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艺术品洛阳纸贵的假象有损道义
http://www.socang.com   2017-08-07 14:55   来源:凤凰艺术

  绘画,不管是线描还是着色,本是从写实(写形)开始,而以写意(传神)结束。即其终极目的是为了表现对象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格——此话常说,却也常新。 

  自古以降,江河湖泊、森林田野、花鸟鱼虫、古贤今人……,千百年来,同一画面反复表现,无可穷尽,而唯有艺术家之性灵、修养,才足以使其作品之气度、情操、个性相异于他人。 

  今日艺术界多俗流,谈笔墨开口必古人,闭口亦古人,谈画理必言“气韵生动”……当然,谈古不等于复古,不仅不能逃避,而且还要主动去谈,踏踏实实去谈;不要表面高谈阔论,内心却虚成一团。传统是一座大山,它既是阻碍,亦是源泉,必须以科学乃至敬畏的态度去认识、去借鉴,只有对传统识得“庐山真面目”后谈传统,才能更好地做到古为今用。遗憾的是,为学者对传统“不求甚解”,断章取义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是不用功学习的结果,也是急功近利的结果。 

  换一种方式说,传统不是不可超越的,前人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如果一代比一代差,那人类文化就会最后趋于消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超越传统必须要立足传统,对传统理解越透彻,感悟越深刻,超越的可能性就越大,除非你是天才。那些企图给自己的作品命名为“新XX”,或公然标示自己为某一技法之首创者之急于成名的心理,应该谨慎为之,三思后行。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艺术之域是“黑暗”的,因为只有在黑暗中艺术家才能不断地进行探索。 

  摹古鉴古和游览写生一样,都是从艺者必要之修养途径,不可一日无功。摹古鉴古是为了“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稳看得更远,游览写生是为了更好地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和发现目标。前者(技法经验)是创新的基础,后者(千变万化)是创造的关键。王国维曾言,艺术有两种境界:一为“有我”之境,一为“无我”之境。前者是以“我”化物,物在“我”心;后者是以物化“我”,“我”在物中。对应来说,学习古人可收获表现“有我”之技法,参悟自然可抒写“无我”之境界。学习古人,不仅是为了撷取其精华,更是为自我革新铺路,只有做到古为今用,立身当下,才能使艺术获得新的面貌,焕发无穷的生命。 

  古人常言,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闻道可以静心养气,以致启发性灵,行路识见可以浸染眼界,以致开阔胸襟,这些应该是艺术家们毕生修炼之课程;如果能做到这点,尚且不说是否能成为大家巨匠,但能在芸芸众生之中找到立足之地是完全可能的。这已是从事艺术之常识,是求艺者成功之必由之路。今天,艺术家们是否也做到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点是非常值得怀疑的。而那些善于借助高科技手段的艺术家,更是足不出户,终生囿于相片、画册、网络之粉本,描头画角,如此求其形似,实也易得,不过也就是取自然活象之皮毛,离艺术之本质远矣。 

  摹古是为了更好地识古、鉴古,写生是为了更好地识物、识己。前者是“死”的,后者是“活”的。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者是“死”的,用活了就是“智”,自在是“活”的,用透了就是“明”。但凡大家巨匠之作品,无非求个“活”字,活就是合乎自然。没有对对象的参悟所形成的独特审美心胸,如何能表达出艺术家强烈的情绪和真实的感受?作品又如何能“活”?那些徒知临摹纸本者纵然能孤芳自赏,但永远也无法感受与大自然“应目会心”、“心与物游”的愉悦,进而创作出激动人心的作品来的。 

  写生,首先是在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对话和交流,进而培养创作之旨趣,在此基础上才能谈笔墨之新奇,气度之独到。可见,没有审美之卓见,高旷之心胸,要想从临摹古人中提炼出独到的、富有情趣的笔墨来,是非常困难或者说几乎不可能的。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为艺者,真诚真实为根本,平和平淡为态度。紧盯着名利不放,始终是匠人之所为,难以见大气象。 

  当下艺术圈江湖习气弥漫,多金之士亦纷纷把目光投向艺术品市场。曾几何时,超乎想象的天价书画前槌刚落,后槌又起,各路英雄好汉纷纷大展身手,不甘示弱。是价值认同还是盲目追捧?是诚信交易还是变相洗钱?抑或艺术机构与艺术家之间暗箱操作?甚或艺术家自导自演“名利场”?这档子事与艺术有多大干系,只有天知地知你知,而老百姓始终被蒙在鼓里。富豪“艺商”越来越多——真正识“士”者能有几人——不管他们怎样挥金如土,购入多少艺术品,自以为高雅,其实还是摆脱不了一身俗气,被那些江湖术士玩得团团转还自以为捡到了宝。对此,中国当代艺术的诸多成果就是个案。 

  如果以艺术作为谋生之手段,糊口养家,也不必过多苛责,但要是利用身份以及一切外在手段,给艺术作品炒作、喊价,钻营生意,制造艺术品洛阳纸贵之假象,蒙人欺己,则实是有损艺术之道义。 

  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问题一朝不解决,这个问题就永远作为问题存在着。而事实正是如此。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为了给自己的声名镀金,不惜极尽厚黑关系之能事,大费周折办画展、出画册以及参加作品拍卖会,似乎如此便能使作品本身之艺术价值增加。毫无疑问,如今的诸多展览已经沦落为艺术家应酬交际、相互吹捧的媒介。君不见某某书画展,有多少社会名流出席,有多少明星大腕助阵,开幕酒会更是办得有声有色,与会者美言附和,盲目吹捧。而除了“自己人”,慕名而来之观者寥寥无几,识者更是三缄其口。最后是隆重开场,萧条收局,不过劳民伤财罢了。 

  艺术是需要用一生精神来滋养的。今天,从艺者何止千万,但当中有多少是出于热爱,又有多少是为了就业,抑或养家糊口的无奈,或许更多是想从艺术这块散发着声名利禄信息的大蛋糕中分一杯羹罢。如果只把艺术作为满足个人某种欲望之手段,本身出发点就有问题。这样的态度如何能学好艺术,更别奢谈把艺术发扬光大了。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41353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