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伯年《华祝三多图》在西泠印社春季拍卖会上以1.67亿元成交
任伯年这一海派巨擘,从来就不缺乏“粉丝”
有人说,伯年画中的意境足以感染观者
也有人说,任伯少时读书不多是十足匠人画师
任伯年生活在一个民间艺人家庭
父亲是民间画像师
大伯二伯都是名声显赫的画家
特别是他父亲,觉得生存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家财万惯不如一技在手
所以一直悉心指导任伯年画画
任伯年也乐意学,表现出极好的绘画天赋
任伯年十岁时,父亲开始传授他写真技巧
作画的出发点不是附庸风雅,不是陶冶情操
而是谋生之术
伯年一生以画为生,从未想过出名或另谋出路
据传,他十来岁时一次家中来客
坐了片刻就告辞了,父亲回来问是谁
任伯年答不上姓名,便把来访者画出
父亲看后便知是谁了
任伯年 荷花鸳鸯
任伯年十五岁时,父亲在太平军战乱中去世
任伯年开始靠画独自谋生
1865年,任伯年偶遇任渭长本人
此时,任伯年就靠临摹他的笔墨画扇面为生
场面尴尬,但任渭长收其为徒
后来前往上海,没名气生活闲苦
为了开拓书画市场,他就开始学画双钩
人物画就学陈洪绶,思路快,构图巧
任伯年 花鸟蔬果册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扎根于民间艺术,雅俗共赏是其作品长处
任伯年有位好友刘德斋,擅长夕阳素描
任伯年也经常向他讨教
因此学会西方素描与速写
他还随身带一本折子
速写各阶层人物、飞禽走兽
有一次在农村看到两牛头斗角
身边无纸,就画在长衫上,后题一绝
“丹青来自万物中,指甲可以当笔用
若问此画如何成,看余袍上指刻痕。”
如此乐于尝试,又聪明敏感
很快成为无所不能、无不精妙的全能画家
不到十年时间就声名大噪
任伯年 花鸟蔬果册之一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任伯年成名之后,订单变得极多
加上有个精明严苛的太太
有时他停笔,一面剃头,一面吃饭
他太太就抱怨,嫌他荒废画业,损失了润笔
这期间,吴昌硕结识了任伯年
看到任的画技,佩服得五体投地,想拜师学艺
一天,吴昌硕画了幅荷花上门请教
任伯年提笔,替他渲染,正在大笔淋漓之际
任太太突然一把笤帚扫将出来,赶着吴昌硕叫
“走,走,走。我们的画画时间,被你耽搁了。”
任伯年 梅花仕女图
任伯年每天手不停挥
连吃饭、剃头、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也没时间理发
所以每次理发都隆重其事
煮一大锅开水,磨刀霍霍
理发过程很长,理发难度也大
因为长时间不理发,头发虬结缠绕
鉴于此,任伯年给理发师的报酬也不低
有一位常年受雇的理发师说,每次理发时
“有青色、黄色、红色和白色的颜料
从他的头发里面一簇一簇地落下来。”
大家猜测,任大画家习惯一边抓着头发,一边苦思
所以手指上的颜料滞留在头发里
有人跟理发师开玩笑
“你为任先生理了好几年发,挺赚的嘛
光是收集的颜料都够你开一家颜料铺了。”
听到的人都笑倒了
也正因任伯年高频度的画画
他的画技越发熟练,练就他出笔很快
几十个扇面,顷刻一挥而就的功力
任伯年 梅雀图
如果说任伯年是平民画家,真是在适合不过了
为了谋生而画画、而去不断尝试各种画法
甚至为了赚多一些,不停笔地画
他的名字被走南闯北的广东商人熟知
任伯年的名字也跟着在几个南方重镇渐红
但他仿佛并不抗拒,而是满怀热情
他的成就,也在这不知不觉间累积起来
当上海一跃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
也形成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最大的画派——海上画派,
而任伯年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也是‘海上画派’画家中润格最高的画家
他擅长人物、花鸟、山水,又兼诗、书、画、印
上承传统,旁采新知,锐意革新,独具个性
又将传统文人画向现代形态作了转变
19世纪末,中国画历经数变
向世俗和大众的方向演化
这时,任伯年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画坛的奇迹
至俗于生活,至雅于艺术
徐悲鸿称其为“仇十洲后中国画家的第一人”
任伯年 三羊开泰图
真正有所成就的人
往往不是一开始就抱着这样的宏图大志
而是抱着一颗乐意尝试的心
一步步走过来
任伯年(1840-1896),名颐。早年‘移民’上海,是个‘自由职业者’,故乡并无多少关于他的记载儿时随父学画,十四岁到上海,在扇庄当学徒,后以卖画为生。任伯年的作品题材丰富,具有很强的通俗性,从神话传说人物到村野世俗人物,无一不是市民阶层所耳熟能详、喜闻乐见的,是海派画家最杰出代表。历代民间都有无数出色的画匠、画家,但取得像任伯年那么高的成就和影响的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