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油漆技术和漆器
http://www.socang.com   2018-04-20 10:46   来源:公众号 雕漆马宁说漆

  漆之“春秋”

  春秋时期(公元前八到五世纪)已经重视漆树的栽培。《诗经·国风》中有“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唐风·山有枢》),“椅桐梓漆,爰伐琴瑟(《鄘风·定之方中》)等句。《尚书·周书·顾命篇》有“漆仍几”的话。春秋晚期精美的髹漆彩绘的几、案、俎、鼓瑟、戈柄、镇墓兽等,都有实物出土,为有关古代文献记载提供了实物资料。

战国漆器

  战国时期(公元前五到三世纪)已经设有官营的漆林,由专门官员掌管。《史记·老庄列传》中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尝为漆园吏。”战国时期的工匠还初步认识到漆膜对器物的防腐保护性能。《考工记》中说:“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从两周到战国这段时间里,用漆涂饰的车辆、兵器把柄、日用几案、盘、奁等以及乐器、棺掉等物都有大量出土。从出土实物分析,知道这时多用木胎、皮胎和夹纻胎(用麻布)等胎型。为了防腐,后来有些木建筑和金属器物表面也涂饰漆层,许多漆器上都绘有各种彩色花纹图案。照明代制漆器艺人黄成的说法,“盖取其坚牢干质,光彩于文也。”

  从技术上来判断,战国时期一些漆器显然是用干性油加各色颜料配成的油彩来绘饰各种纤细的花纹图案的。按油彩亮度比漆大,但是抗老化性不及漆。漆产量比油小,成本比油高。把干性油作为稀释剂填人漆中,既可改善性能,又可降低成本。把油和漆合用,正可取长补短,使物尽其用。就是近代也还是这样。我国古代还发现用蛋清和密陀僧(氧化铅)或土子(含二氧化锰)分别作为大漆和干性油高聚物薄膜的催干剂。

  战国漆器彩绘中包括红、黄、蓝、白、果五色和各种复色,所用颤料大概是朱砂、石黄、雄黄、雌黄、红土、白上等矿物性颜料和蓝靛等植物性染料。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油漆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4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