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gzhou.Me 现场
Hangzhou.Me首期活动从4月28日到现在已接近尾声,但是这次活动带来的文化热点和文化传播效应还在继续。Hangzhou.Me是一个长期项目,立足传统文化,追寻传统技艺,传播工匠精神,项目得到了杭州市下城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将每年推出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讲述独特的城市故事。Hangzhou.Me要将建筑成为生活的游乐场,让城市成为文化的传播地,让每一个街角与长廊,都成为创意的启蒙地。
参与此次的活动的匠人当中,手工制琴人顾弋舟在现场为大家展示的手工制琴的过程,让人印象深刻,大家真真切切感受了一次手工工艺的魅力。顾弋舟,杭州人。从小喜爱音乐,因为觉得弹吉他很帅,所以就选择了这门乐器。为了拥有一把自己满意的吉他,顾弋舟找了很多琴行可惜都没有选中,于是他就决定亲手做一把独一无二完全属于自己的琴……。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吉他情缘”。
顾弋舟
顾弋舟,自幼学习吉他,5年前接触到手工吉他,便一头埋到了里面。师承顶级制琴大师,并苦心研究与练习技术。由于国内缺少吉他制作方面的资料,顾老师翻译了数本外文资料进行学习。手工吉他由于材料稀缺、工艺复杂等原因,往往产量很小,顾老师一年只制作10把琴,到现在为止,他已经独立制作了超过30把吉他和40把尤克里里,同时,顾老师也利用业余时间带学生亲自制作吉他,目前已经有60余名学生,其中更有不远万里从新加坡、韩国、俄罗斯跑来的学生。使用顾老师手工琴的用户分布于中国大陆、港澳台、韩国、美国等地区。顾老师主要制作传统吉他,音色特点极为丰富,受到广大专业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等的好评。
记者:顾老师请您先给我们讲讲吉他的小知识吧!
顾弋舟:吉他又叫结他或六弦琴,是一种弹拨类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形状与提琴相似。吉他主要分为:古典吉他、民谣吉他、夏威夷吉他、电吉他等几种。古典吉他与小提琴、钢琴并列为世界著名三大乐器。
吉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三千年前古埃及的耐法尔,古巴比伦和古波斯的各种古弹拨乐器。关于吉他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但一般认为是十五世纪时的琉特琴与比维拉琴演变来的。当时吉他弦数量很不统一,直到十八世纪,在西班牙才出现六弦的吉他,这种吉他体积宽大,音量较高,从而使吉他的音乐表现力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十九世纪西班牙的制琴师与演奏者经过不断的探索,对吉他的外形和内部给予较大的改进,奠定了近代吉他的雏形。19世纪50年代,西班牙吉他制作家托烈斯在阿尔卡斯的帮助下确定了吉他弦长的尺寸与外形特征及用料,现代吉他真正地诞生了。
记者:做吉他的主要材料是什么,这些材料在选择上有什么讲究吗?
顾弋舟:吉他是一种主要由木头做成的弹奏乐器,它对木材的选择非常严格,吉他所用的木料和我们平时用桌椅家具的木料不一样。用来制作乐器的木料一般都有一定要求,比如树种、树龄,甚至是生长环境。即使是同一颗树木,对它的木材位置和切割方式都有特殊的选择。制作吉他的木材可以划分为面板、背侧板、指板、琴颈这几大部分。当吉他出现之后,人们就在不断地寻找适合做吉他的最佳木料。目前用来制作吉他的主要有云杉木、雪松木、沙比利、巴西玫瑰木等十几种,因为木材为自然生长,受到阳光水分气温的不可控因素影响,色泽与木纹理等会有一定的差别,较为随机,各不相同。表现出来的音色等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根据制作的需要进行选择。
记者:这些木料好像国外产出的比较多,在国内制作吉他,这些木料容易找到么?
顾弋舟:我们中国也有很多自己的传统乐器,比如古琴、古筝、箫、笛等,大部分都是就地取材,西方的乐器也是这样,所以受地域因素的影响,在中国做吉他是件比较难的事情。一方面是中国没有适合做吉他的木材,另一方面是进口原料目前也受到了限制,很多做吉他的材料都被列入了濒危物种,除非有证书,一般都不能进出口这些材料。而有资质、有证书进口过来的木料,大部分又都是速生林的木材,看上去还可以,但是做吉他就不行了。
记者:制作手工吉他的难度在哪里?
