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介】
彭国昌、1955年生于河北晋州市,1980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院;先后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师等;从80年代出版连环画《西游记》《中国通史》《百年历史画册》等,并荣获中共中央“五个一”工程奖。2003年中国美协主办中国画提名展获金奖;2007年第三届中国画作品展中,作品荣获“最高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美协艺委会副秘书长;河北美术出版社编辑;河北国画院副院长;河北工艺美术学院特聘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画院特聘导师。
艺术年鉴
1955年生于河北省晋州;
1980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
1984年绘制大型连环画《中国通史——隋朝的建立和统一》,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
1984年绘制连环画《百年历史画册——英国历史》,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5年绘制连环画《中国近代百年史——重庆谈判》,河北少儿出版社出版;
1998年山水画《太行牧歌》入选中日美术交流展,评为中日友好美术交流协会会员;
1999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高级研修班;
1999年山水画《太行苍茫气萧萧》获共青团书画展优秀奖;
2000年作品入选“民族魂国土情”中国作品展,获优秀奖
2001年“西部情”中国画作品展中,作品《古塬》获二等奖;
2001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作品《秋山梦绕》获优秀奖;
2002年几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60周年中国画展中,作品获优秀奖;
2003年进修于北京画院王明明高级研修班;
2003年中国美协中国画提名展中,作品获金奖;
2004年菜乡情中国画作品展中,作品获全国优秀奖;
2004年中国山水画《云山听涛》获优秀奖;
2007年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导师首届精英班。
2007年第三届中国画作品展中,作品荣获“最高奖”;
2010年随“丝绸之路”和平之旅世界著名华人美术家环球之旅抵达乌兹别克斯坦,被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并被乌兹别克斯坦艺术科学院授予金质奖章;
2012年被聘为人民大学画院专职画家(教授);
2013年12月28号,水墨气韵——彭国昌山水画作品全国巡回展青州站开幕。
水墨之韵
——记著名画家彭国昌
文/霖涵
江南园林美不胜收,墙砖磐石,树木流桥,坚筑其外,柔合于中,于方寸中可包含万千世界。造园之学与画相通,都体现着中国文人特有的哲学思想。作为中国当代的著名画家彭国昌先生,自然也内涵此道,能心斋坐忘,天人合一,陶我性情,怡我精神,于是气随之至,韵忽而生,生动之处隐约含美,无尽之处承载大道。
彭国昌先生曾说“弱冠之年,人必不知我,我亦不知我,是年三十而立,世人知我者或有二三,我亦不知我所往,只为碌碌而稍有所思,平日随意涂抹,以填我心之不平,是年四十不惑,本应不惑,于我则大惑,执意参透山水之大化,宇宙之无穷,世人或忧虑之,或欣喜之,我亦为我忧虑欣喜。时至如今,上下求索之路未断,惶惶忧虑之心未止,但或庆幸,我于山水稍有所得,于是以画记录寻索之路及胸中未尽之道。”
的确,彭国昌先生的作品,看似简单,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但已承载太虚之体,这以实载道的至高之境,要凭借那孜孜以求,上下求索的不懈努力。行万里路方可知山川之壮丽秀美,读万卷书方可体难言之道,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象,以水墨酣畅表几重山岭,苦心经营,零落惨淡,而天地无止之境尽显,上则可以抵天之际,旷而远之,不表已在心中,下则可以至渊之极,空而飘渺,灵动之韵生动其中。
惨败古刹,以遒劲笔力断续写来,赋以玄青之色,赭石之黄,真残败乎?陋室不可阻我心志,华屋无可促我近道,在余残败,在吾无求,心斋坐忘,澄净凡俗之气,萧索之愁,以山川残寺遣我心忧。古人寥落,行走山中,笔稍有停顿然畅快而下,乐在其中而忘笔之将行何处。所乐者何?与古人相对而坐,并道而行,言游鱼之乐,谈曳尾之龟,坐于古刹,看几重青山,人间仙境难寻,山水之道已至,忘言而观,悠然自得。
古人言山水画当使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彭国昌先生也强调这种以画卧游山水的境界。对于当代的我们,总是有这样的矛盾,每日之繁琐近在身边,山林之乐可望而不可及,如能观山水一幅,则身在室内,心已远之。但并不是所画之境都可以达到卧游的效果。
对于创作者来说,须臾不可得,终日勤勉或有机会,目有所识,心有所动,思有所悟,情有所至,或可成难成之境。欣赏彭国昌先生的画作,有清风拂来,有涓水流动,树木叶落,风吹而响,举目远望,似见蓬莱,或有丝竹之音,想曲水流觞之趣,或临渊望鱼,水映人影,鱼游影中,大梦不愿醒,春秋任尔去,果有此境也。
对于传统的继承也是彭国昌先生强调的内容之一,当代的艺术家应秉承传统而不断寻找新的开拓,如固步自封,则必将死潭中,如脱离传统,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也不可发展。传统与当代是一对矛盾,作为一名艺术家,首先要勇于挑战这一矛盾,然后凭借自己的努力,调和这矛盾。当然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生存于世,矛盾何止此一?
