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的艺术品经营方向
http://www.socang.com   2018-04-26 15:38   来源:凤凰艺术

  未来的艺术品消费市场会集中在艺术生活、文创产品、青年当代艺术、艺术品收藏、艺术生活方式5个领域。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市场依然会发展,但发展的方式会有大的调整,艺术品投资会收缩阵线,艺术精品会成为艺术品投资的主流产品。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艺术品市场走出一波不断下探谷底的行情。准确地说,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艺术品交易额逐步萎缩,5年过去了,市场情况每况愈下,许多艺术品行业经营者几乎已失去了对市场的信心。

  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容乐观,应该说振兴经济的底牌尽出,仍然看不到全面复苏的希望,是不是就此步入长期萧条的轨道?艺术品市场与整体经济状况休戚相关,甚至是非常敏感的正相关关系,不知道这个“寒冬”会有多漫长。许多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总体上不乐观,但笔者对中国的经济还是有信心的,信心来自中国的巨大市场容量,这样的市场容量想彻底冷冻起来是不可能的,因此,艺术品经营者不必一蹶不振,当务之急是研究在新常态下,尽快探索出新的经营战略。

  艺术品消费是新时期的朝阳产业

  尽管面对新的一轮经济危机,但要意识到当前经济不景气是中国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基础上的结构调整期,与历史上的经济困难期不同,是解决了温饱大问题下的经济调整期,国民收入已经稳稳达到了人均8000美元的增加值,这对于艺术品消费市场至关重要。人们对文化艺术的消费是在解决温饱前提后的消费,人均6000美元的人均产值下,文化艺术消费就应该进入快速发展期。因此,可以断言,文化艺术消费时代到来了。

  认真研究中国文化艺术消费的需求递进模式,我们会发现是从大众文化消费需求逐步向小众文化消费需求过渡的,这就是文化艺术市场的“金字塔”模式。底部是文化娱乐市场,中部是文化情趣市场,顶部是文化雅兴市场。艺术品消费在中部和顶部市场。目前,文化市场最活跃的市场是娱乐市场,文化餐饮、文化旅游、影视娱乐、体育养生等底部市场,这些市场充分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消费需求才会进入中部市场。

  中国有句古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人类的天性。在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时候,当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对文化艺术等精神方面的消费就是一种必然,因此,笔者对艺术品行业充满信心,这个行业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前期艺术品市场积累的问题

  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悬空的艺术品市场》,回顾了自20世纪90年代起,此后20多年中国艺术品市场畸形的发展过程,主要问题是发展了收藏与投资市场,忽略了艺术品消费市场。以投机或投资为目的的艺术品市场,不仅堆积了泡沫,也未打好市场基础,一旦出现经济危机,市场就会跌跟头,而且会伤筋动骨,因为我们忽略了消费市场的培育。

  前期积累的最大问题是大众不知如何认识艺术品的问题,没有意识到艺术品涵养身心的文化功能,而是错误地认为艺术品只是投资的标的物,加之艺术品经营中的种种弊病,艺术品消费的益处被无限地弱化了,艺术品的投资功能被无限地放大了,国家整体经济下行,艺术品需求快速萎缩,艺术品经营者就不知如何经营了。

  笔者这样形容艺术品消费,“养眼、养心,不小心养钱”,就是说对艺术品消费的主要益处,涵养身心是主要功能,保值增值是艺术品消费的副产品。当然,我国艺术品市场基础不稳的原因很多,大众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是主要原因,但艺术品经营者急功近利地无限放大艺术品投资功能及缺乏诚信的经营作风也是重要的原因,大众对于艺术品消费如同雾里看花、隔岸观火,久而久之,这个市场就成为非常小众的市场了。

  艺术品市场步入低谷,从长期看不是坏事,这让经营者及社会都能够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这个特殊的市场,挤掉泡沫,理性下来,重新起步,稳健发展。

  新时期艺术品经营的方向

  未来的艺术品消费市场会集中在艺术生活、文创产品、青年当代艺术、艺术品收藏、艺术生活方式5个领域,“艺术生活”是艺术品消费市场开始规模化发展的核心精神。当然,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市场依然会发展,但发展的方式会有大的调整,艺术品投资会收缩阵线,艺术精品会成为艺术品投资的主流产品。

  (一)艺术品消费是主要方向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说的就是人们对美的朴素追求是人类社会的毕生需求,李泽厚在其著作《美的历程》中描述了人类社会追求美的历史,无论何时何地,人类都一如既往地追求生活的美、环境的美和艺术的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年,艺术之美因为特殊的原因,转化为政治意识形态的集体美学价值观,大众对个性美的追求被大大地禁锢了,但是,大众对美的追求不会消逝,一旦具备了条件和环境,这种美的追求就会蓬勃而起。

  大众对美的追求是层层递进的,递进的线路是:家居环境——生活环境——服饰——生活用品——生活方式——艺术品装饰——艺术品收藏——艺术品资产。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生活环境的美化,这在中国体现在家庭装修和城市环境美化两个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家庭首先开始的是家具更新,沙发、衣柜的私人定制风潮席卷全国,尽管今天回头看,家具样式千篇一律,但体现出的民众意志具有重大意义:大众开始追求生活之美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家具装修又开始成为风气,尽管初期的装修今天看来怎么都像是宾馆风格的翻版,但这是基础艺术消费时代的到来,家具装修已经成为风尚。客观评价,中国家具装修是中国家庭为艺术买单的集体行为,尽管在每个家庭平均在8万元人民币的装修开支中,纯粹美术品、艺术品的开支不足10%,但其意义是深远的。客观的事实说明,中国家庭愿意参与艺术品消费。与此同时,中国城市和乡村也开始了环境美化建设,植树、公园、绿地、街道、卫生设施等,规模是空前的,尽管艺术品的消费主要体现在城市雕塑方面,但应该清晰地意识到,艺术品消费时代开始了。

