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曼生:紫砂界的不朽传奇
http://www.socang.com   2017-10-26 11:50   来源:紫砂之家

 

 

半瓢壶,现藏上海博物馆,把梢印“彭年”,底印“阿曼陀室” 壶身铭:“曼公督造茗壶第四千六百十四,为泉清玩。”

  只要对紫砂壶有点了解的,应该都听说过“曼生”和他的“曼生十八式”。其实曼生是号,本命为陈鸿寿,其涉猎广泛,被视为一位艺术通才。陈曼生工古文诗词,善书法,以隶书、行书闻名,精于篆刻,为“西泠八家”之一。其生平雅好摩崖碑版,又工诗文,善花卉,擅长书法,尤精隶书,结字简古奇崛,用笔恣肆爽健,独具面貌。 

  何为“西泠八家”,是清代以杭州为中心的篆刻流派,其治印宗汉法常参以隶意,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对篆刻史的影响极为深远,直接开启了近代篆刻。

  嘉庆年间,陈曼生任溧阳县宰。任职期间,他雅好紫砂,买壶藏壶,进而参与制作。他自绘紫砂壶图样,请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并邵二泉等制壶,且在壶上刻铭,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曼壶”“曼生壶”。在其《壶菊图》一页的题记中,陈曼生就自述其“爱壶并亦有制壶之癖”。《墨林今话·卷十》“桑连理馆主客图”载:又令宜兴人制茗具,创式制铭,名曰曼壶,盛行于世。 

  所以,陈曼生不会制壶,曼生壶是指由曼生撰铭奏刀的壶。

  陈曼生在宜兴附近的溧阳县做知县,关于曼生壶传奇的故事就此展开。 

  一个寒窗苦熬的文人,终于坐了一把县太爷的交椅,照例应该好好享受一番。但曼生的目光,仍然在文峰墨海间遨游。 

  有一天,他办公的厅堂西侧,突然发现一枝连理桑,家人与幕客均以为此乃大吉之兆。于是便讨了一个彩头,将斋名改为“桑连理馆”。 

  如果是一般的抚弄风雅,那倒也罢了。而陈曼生骨子里偏偏是那种不玩痛快决不罢休的文人。嘈杂的官场他没有兴趣,见惯了沧海桑田,心就趋向沉静。

  离此不到百里的宜兴窑场,才是他心中的牵挂。一见到那温雅古朴的紫砂壶,他就怦然心动、爱不释手。 

  陈曼生笃信佛教,酷爱紫砂壶,于斋中设一巨大藏室,平日赏壶,玩壶乃至日后设计壶式均在此,室中悬一巨幅南无阿弥陀佛之墨宝。 

  一日好友邵二泉赏壶之余一时兴起,曰:曼兄爱佛也爱壶,何不以“阿曼陀室”为此室之名,取曼公与佛语阿弥陀佛结合之意。 

  曼生及众人皆言大妙,“阿曼陀室”便由此而诞生,从此陈曼生就成为了阿曼陀室的主人。

  而“阿曼陀室”也就成了陈曼生留与后人的标志性的文化标识。

直腹壶,现藏香港茶具文物馆,把梢印“彭年”,底印“阿曼陀室” 壶铭制“茗壶第一千三百七十九,频迦。”

  陈曼生与杨彭年等制壶名家发挥各自优势,珠联璧合,将茶壶与诗歌、书法、绘画、印章相结合,使茶具的艺术价值得到重大提升,被称为“当世杰作”。 

  2017年7月16日,在西泠印社春拍“中国历代紫砂器物暨茶文化”专场中,估价650万~800万元的清中期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香蘅款紫泥粉彩泥百衲壶在多轮竞价后,最终以1449万元成交。这一成交价也创了曼生壶作品拍卖纪录。 

  此次香蘅款紫泥粉彩泥百衲壶再次刷新拍卖纪录,那么这样一把杨彭年制、陈曼生刻的香蘅款紫泥粉彩泥百衲壶,其魅力究竟何在? 

  透过藏家龚心钊之眼,我们近距离欣赏了这把杨彭年制、陈曼生刻的香蘅款紫泥粉彩泥百衲壶。

  存放此壶的瘿木盒外有龚心钊题签“曼生百衲壶”,内衬亦有多方藏印与一纸题记:“杨彭年,阳羡人,合家皆善冶匋,陈曼生作铭,使为制茗壶而名益重。其女香蘅所作尤为密致,然所传不多,得者尤珍逾拱璧。此裋褐壶,式雅色异,曼生自镌铭,可宝。丁丑正月怀希。”

  该壶形制小巧,壶把下钤“彭年”小章;壶底钤“香蘅”长印,香蘅即陈曼生之子小曼宝善;壶身镌刻 :勿轻裋褐,其中有物,倾之活活,曼生铭。壶铭“勿轻裋褐”的“褐”指麻料编织的粗布。壶名“百衲”与铭文“裋褐”均与壶身的斑斓色泥相应和。此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简洁质朴。壶身大小如拳,手感极佳,入手温润可人。

  从文化思想角度来说,明代后期,思想冲击、百家争鸣,王阳明的心学尤其受到文人士大夫的推崇,紫砂壶自然古朴、素淡清雅的品质恰与文人心境契合。明代的茶道具也在这股文人之风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向艺术品转化,更具有文化底蕴。 

  延至清代,茶具仍以紫砂壶最受欢迎,紫砂大家更是声名鹊起。紫砂壶一度成为皇家御用茶器之首,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紫砂壶艺发展到极致。

  在明朝,进入皇宫的宜兴紫砂都是紫砂内胎,外胎雕漆或挂釉。清代更是将上釉、包漆、包银、镶玉、画珐琅彩、嵌螺钿加工等工艺运用于紫砂,壶体被装饰得金碧辉煌。其繁缛和华丽的彩绘已掩盖了紫砂的材质,破坏了紫砂壶的本来面目。

  此时,应运而生的曼生壶,跳出乾隆后期流行的繁缛,过度追求技巧、追求精致的工艺,同时去除民间紫砂粗俗的做法,还原了紫砂朴素雅致、自然天趣的本质,一股文人之风扑面而来。陈曼生以其学识和对生活的体验,一改昔日紫砂创作烦琐、守旧,题材狭窄的局面,在造型上通过合理运用几何元素,使其紫砂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于简洁明快中让曼生壶面目一新。

  几年前,在紫砂壶市场如日中天之时,拍卖市场“厚今薄古”,老紫砂壶价格、成交率反不如现当代紫砂壶大师的作品,价格差距甚至近10倍。2013年,在北京保利“中国高端工艺品—紫砂壶”专场中,陈曼生、杨彭年合作的延年壶成交价为287.5万元;2012年在中国嘉德“翦淞阁—文房宝玩”专场以368万元成交的杨彭年制、陈曼生为江听香铭石铫壶,创了当时曼生壶的拍卖成交纪录。 

  虽近两年,曼生壶价值有所回升,但无论从曼生壶的人文历史价值,还是从其存世数量来看,曼生紫砂壶的价格早该过亿。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陈曼生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4137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