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法进入人们的视线,主要是通过展厅来展开的,这与古代书斋把玩,已不可同日而语。古代书法能成为传世经典,必然要经过大浪淘沙,而筛选出来的墨宝或碑刻,代代流传,一直到了今天。但是,当代书法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又由谁来主宰,这可能还不单是书法家的问题。古时候,还没产生书法家的概念,书法更多作为一种实用功能的存在,包括印章的出现,其重视文化含量,统摄人格的品藻,书写技术还居于其次。毋庸讳言,后人在评判其优劣时,也往往带有私见好恶去看待,这在当时是不足见怪的。
十多年前,全国各省市书法活动,异彩纷呈,热潮由此迭起,一浪高过一浪。很多展览题目常常冠以××书法精品展,展览作品的遴选,通过书协领导,组织专家来评审、获奖与入展,都被认定为精品来展出。当时有一些聪明者,抓住了书法进入展厅的态势与迎合评委的心理,着实在作品视觉效果上,动了一番脑筋。涉及具体书写,也多表现一种流行样式,注重风格大于传统功力。有人不禁要问,风格不重要吗?风格对于艺术而言,其实是极为重要的,但有个前提,就是创作要体现作者的传统功底,展示书家的学养和真性情。渐渐地书法展览选拔出来的精品,多是没有缺点的平庸之作。这种符合大多数评委的标准,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评选,其作品优劣的客观性,已经不言自明。所以有人断言,就是起书圣于地下,也未必真能参展,更遑论获奖呢。
至于“书法工程”这样名目的出现,实在有些荒唐,就像例行会议一样,不许偏离主旋律,只允许说些不疼不痒、正确的废话,如此这般的作品,还有什么看头儿呢?回视历史上的任何一件经典作品,能够成为书家所顶礼膜拜的书法经典,谁能说不是精品呢?但哪一件是通过评委选拔出来的呢?书法的精品意识,到底该是作者的文化程度起至关重要的注定性作用,应该毫无异议。
甚至,有些经典在当时不被理解,包括后来成为书圣的王羲之的书法,在当时就有“家鸡野鹜”的微词。后世理论家也有非议右军书,“有妙郎才,而无丈夫气”。这在一定历史背景下,所产生的争论,都对书法审美品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时至今日,书法精品意识越来越强,但往往忽略了书法本应承载的文化价值。书法在传统延续过程中,不排除是精英文化的附丽和载体。如果抽空其文化含量,仅仅表现出一种形式和技术,书法还谈什么精品呢?表面看起来的精品,细审之下,实为哗众取宠的劣作,即便个别评委的作品,也有失水准。那么,诸多由展览出现的劣作,由谁来咎责呢?或许只能说,于今展厅也会渐渐流俗,所以劣作也有它的用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