顾弋舟:作为弹拨乐器的吉他,它是有一个很复杂的物理结构和声场结构,物理结构由各种组件相互连接而成,工艺复杂。声场就够更复杂,看不到摸不着,全凭经验来处理。做吉他的木材本身有一定的应力,就像我们用的家具,有些处理不好,过几年就会变形比较严重,因为吉他用料很薄,差不多只有两三毫米,要保证这种厚度的木材不变形,要求就更加严格。再加上吉他本身没有很具体的量化标准,在尺寸、形状等方面都没有一个严格的规范,它只有型号的限制,比如一种叫D型琴,每个人做的D型琴都不一样,每个厂做出来的D型琴也都不一样,只要整体形状大概属于这个范围,都可以叫D型琴。这种琴是制琴的师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审美来把握制作而成的,每个地方可能只动了一点点,但是做出来的成品就有区别了。所以世界上没有两把完全一样的吉他,就算同一个人按照同样的标准制作,也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
外形和尺寸还是次要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把一把吉他的声场设计好,这个声场又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你所选用的木材的厚度、密度等因素,即是同一块木板不同的位置,它的密度也是不一样的,如何来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就要全凭自己的经验了。
另一个方面就是还要根据不同的木材设计不同的力学结构,要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木材的变形。还要考虑琴弦的拉力、环境变化的影响,这把吉他在什么地方用,是不是会经常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使用,这些都要考虑。吉他制作难度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如何对抗琴弦张力的问题。吉他上有六根弦,这六根弦要在这两三毫米的面板上带来600公斤的拉力,要保证吉他不变形、面板不坏,还要保证琴码不脱落,是非常考验做工的。
最后就是声音的调试。声音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东西,全凭个人感受。不同的人对声音的感受不一样,不同的乐曲对声音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只有将吉他调试到各个方面都处于最佳状态,吉他的手感、音色、音准与共振才会表现出这把吉他设计的音色特点,不打折扣的将每一把样式不同的吉他特点真实地表现出来。
记者:手工制作的吉他与工厂生产的有什么区别?
顾弋舟:做琴如同做菜,从原材料选择,到炒菜的厨师,再到品尝的人三者是个相互选择的过程,三方面完美结合才能称之为一道成功的菜。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工厂琴更多的可能会考虑利润的问题,当然不排除有些工厂也讲究品质,但是在讲品质的同时也一定会考虑利润的问题。所以工厂琴在成本上面就会有所控制,材料的把关上就会相对差一些,不会像我们这样不计成本的精挑细选。再加上为了追求生产效率,不会每块材料都去分析它的品质、密度、软硬等问题。
再从制作方法上来讲,他们很多工艺采用机器批量制作,这种工艺讲究的是统一,讲究品质的稳定,这就会让他们侧重于产品的中庸品质,这种品质的琴对于工厂来说就相对“保险”,容易量化生产。这样的琴平均水平还是比较好的,但是缺少了特色。当然某些著名的厂商也会制作比较出色的产品,这种比较出色的产品无论是从原材料的选择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他们做琴的时间很长久,有很丰富的制作经验和历史积淀在里面。这不是一般工厂能够轻易达到的水平。当然这种琴的价格也是不菲的。
手工琴的各项指标就相对严格,可能我买回来10把吉他的材料,最后只能做出两把吉他。而且制作的时间也可以根据实际环境进行调整,做琴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为什么好的做琴师傅春天接单,夏天备料,秋天制作,冬天上漆的原因。
记者:你为什么会选择手工吉他这个行业?
顾弋舟:我从小时候就学习乐器,很小就开始弹吉他,买来买去就是买不到自己喜欢的吉他,不是样子不喜欢,就是声音不满意。后来就想,看它的样子挺简单的嘛,就决定自己做吉他。开始的时候,什么材料都用,怎么做都达不到效果,后来发现材料用的不对,所以前面的几把琴肯定都是报废的。当时也没有经验,总以为做把琴一步一步完成就行了,殊不知做琴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的,做前一步的时候是必须考虑后面的很多环节的。后来就找好的材料,不断地学习做吉他的知识,不断地积累制作经验,经过这四年多时间的实践和摸索,自己慢慢地在这个领域有了一点领悟。开始的时候觉得做琴是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制作的速度特别快,后来经验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严格,做吉他的速度反而慢了下来。
同样的材料和工具,一个初学者和一个水平很高的制琴师,做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水平好的人,可以把琴的总体效果发挥到80分甚至90分,而水平差的人做出来的琴可能都不一定能用来弹奏。不懂的时候,让我花两万块钱买把吉他我是不舍得的,看看别的地方两百、三百的也有,花这么多钱没什么意义。这就好像一个不会品酒的人,给他一瓶拉菲,他也觉得和超市里100块一瓶的红酒没有什么分别。只有对一个事物熟悉到一定程度,玩到一定境界,你才知道这个东西好坏差别在哪里。
记者:您的琴有什么特点?现在一共制作了多少吉他?
