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览成假期标配 排队看展背后是跟风还是真爱?
http://www.socang.com   2018-03-06 14:10   来源:科技日报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各种展览备受关注,“观展宝典”“全球春节看展指南”在微信刷屏,连朋友圈晒的也是各种观展照片,回老家的、外地游的、留守的、出国的,似乎都在看展。其实,这一现象并非春节独有。最近几年,看展成了国民新时尚。去博物馆、美术馆看展览,也正在成为许多人假期活动的“标配”。

  与此同时,看展排队也成为一种“常态”,某个展览排长队的“火爆”场面屡见报道。“故宫跑”这一形容“井喷式”热情的专用名词也应运而生。回顾过去的一年,观众跑的又何止故宫。不论展览的内容是中国还是西方,只要是精品或“网红”,观众就会像潮水一样涌来涌去。

  毫无疑问,排队看展是个好现象。它反映了国人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审美诉求的提升,表明走出了物质匮乏时代的中国社会,正在涌现一股改变精神文化匮乏的动力。这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最重要的条件之一。而且,好多人看展带着下一代,文化生活浸润对于少年人格养成的熏陶,更是润物无声、泽被深远。这就无怪乎有的媒体发文说,排长队看展是民族崛起的象征。

  不过,为过节看展叫好的同时,也不应把它无限拔高。文化热情是民族崛起的必要条件却非充分条件。更何况,排队看展本身也可作些细致分析。乌泱乌泱的人群大体上是橄榄型结构:处于两端的,一是对展品充满“真爱”的人,一是纯粹跟风或看热闹的,这两部分人都不是很多;对前者而言,看展是一种文化刚需,对后者而言,看展是满足无聊心态的“刚需”。

  处于中间的大多数,则是“打卡”看展者。有的人打的是“旅游”之卡,到北京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在打卡的名单上,烤鸭、炒肝也在同一份卡单上。有的人打的是“网红”之卡,互联网传播的力量在制造脏脏包等食品网红的同时,也在制造文化网红,诉诸视觉感官的各类展览天然地就是“美图”,有变成网红得天独厚的条件。还有的人打的是其他的“卡”。不论哪一种,本质上都是“认同”之卡。文化或艺术在某种意义上都是阶层或人群认同的手段,看展很多时候就是为了达成一种认同,你看过这个展,我也看过这个展,我们就有了共同话题;某名人、某专家、某领导在为这个展点赞,我也为这个展点赞,我与名人就建立了某种联系。这些都会给人带来心理满足感。必须指出的是,这并非“好面子”“虚荣心”那么简单。事实上,它本就是文化、艺术的社会功用之一。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心理感受,它让生活更有意义和趣味;社会需要这样的心理机制,它增进了个体间的组织度和凝聚力。

  正因为这样,看展应获得更深刻的意义,简言之,不但要“打卡”而且要“走心”。如果说,“打卡”表示了观众对艺术展览的态度,那么,“走心”要求的是欣赏艺术的能力。态度的获得或许可以依样学样,能力提升却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可以实现。它既需要欣赏主体也就是观众自己提高素养,做足功课,更需要欣赏条件的改善也是展览举办方的努力。博物馆、艺术馆或展览举办方在抢抓、推动甚或制造过节看展这股文化“商机”的同时,还应提升策展理念和能力,改进展陈条件,让展览方式和观展手段更加友好。比如,为排在队伍中焦急等待的观众准备一些宣传、讲解,或者组织一些互动活动,让排队本身也成为看展的一部分。又如,给展览搭配一些艺术欣赏讲座,等等。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众多人口的文化热情正在全国各地多点“井喷”的国度,有关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还应加强对展览活动的顶层规划、统筹安排,让观展的人潮流动地更加错落有序,使喷薄的文化热情变成真实的文化力量。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展览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