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件艺术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http://www.socang.com   2017-11-02 11:27   来源:新民周刊


曾梵志的《弗洛伊德》(2011)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展览上

  文/姚谦  

  原标题:买一件艺术品的原因

  因为对于艺术的喜爱这个动机而聚在一起,然而生存却常常破坏了最初的动机。

  最近在脸书流传着一段视频,转自英国电视台拍摄的影片,关于当代艺术市场,里面用深入浅出的说段子方式,讲了一回现今当代艺术市场里运作与交易的另一面,把平时不容易看明白的事,说得逻辑分明又快狠准。这是一个让我看得笑声连连的有趣视频,真亏了编导可以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说清楚了当代艺术市场的营销方法,和这些事件背后的人群众生,果然顺利散播引起许多回响,特别是把艺术市场新闻当作茶余饭后的圈外人。大部分人看完都反映——果然市场有诈,或者充满着惊讶地询问:这是真的吗?

  先不论真假,看事件本身。这十多年来网络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方式,流连于网络的人,渐渐不再只是为了实时得到信息,更多是为了存在感而参与,无论在上面发表看法或者转着别处搜集来的信息,因此也造就了如何制造网络平台热流的各种招术。这个艺术市场黑幕视频,简短有趣并且充满着猎奇内容,自然满足了人的发声G点和平台流量的需求。然而,数字平台最大的特色就是简短、快速的散播,在这顺应着群众的好奇度而强化的简短编辑里,许多细节都因此被忽略;就算是一件真实的事,经过这样的编辑与散播,很容易人云亦云地下了不真实的结论。我看完后哈哈大笑之余,还是要先表示佩服影片的编导,他聪明并且精通使用网络平台的语言节奏,然而,这影片说的却不是真实的全部。

  艺术市场绝对跟其他产业的市场一样,有它的历史背景,也会因应时代而演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然而这样的段子影片却让人误解为在艺术圈中有太多另有目的之人。影片中所说的事都是事实,但也只是局部,我看到的是更多在艺术市场中努力的人。我反而想要对位思考的是以收藏为名的人。

  前不久看了BBC的一个关于art dealer的纪录片the extraordinary collector,介绍了一位销售家具、设计品和少部分当代艺术的伦敦商人Gordon Watson的日常,他是如何服务严肃收藏家以及新富们,并如何面对他所欣赏的艺术家们;影片中我看到这位努力奋斗的商人,他的聪明、他的狡猾,他在面对镜头努力隐藏的焦虑与艰辛。我一直与画廊、拍卖行保持着交往,在这人来人往的行业里,我看到更多的是,这些从业人员最初都是缘于对艺术的爱好,就如同这位伦敦dealer。但当艺术成为生意,艺术品已不再只是生活中愉快、美好的来源,他必须面对那些有钱的收藏家。每个收藏者都有自己的喜好,他设想如何才能达成他的交易,而这个过程里似乎成功率并不高。

  其实更多时候,特别是在当代艺术的市场里,我看到许多藏家在购买艺术品之前,更多时候,对于投资的换算是超过这些在艺术市场中工作的人。现在以收藏为名的人群中,越来越多人懂得在博览会VIP之夜前抢先去搜寻可能热门的商品,也懂得与有影响力的国际画廊谋皮,如何相处交涉,如何越过dealer直接与将会被国际画廊计划捧红的货源艺术家们进行交往、抢得先机。我想,当客户如此的投入精神,肯定也会给画廊、拍卖行压力吧,毕竟他们是客人;尤其在运作一次展览或艺术家长年计划里,如何化敌为友成前锋盟友,应跟着自己的脚步,那才是制胜之道。从全面的角度来看艺术市场,艺术家和收藏者的价值观与品德,与市场工作者是一样要去检验的。

  我还是愿意相信在艺术圈里,无论是艺术家、收藏者和艺术市场从业者,都是因为对于艺术的喜爱这个动机而聚在一起,然而生存却常常破坏了最初的动机。当网络平台以八卦爆料讨论着艺术市场时,我也要质问自己,收一件艺术品时,最主要考虑的是对作品的喜爱?还是对于这件作品创作人投资上的看好?还是如押宝期货般选择有营运能力的画廊、拍卖行的眼光去买作品?哪一个才是我最重要的考虑呢?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