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青睐拍卖 感受拍卖场的流转与快意
http://www.socang.com   2017-11-30 19:42   来源:新华网

  在英国,拍卖是件离人很近的事。大到地产、游艇,小到文件、书籍,不想要了,都可以送拍。大大小小的拍卖公司承接不同等级的拍品,提供各种服务。拍卖会成为物品流转、变现极其方便的场合,验收、估价、拍卖,流程早已专业化、职业化。提前公布信息、公开叫价、规则透明、公平角力,这是拍卖受英国人青睐的原因。

  第一次走进拍卖会现场是在伦敦的一家小拍卖公司。每周二,在这家公司一百多平米的空间里,都会举行一场拍卖。这里平时是库房,堆放着送拍的瓶瓶罐罐、家具沙发、古玩字画。展前一天则成了预览室,提前从公司网站上看到拍品图片的公众会提前来看看感兴趣的拍品实物。拍卖当天,这里立上一个拍卖台,摆上几排椅子,又成了拍卖大厅。

  这一天的拍卖下午2时开始。1时多,就陆续有买家赶来。只要填一张个人信息登记表,就可以领到一个号牌,无需押金。买家分两类,一类是专业的交易商,奔波于各个拍卖会场,低买高卖,捡漏淘宝。他们之间相互认识,来了就霸占了拍场前几排的椅子,大声开着玩笑,插科打诨。另一类则是普通市民,且多为有闲钱、有时间的退休老人,他们来拍场更多是为了打发寂寞,热热闹闹度过一个下午。有的老人坐在椅子上打起瞌睡,有的则和每周在这里见一面的老相识聊着天。

  先到的人三三两两坐在拍场后排的椅子里,静静等待开拍,更多人是在开拍后陆续到来。他们根据拍品编号,算好了心仪拍品大概的拍卖时间,掐着点儿赶来。

  这场拍卖会送拍的有十几幅油画、版画,几套桌椅板凳,几张沙发、地毯,还有专业交易商喜欢的英国银器。画就挂在拍卖场四壁,沙发桌椅就安放在拍卖场内,供人闲坐。有时,拍卖师开始描述拍品时,你才会发现脚下的波斯地毯就是下一件拍品。有时候拍着拍着,就有工作人员来取下你身边的油画,搬出去交割。

  拍卖师语调抑扬顿挫,偶尔遇到争拍时,就会故意提高调门儿,激昂亢奋,推波助澜。虽然拍品往往是几十英镑、几百英镑,拍卖师每次落槌前那劲头都像是几百万、几千万的大买卖。

  每件拍品都在公司网站上同步拍卖。一件拍品,有时候是场内、网上、电话委托三方竞价。拍卖团队相互协作,及时更新最高竞价,忙而不乱,极少有出错的时候。

  因为每件拍品都有手续费,场内买家有时拿着计算器,边算边拍。场内十分自由,坐累了,随时可以站起来到后面去看看拍品,与人闲聊。一般每次上拍的拍品在几百件,在拍卖师的控制下,每件拍品40秒到一分钟之内总能成交。拍卖师和场下的职业买家有的相识,拍卖过程中也会开开玩笑,但落槌那一霎,总是让人感到神圣严肃。有时一件拍品流拍,拍卖师会自我解嘲似地说一句:“留给其他日子吧。”

  拍卖公司的一个中国籍实习生告诉我,现在常有中国人来英国的拍卖会捡漏,特别是一些洋人不熟悉的中国玉器,往往能捡漏。她还说,中国人购买力强,有时候会成箱地拍走红酒、油画。许多英国的拍卖公司也正是因此,开始招收她这样的中国店员接待中国买家。

  那场拍卖,我看中了一封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斯的签名信。现场有不少人争拍,我在50镑时举牌喊了一次价,之后便没有再跟。最终,那封信以200镑的价格成交。我无心在拍场上体验那种竞价、厮杀的快感,倒是钟情那过手之乐。毕竟,那封信曾经在短暂的一瞬属于过我。(桂涛) (新华社专特稿)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英国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41378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