彭国昌先生乐于接受这些矛盾,认为矛盾是人生存所必备的喜乐和愁苦,聪明的艺术家选择在自己喜欢的艺术中释放人生的种种矛盾,和谐与不和谐着自己的情感,偏激的艺术家即使在自己的艺术中依然无法找到释放人生矛盾的方法,最终不得了结自己的性命。彭国昌先生本身性格的一对矛盾便是豪放与内敛。画迹是心迹,画品即人品,不管古代学者对绘画有着怎样的评说,当一副美妙的画作呈现在你面前时,你才知道,一切言语都是多余的,画家用心,你亦需用心,方可共鸣。
观彭国昌先生的画,首先能体会到一种整体的思想,中国艺术都有一种整体思想。从黑白的墨色幻影中你可以感受到北方雄伟的全景式山水或江南古刹的静谧或小桥流水的闲适。豪迈的笔触,不加修饰的皴擦,将整幅画作古朴自然的表现了出来,适当布置黑白关系,言有尽而意无穷,不失浪漫的色彩和人山两相望的诗人情节,彭国昌先生的整体思想中透露着这种不拘小节的豪放,一种天人合一,心物关照的浪漫和无限意境,同样也包含着一种传统的内敛精神,那种浓厚的文人气息,以及那古朴稚拙,在游刃有余的技艺和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发挥到了极致,这是具有内美的艺术家才能够做到的。
对于中国传统的继承在其画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但其画中亦包含着当代性,在传习古人笔墨之时,加入了必不可少的当代元素,水墨之中可见一种肆无忌惮的张力与朦胧又具体的概括性,不拘泥于细微皴擦的内部肌理描绘而以旋动的笔触,稍有夸张而多变的线条表现一种当代人敢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对写实的重视,注重真山水的摹写,但更注重对真山水的超越,“赋予自然一种灵性”这种灵性恐怕已不同于古人所说灵性,而融入了更多当代艺术家特有的情怀。
观整体而不忘部分,我们在整体的关照中看到了彭国昌先生内敛与豪放并存的矛盾个性,并从中体会到作者在试图平衡矛盾时而达到的美不胜收的艺术效果,那么在彭国昌先生的绘画中,部分是否也包含着这种内敛与豪放呢?细细的体会不难发现,在他的画中,部分同样让人心动不已。
作为中国画最重要的基本,笔墨一向是文人墨客重视的核心,成也此,败也此,这笔墨中的玄机让彭国昌先生不舍置笔,观其笔墨,善用中锋勾勒轮廓,笔意遒劲有力,喜用湿笔,干湿互补,少用皴法,而以大笔触的豪放墨色表现山水之巍峨,多用湿笔擦之,浓墨点染,秀润中见苍劲,使画面远望之,有泉流出纸,凉风习习之感,尽显豪迈不羁的风范。
山川中水迹天边留白处理,密中一疏,画尽意远,表现作者深藏于心的内敛情怀和个人高尚品质,树木一片或郁郁葱葱或枯寂淡泊,春日妖艳,夏日青翠,秋日如妆,冬日惨淡,笔意几点,人物全现,自在而静寂,平添一份潇洒飘逸,几物相加,气韵,动静,虚实,情景,自有天人合一,道自尔出的无限意境。豪放与内敛相结合的笔墨布局,淋漓尽致,灵动清润。
“松月生凉风,风泉满清听”,在现代喧闹的都市中,你能否感受到彭国昌画作中那一份安逸于幽静呢?寂静的山林,雨中的古刹,江南的倒影,是否能让你暂时忘却都市中的喧闹,自在的感受着自然万物带给你的一份窃喜。彭国昌以一种包容而幽静的心独自创作着,时间一切即在心中又在心外,带给观者交错的美与时光的感受。请您细品,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