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回流有新动向 明清官窑瓷器令人瞩目
http://www.socang.com   2017-06-08 11:36   来源:北京商报


 


 


 

  近年来,国内文物部门从实际出发,探寻解决制约文物合法收藏、流通瓶颈问题的方法,积极稳妥地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民间收藏文物的保护和服务,推动了文物收藏的健康繁荣发展。在近期日本回流的中国文物中,以清宫“乐善堂”玉印、(传)释迦牟尼佛舍利、唐寅大幅书法作品、明清官窑瓷器等令人瞩目。

  清代宫殿建筑中的“乐善堂”共有两处。一处在紫禁城内的西北部,为重华宫的前殿——崇敬殿,因殿内悬挂乾隆皇帝(以下称“弘历”)御书“乐善堂”匾而得名。

  另一处在圆明园40景之一的“桃花坞”(弘历登基后改称“武陵春色”)。雍正四年(1726年),当时还是皇子的弘历曾以乐善堂为题作记,文曰:“凡人之性未尝不善,仁义礼智全备于我,所谓得天地之正气而为人也。然有智愚贤不肖之分者,气拘之、私诱之,遂日以蔽锢而昏昧,有能复其性者鲜矣。人能自强不息,以复性为功,己有善念,扩而充之,人有善事,喜而从之,则本性呈露而有馨香之德矣。是故明德之馨胜于黍稷芝兰,鲍鱼与之具化,未有乐善而不能修德者也。予有书屋数间,清爽幽静,山水之趣,琴鹤之玩,时呈于前;菜圃数畦,桃花满林堪以寓目。颜之曰乐善堂者,盖取大舜乐于取于人以为善之意也。夫孝悌仁义乃所谓善也,人能孝以养亲,悌以敬长,仁以恤下,义以事上,乐而行之,时时无怠,则能因物付物,以事处事,而完所性之本体矣。是故大舜圣人也,犹存虚受之心,闻一善言若决江河。汉明帝尝问东平王:“在国何最乐?”王曰:“为善最乐。”予虽不敏,然赖先父之明训,师友之切磋,于大舜之善与人同,虽有志而未逮,而东平王之“为善最乐”,则不敢不勉焉。是为记。”

  弘历虽在桃花坞居住时间不长,其间能以“乐善堂”为题,“秉皇父之明训,及师友切磋之道”,一展“孝以养亲,弟以敬长,仁以恤下,义以事上”之怀,并以“东平乐善”为勉。这是弘历青少年时期对于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些体悟。

  弘历大婚后赐居于大内乾清宫西部“乾西五所”中的西二所,雍正帝特赐其书室名为“长春书屋”,西二所的前殿改称“乐善堂”,并由此诞生了第二篇《乐善堂记》。称:“昔《乐善堂集》中,有所谓《乐善堂记》者,盖用此堂之名,以圆明园赐居桃花坞之堂而记,亦记彼处。彼处之胜,与宫中此堂无涉也。然彼时之“乐善”,只数典汉东平王以为亟。今斯堂则为重华宫之前殿,不可以桃花坞堂之记概之。因思东平王之乐善,原数典与大舜,所谓取乐于人以为善也。兹适为重华宫之前殿,则今之乐善,只宜景仰大舜之为,而不必更囿于东平之迹矣。夫大舜之取诸耕稼陶渔之善,世远固不可征,而询岳咨牧,载在《虞书》者,彰彰可考。无非舍己从人,与人为善。而地平天成,庶绩咸熙,胥于是乎基之,是乃千古帝王之法则,而非藩服屏输者所可相提并论,其事体大而责任重也,昔之效东平为甚易,今之企大舜为綦难。是不可无记,以朝夕体之心而措诸政也。然而其志在是,其惭亦在是矣。”这一内容,充分表达了清代皇室子弟教育中,对于中国传统优秀经典文化的感悟与领会,弘历将“孝、悌、仁、义”等经典传统进行了“温故知新”的表达,可以说是当时满清贵族皇室子弟汉化教育的模范经典事例,对于今天的传统文化教育亦有参考价值。

  此次从日本回流的“乐善堂”印,是青玉质地,印文为加长椭圆形制,竖排篆书“乐善堂”三字。印文字体规整,形制精湛,有别于皇家正式印玺,也不同于宫廷大部分书画章与收藏印。印纽为九条螭龙,盘旋于云中,首尾互见,前后各伏一条螭龙于印文上下,螭龙全身三弯九曲,气势如腾云驾雾,形态则若翔似舞,玉印通体线条流畅。玉印主体部分刻有落款“乾隆壬寅年仲秋御笔”的乾隆仿汉赋诗一首以及“石渠宝笈”等阴刻印文三方,均仿御笔及原印字体刻治。

  据资料提供者介绍,此印在日本有学者考证其可能出自圆明园,上世纪初起在日本出现,一战期间为一华侨世家所藏。其家族成员与部分旅日华侨华人,以此印文为堂号,共同建立当地华人华侨群体的慈善公益组织。在二战结束后,部分该组织成员发起募集活动,捐物捐款,将战争期间被日军强掳之中国劳工(苦力)解救出来,并护送回国,前后约2万余人。践行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与人同善”的精神。

  据了解,以颜氏、郑氏、陈氏、林氏等姓氏宗族世家为首的旅日台湾人,家族人数较多,其家族成员在一战前开始即广泛游走,从事商旅,经营活动分布于北迄西伯利亚,南到南洋群岛,东达檀香山,西至印度洋,且以从事金融服务、国际贸易、中西医药等方面事业为主。在这一广大区域里,海参崴、乌兰巴托、哈尔滨、乌鲁木齐、沈阳、大连、天津、仁川、青岛、烟台(芝罘)、武汉、重庆、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汕头、基隆、高雄、台北、台南、淡水、香港、澳门、广州、海口、河内、西贡、婆罗洲,直到仰光、金边、万象、孟买,乃至西北亚欧重镇圣彼得堡等,均有他们的金融服贸与人脉关系,与晋商、浙商、闽商、粤商、潮商接力合作,在帮助国人大规模进出上述区域、促进中外经济贸易繁荣的同时,也搜集收藏了一些各国的宝贵文物,尤其是流失海外的中国珍贵文物。他们在搜集整理之后,很多就运送保存在日本和我国台湾省。

  二战结束后,日本曾经陷入短暂的经济困难期。很多在战争期间流落到日本民间的中国及亚洲各国珍贵文物,曾经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进入文玩市场及黑市流通。当时一些有实力有鉴赏能力的华人华侨,进行了抢救性的购藏,奠定了不少东亚华人世家的文物家藏。

  近年来,随着祖国的国力崛起与经济腾飞,国内民间收藏的迅速成长,对于中国珍贵文物以及世界各国优秀文物的需求呈井喷式上升,这部分“东亚遗珍”开始逐渐露出夺目的光彩。其中:历代宫廷文物收藏、亚洲佛教瑰宝、中国历代书画是最早受到重视的。

  最近几年,世界各大拍卖场上备受瞩目的中国皇家文物等屡创天价,但业内人士称尚未有顶级珍品大量面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随着整体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逐步落实,可以预见,将会有数量更为巨大的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珍贵文物和优秀艺术品进入世界交易市场,被中国国民收藏,而全世界文物艺术品金融化的发展趋势,更会将此热潮推向高峰。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文物回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41326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