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雕:中国的奢侈品 老外永远做不到
http://www.socang.com   2018-03-15 15:59   来源:艺术品鉴

  古诗有云:“工笔精刀摹美人,环姿燕色幻如真。晶莹髹漆千层罩,月里嫦娥羡几分。”

  这里的“髹漆”和“精刀”说的就是“燕京八绝”之一的雕漆艺术。

  但雕漆与其他三者不同,雕漆是在光滑柔软、易于变形的漆层上进行雕刻,极其考验创作者的功力,素有“出刀无悔”之说,尤其是人物刻画,没有数十年的功力很难下“笔”。

  漆雕是一种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花纹的技法。其工艺流程极其复杂。

  从制漆开始,经历制胎、打磨、做里退光等等,过程繁复,用时很长,因此大型漆雕也极其昂贵,在古代也一直是皇室贵胄的陈设品。

  漆雕,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

  尤其乾隆朝,由于国力强盛和乾隆帝的积极推动,清代漆器制作到达一个鼎盛时期。

  据文献可查的是明隆庆间著名漆工黄成所著《髹饰录》记载:

  “剔红,即雕红漆也。髹层之厚薄朱色之明暗,雕镂之精粗,亦有巧拙。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古拙可赏,复有陷地黄锦者。”

  这段论述形象地概括了唐代雕漆的基本特征。

  雕漆艺术的真正发展是在宋代。

  宋代以来,由于统治阶级提倡偃武修文,对于商品经济予以扶持。故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手工业技术的提高。

  入清以后,由于统治阶级的推崇及好大喜功的心理,直接影响了这一时期工艺美术作品的发展。康、雍、乾三朝是清代的鼎盛时期,而其中的乾隆又被称为盛世。

  作为中国传统民族艺术,漆雕艺术横跨千年,深受皇室贵族的推崇,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艺术内涵。

  2006年,漆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景泰蓝、玉雕、象牙雕刻并列成为“四大名旦”。

  雕漆是中国传统民族艺术,也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华之一,距今有1400余年的历史。

  雕漆横跨唐、宋、元、明、清5个朝代,在明清两朝还是皇家宫廷工艺器物,历来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艺术价值。

  简单来说,雕漆要经过设计、制胎、涂漆、描样、雕刻、磨光等十几道工序,用天然漆料在素胎(有木胎、铜胎、皮胎等)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漆胎上雕刻山水、花卉、人物等,根据髹漆的色彩分类,有“剔红”“剔黑”“剔彩”等类别。其中剔红是最主要的品种,大部分时候雕漆是指剔红。

  漆雕成品的制作过程非常漫长,没有任何机械快速生成的方法。“即便是直径只有20多厘米的小盒制作的时间也得半年以上,在胎上刷漆最起码要刷150道到200道。夏天六七月一天刷两遍,天一凉只能刷一道,光刷漆就需要两三个月,而且漆要自然干。”

  古朴庄重的皇家奢侈品中国是漆器大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的国家之一。

  1978年,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浙江省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三文化层中发现了一件朱漆碗,这是中国现知最早的漆器。

  漆器发展到唐代,因技术的进步,开始出现雕漆。“雕漆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的技法。”

  雕漆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齐名,也是“燕京八绝”之一。

  2008年,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一件明永乐剔红双凤莲花盏托以3314万元港币成交,刷新雕漆作品的拍卖纪录。

  满建民告诉记者,雕漆的贵重不仅在于其悠久的历史,还在于其考究的制作工艺。制作漆器所用的大漆是野由生漆树的汁液制成。在制作过程中,为调色和光泽,还得加入桐油、朱砂等珍贵的配料。

  漆器的制作工艺烦琐,一般分为选料、塑胎、涂漆、彩绘、打磨拋光、烘干等步骤,稍有疏忽就会前功尽弃。

  满建民说:“光涂漆这道工艺,每上1毫米的漆就需要连续涂刷16天。”

  据悉,雕漆着漆逐层涂积,涂一层,晾干后再涂一层,一日涂两层。涂层少则几十层,多则三五百层,部分雕漆精品光涂漆就需要1~2年时间,名副其实的“慢工细活”。因为成本高昂,雕漆在旧时主要为宫廷皇室用品。

  雕漆的主要工序为雕,主要原料为漆,故名为雕漆。雕刻的技法有平雕、深浮雕、浅浮雕、镂雕等,由于漆层厚,所以雕刻的图案生动、饱满,极为精细。雕漆的漆色也很多,有朱红、黄、黑、绿、紫等色,传统雕漆以朱红为主,色泽纯正鲜亮、风格华丽。

  雕漆工艺制品种类繁多、题材丰富,其设计创作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具有庄重典雅的艺术性。

  雕漆对于现代社会人们审美素养的提升和美化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研究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漆雕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