵亡将士亦埋公墓内。其高66米,九层八面,全部钢筋水泥构成,顶覆绿色琉璃瓦,各层外设走廊,内部有螺旋形扶梯,可登塔顶远眺。 

  1941—1945年汪伪政权在日本扶持下设立的中央储备银行,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发行的伍角券上,亦出现了南京中山陵的风景图案(图4)。券纵72、横126厘米,印制方为华成印刷有限公司。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为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其动工于1926年春,1929年夏建成,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主要建筑。如果我们从空中往下俯视,可见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的中山陵,犹如平卧在绿绒毯上的一座“自由钟”,风格可谓庄严简朴、别创新格,融合了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 

  民国三十三年(1944),由英国华德路公司印刷的中央银行伍百圆法币券,其上还印有南京中山陵博爱坊的画面(图5)。博爱坊亦称中山陵牌坊,是墓道南端的入口处,谒陵凭吊者必经于此。整座牌坊是中山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和风格。坊高11米,宽17.3米,四楹三开间。坊之顶端,盖有蓝色琉璃瓦。四根石柱的柱脚前后,夹抱鼓石,柱底是长方形的大石座。牌坊上刻有莲瓣、云朵和古代建筑彩绘式的图案,其中门的横楣上镶有一方石额,镌刻了孙中山先生的手书“博爱”两个鎏金大字。中山先生平时最喜欢将“博爱”两字写以赠人,故南京亦有“博爱之都”的誉称。 

  当然,以上五种带有南京风景图案的民国纸币,并非是这类纸币的全部,至于更多版本,有待泉友们继续研究发掘。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南京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