  (二)当代艺术品将成为市场消费主流

  笔者在北京艺术品市场调研过程中感慨良多。北京798艺术区人满为患,旅游者、观光者摩肩接踵,这里艺术与商业紧密结合,年青人成群结队,有欣欣向荣的感觉;同样在北京高碑店传统艺术区,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北京宋庄介于两者之间,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交叉期间,年轻人并不是很多。笔者想表达的是:谁抓住了年轻人,谁就会抓住艺术品的消费市场。艺术品必须与消费者需求、消费者生活相关联。

  任何市场都不能忽视消费者,要重新定位艺术品市场消费者的主流价值观,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艺术品消费市场的主流就是“80后”“90后”,他们的价值观与前几代人有革命性的变化,很难评价他们价值观的是非,但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漠视应引起艺术品经营者的高度关注。尽管笔者的心情也很复杂,但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消费者确实是全新的一代人,他们对传统形式的艺术品没有太大的兴趣。也许有一天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会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但作为当代社会的主要消费者,他们确实对传统艺术形式漠视了,需要艺术品创作者、经营者审慎对待。

  (三)跨界融合寻求共赢模式

  新时期的艺术品经营不再局限于一个小场地了,经营者要注意社会资源的整合,寻求跨界融合的发展模式。传统的艺术品经营就是把画廊做好、把店铺打理好,经营好“小圈子”,这种经营方式在当下就显得太局限了。这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颠覆性冲击,走进实体店的人越来越少了,也许大家只意识到到百货商场购物的人少了,事实是所有的营业场所人流都少了,一方面是受互联网的影响;一方面是生活节奏的变快,致使人们很难有时间、有心情去浏览经营场所了。以目的地消费为模式的商业综合体正受到欢迎,大型百货商场都在复制这种模式,集餐饮、娱乐、购物、服务于一体,其主要原因就是消费者习惯改变了,多业融合、相互助力的消费模式正深刻影响当前的社会。有人说2017年趋势之一就是大家研究合作共赢,而不是研究竞争。

  艺术品经营也是如此,把经营方向放眼更广阔的空间,把艺术品产品与服务和相关的业态及机构合作,互相借力、互相提携,以目标人群为空间,广泛寻求目标人群相关的组织及机构,尝试大数据式的合作,扩展经营空间。比如画廊与酒店、会所合作;艺术品商店与娱乐场所合作;艺术品机构与银行VIP部门合作等,不能抱残守缺,局限于方寸之间。

  (四)品牌与特色服务尤为重要

  品牌路线是优秀企业的必由之路,特色经营是优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特色及品牌,艺术品经营企业就会淹没在红海之中,由于艺术品经营的特殊性,艺术品企业很难规模化发展,就如同客户走进一个古玩城,所有的店铺大同小异,千篇一律的经营方式,如何能够脱颖而出?北京菜市口百货就走了一条差异化路线,菜百无论所处位置、体量,还是商场知名度、商誉,在北京百货业里都处于下风,但专营黄金珠宝,成为黄金经营的第一品牌。

  艺术品企业无论大小,都要用心研究自身的优势及劣势,寻求特色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经营模式。国内实体书店在适应时代需求方面走在许多行业的前面,实体书店受到互联网的冲击最大,穷则思变,用心探索,就能够出奇制胜。艺术品经营企业可能受传统商业影响很深,经营者在拓展业务、销售推广方面创新不够,多年来很难看到独树一帜的经营方式,一些画廊除了品位不错之外,很难体会到市场推广的力量,这是整个行业的短板。

  (五)艺术体验与艺术教育必须重视

  艺术品经营者经常抱怨大众不懂欣赏艺术、对艺术品兴趣缺乏,这是事实。但这也是现阶段的现实市场环境,抱怨无用。因为艺术品市场本身就是兴趣市场,永远也不会出现大众踊跃争购的市场局面,与其抱怨,不如开始培育市场。

  中国整个社会缺失艺术教育这门功课已经是难以抱憾的事实了,无论是视觉艺术,还是表演艺术,都面临同样的市场环境。这种市场消费环境总要改变的,谁来改变呢?社会有责任,政府有责任,学校有责任,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艺术品经营机构就更应该承担这个责任。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能急功近利,只要坚持推广艺术,就会赢得市场,也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六)有温度的互联网才是价值所在

  今天已经不需要再强调互联网的作用了,互联网对整个社会革命性的改变已经毋庸置疑,但并非互联网是一切商业的救星。艺术品经营企业一定要用心应用互联网这个工具。互联网对目标客户凝聚、交流、交易、资金筹集、私人定制、经验分享、宣传推广都有很好的助力,但是要注意,客户需要的是有温情的互联网服务,不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包就能得到用户的认同。当前,各种电子平台、网站、APP、微商的开发运营正如火如荼,部分互联网艺术品经营者已经尝到了盲目经营的苦果,互联网不是万能的。

  互联网对于艺术品经营有明显的局限性,目前看可能更适合辅助作用,超过3000元以上的艺术品销售仍然是瓶颈,此外,原创艺术品不同于普通标准化商品,物流、退换、纠纷解决都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文不对具体的艺术品经营业态深入讨论,上述6个方面的问题是新时期艺术品经营的基本趋势,值得所有艺术品经营人士关注。此外,还有艺术品金融问题,笔者认为艺术品金融处于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短时间内尚不适合多数经营者试水。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新时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4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