顾弋舟:我认为吉他这种乐器既然是用来演奏的,那声音一定是最重要的。就像买一部相机,我们首先看中的是他的拍照效果,吉他也是一样,买一把吉他我们要先看看他的声音效果。所以我在做琴的时候,第一步我会先分析它的声音,声音达到效果了我才去设计外观,设计它的造型。有很多的工厂琴,都有自己标志性的特点,这有很多办法去实现,比如说外观,一看这个样子就知道是哪家工厂制作的。还有就是声音,知名品牌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声音风格,让熟悉这个行业的人可以通过演奏效果进行分别。所以,作为制作数量这么少的手工琴,那就更需要有自己的特色,无论是从声音上还是外形上,都要有不同于其他品牌的辨识度。
我的琴呢,粗看起来,都长的差不多,外形都一样,但是从细节上看每一把琴又各具特色。到目前为止我一共只做了46把琴,每一把琴都有详细的数据记录,包括制作时间、制作材料、外形风格、稳定程度、内部结构、工艺流程,甚至包括板材厚度、风干年限、空气湿度等各个方面。
有些人可能会给他的客户很多开放的条件,客户可以提自己的要求,但是我做的吉他不会这么开放。一个人的心思、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把过多的经历花在那些花里胡哨造型、声音上,不如专注一点,做好自己最擅长的。你去迎合他们的需求,不如专心做好你的手艺,让他们来迎合你的风格。这个本来就是讲究个性的一个行业,你不理解我的特色也许你就不会选择我的吉他。
记者:国内手工制作吉他的人多吗?
顾弋舟:目前,国内的手工琴处于一个起步阶段,我初步统计了一下,现在从事这个行业,能够独立制作完成一件作品的人大概有2、30人,并不是特别多。从一窍不懂,到有所了解,再到摸到一点门路,需要一个过程,没有哪件事情可以让你刚学会就马上做的很完美。现阶段,国内制作手工吉他的匠人,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人还只是停留在能完成一把手工吉他的阶段,到底做出来的吉他好不好,也很难判断,完成一件好的手工作品,需要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当然,现阶段国内手工吉他的制作领域也处在一个快速进步的阶段,因为目前信息开放度比较大,查询方式也更加方便,很多制做吉他的方法,数据,技巧,甚至经验都已经慢慢公布出来。相比几年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工艺进步也比加大。我刚开始做吉他的时候,什么资料都没有,什么信息也查不到,甚至想买的材料都买不到。再往前2、30年,那些人自己学习制作吉他就更加困难,最开始可能连吉他的构造都不知道,全靠自己慢慢摸索。
记者:对于初识吉他的人来说,如何挑选一把适合自己的吉他?
顾弋舟:选择和购买吉他的时候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那么专业的音色要求,所以找一把能够练习的吉他相对还是比较容易的。挑选时主要考虑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价格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价格越高吉他的高品质相对越好,选择一把符合自己心里价位的吉他是比较关键的。
其次是确定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比如是喜欢古典还是喜欢民谣,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吉他的品种。
其他比如吉他的大小、造型、音色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购买时,主要检查吉他的制作材料和外表有没有破损、划痕,检查吉他的琴头、琴颈、弦等地方有没有瑕疵。当然,这些主要是针对那些初识吉他的人来给出的一点建议。
记者:在手工技艺的学习和推广领域,您今后还有其他的规划吗?
顾弋舟:手工吉他这个领域的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之后我还有一个打算,就是想做表,机械表,因为我很喜欢研究它们。机械表里面很多齿轮都是手工一个个锉出来的,这个难度比制作手工吉他更大,由于手工制表门槛比较高,学习资料相对缺乏,现在时间和条件还不成熟,但是我也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完成这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