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玉:勿做评论界的混子
http://www.socang.com   2017-11-15 15:56   来源:新浪收藏

  最近参加了几次艺评家的专门活动,却每次都感觉味道怪怪的,不太像是真正评论家聚会的那种氛围和状态,倒像是误入了一般形式的社交场合,从中你很难找到评论家身上所理应具有的那股人文气质和精神风貌。研讨会上也少有开诚布公、直抒己见的学术碰撞与专业批评的影子,倒多了些官话、套话、空话等。会后就更不用说了,基本是侃侃大山、吹吹牛皮、拍拍合影、加加微信之类的镜头。

  按理讲,评论家们聚会不应该过多出现这样俗气、无趣的场景。尽管评论家也是人,也需要人际交往,但应该分清场合、注意方式、把握分寸,毕竟评论家不同于一般的人,不同于一般的文艺家,职业和身份已经决定了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能做的事情应该怎么做等等,这些都是有讲究的。假若连最基本的自觉意识都没有,连最起码的自律精神都不具备,还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别人,又怎能获得外界对你的认可和尊重呢?

  尤其是一些张口闭口就自诩为评论家、批评家的人,实际上却是个完完全全的“江湖形象”,彻彻底底的评论界的混子和油子。说起话来油腔滑调、闪烁其词、唯唯诺诺,做起事来优柔寡断、拖泥带水、婆婆妈妈,没有点评论家的样子,更不见真正的评论意识与批评精神。一个原本应该有胆气、有性格、有主见、有态度的评论家,非要追求所谓的妥当,总发表一些无关痛痒的泛论,抑或四平八稳的空论,把自己弄得像初进贾府的林黛玉,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惟恐出现半点差池。

  更有甚者,则是满嘴的吹捧、满纸的赞歌,不惜违背文艺良心,降低人品尊严与文品格调,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俨然一副吹鼓手的作派、软骨头的形象,却依然大言不惭,称自己为评论的行家里手。当今评论界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人,毫不客气地讲,这类人不仅损害了评论家的整体形象,还拉低了评论所应有的姿态和风度。

  没错,评论是有姿态和风度的,是评论家基于良知、责任和学理,对评论对象做出准确的判断与评价,这其中既有肯定的一面,也有批评的一面,甚至是严厉的批评。但毫无疑问,庸俗媚骨之人肯定做不了批评,圆滑世故之人肯定做不了批评,胆小怯懦之人也肯定做不了批评。而真正有水准、有价值、有分量的批评,一定属于高尚、正直、果敢且深刻之人。

  当然,对于评论,尤其是批评,不排除绵里藏针的方式,但问题是究竟有没有“针”,以及“针”的强度、硬度到底有多大,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和效果,特别在当今鱼龙混杂、普遍浮躁的心态下,又有多少人能在意到你的“针”。而作为评论家,倘使声音引不起别人的注意,观点得不到有效传播,产生不了一定的辐射和影响,那么评论又有什么意义,在学界和业界的话语权又如何体现?

  说到话语权,就不得不提到如何建构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作为评论家首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品格修养、文艺理论修养,以及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毫不夸张地讲,现实中有太多评论家看似道貌岸然、一本正经,实则表里不一。一方面体现在生活上,公开言行与私下言行的“不一”,说一套做一套,难以服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学术上,理论阐释与现实情境的“不一”,以致于“口号式评论”“标签式评论”“概念式评论”“隔空式评论”等屡见不鲜。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讲理论要联系实际,但很多评论家要么只投身理论研究,从未进行过相关文艺实践,仅跟着自己的认知走,想当然地理解,想当然地评论,特别是一些文字功底还不错,但没有任何文艺创作经历的评论家,倚仗自己差强人意的文笔,什么门类都敢评,什么门类都能评,却总评不到点子上去,或云里雾里,让人不知所云;或隔靴搔痒,难以切中要害。须知,好文笔对评论来讲固然重要,但却不是万能的,在自己不熟悉的学科、领域,千万别乱评,虽然各文艺门类之间存在一定的相通性,但毕竟隔行如隔山,要做出深入、到位、精彩的评论,并非易事,稍不注意,就会暴露出自己的肤浅,甚至无知。

  还有一类评论家,讲起大道理口若悬河、头头是道,一旦面对实际问题便束手无策。满足于自己的一知半解,喜欢生搬硬套,或者在一些名词、概念上兜圈子,做表面文章,却拿不出能够证明自己观点的实际案例,解决不了现实创作中存在的真正问题,这样的评论也便无异于纸上谈兵。

  再回到话语权的建构上来。笔者认为,作为评论家,还应注重评论观点的对外传播,要充分利用媒介来有效传递自己的声音。曾见过很多标榜自己为“著名”评论家的人,不过是一种自命不凡的认为,实际上出了他所在的那个小圈子,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他,也很少看到过他的文章,这怎么能叫“著名”呢?总以为写几篇不痛不痒的套路化的、伪学术性的评论发表在报刊上,或加入到某个与评论相关的社团组织,就算万事大吉,便以此为由头,以评论家身份自居,开始从事所谓的“圈子评论”“红包评论”“坐台评论”等,不思进取,只思进钱,俨然把评论当成了“发财致富”的方式和手段,而彻底忘记了一个评论家的真正职责与担当。试问,这样的评论家不是混子、油子,又是什么呢?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即有些年轻的评论家,虽然有学历,有眼光,有胆识,但也容易走评论格式化、程式化的路子,抑或容易偏激,发表一些不负责任、故作惊人的言语,以达到出名或吸引眼球的目的,且稍微取得点成绩就开始轻浮自傲。其实评论最忌讳的就是复制、套路,就是浮夸、不扎实、耐不住性子。一定要清楚,做学问、搞研究,需要的是敬业,是定力,是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躁动、轻狂。而有些年长的评论家,则喜欢倚老卖老、固步自封,总爱拿陈旧的、落伍了的认知,抑或多年前发表过的观点说事,却恰恰忽略了评论应该“与时俱进”,尤其在知识系统的代谢更新,以及评论的持续性和时效性上,都应及时跟进。因为如今的时代发展太快,文艺的新问题、新现象、新形式、新挑战等层见叠出,这就不得不要求评论家们也务必要具有新信息、新视野、新思维和新理念,否则便会跟不上节奏,导致评论工作的滞后问题。而没有持续性的评论,只会如昙花一现,没有时效性的评论,又犹如明日黄花,都算不上合格的评论,也都不是一个真正评论家所理应具有的状态和样子。(注:本文作者王进玉,知名青年学者、艺术评论家)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评论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41378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