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价已如脱缰野马,而近期北京再放“大招”,出台“认房认贷”的调控“紧箍咒”,不知道能否抑制一段上涨的势头。有人说,中国的房价已经严重背离市场规律、经济规律,这无边的“价格”会走向何方,没人能够说得清。
房价的成因有内外因素,同样,艺术品的价格成因也有内外因素决定。那么如何为艺术品估值,艺术品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艺术品“估值”存在两个方面:包括艺术品自身属性如美学价值等在内的相对理论的价值(value)衡量,以及现实的市场价格(price)预估。但正如我们一再强调的,价值与价格二者之间往往不是正相关的,就拿商周时代的青铜器而言,无论在美学价值、历史人文价值、还是工艺的精湛程度方面,都令后世望其项背,但其市场价格却大大低于明清瓷器的价格;同时,市场上也不乏当代书画作品的短期价格远远超出其自身艺术价值的情况。
对艺术品进行估值的难点首先在于艺术品是非标准化商品,除雕塑、版画、摄影等艺术品有限定版数以外,其他种类的艺术品每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特性各异,即便是同一位艺术家同等档次的作品,价格也只能作为类比和参考。另一方面,单件艺术品的换手率和市场流动性也是影响估值的重要因素。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中,投资性目的较强,短线交易比重大,换手率过高,更加刺激了艺术品市场价格的节节提升。这些艺术品估值过程中存在的障碍造成了现今估值方法简陋的现状,实际交易中于估价之上暴涨数倍的情况也频有发生,并且估价通常以询问价为基础,多以价格区间的形式,而非确切的单价而存在。
如果艺术品估值困难重重,那么现实市场交易中如何实现合理定价呢?在一级市场的主力军画廊,成交通常依靠买卖双方议价的方式;而通过拍卖渠道即二级市场成交时,除极少数情况下使用荷兰式拍卖即减价拍卖成交以外,大部分是通过最为常见的增价拍卖的形式成交的,即叫价最高的竞买者获得艺术品。相较而言,同一件艺术品拍卖的成交底价一般会是其画廊售价七成左右的价格,但算上成交价格10-15%的交易费率,底价与画廊售价基本持平。另外,在欧美等艺术品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长期存在艺术品估价师这一职业。估价师一般隶属于专业的艺术品鉴定估价行业协会并需遵守行业规范;买卖双方可以委托估价师出具独立的评估意见,必要时,法院或其他司法机构也会指定估价师对艺术品进行鉴定和估价,其出具的报告具有司法效力。
为能更科学地对艺术品进行定价,学者们开始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艺术品市场开展研究,通过衡量市场规模和追踪走势变化实现直观的艺术指数化。从1985年苏富比拍卖公司首次发布“苏富比艺术市场综合指数”到现如今的三十余年里,艺术指数已经从艺术市场的摘要性综合指标发展成为投资与资产配置的重要参照指标,国际上普遍适用的艺术指数和估值系统主要有(1)Mei Moses Art Index、(2)Art Market Research、(3)ArtPrice Indicator、以及(3)Artnet。
第一,Mei Moses Art Index即梅摩艺术品指数,由时任纽约大学史登商学院的梅建平教授与Michael Moses教授共同创立,通过追踪每一件艺术品历年来的多次拍卖成交记录,比较直观地反映出一件艺术品的流传脉络和价格走势。
梅摩指数的资料收录范围包括1810年至今的28000多对交易记录数据,类别涵盖了印象派和现代派、古典画派、美国画派、英国画派、拉丁画派、当代艺术、海外中国传统艺术、以及中国当代油画等八大类指数。梅摩艺术品指数其特别之处在于只使用重复出售作品的数据,从而反映价值的实际增幅而非总体平均,因此被认为是最接近真实价格的指数。摩根士丹利已将梅摩指数确定为世界十大生产指数之一,此外,摩根大通、美林、UBS、花旗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都在引用这个指数作为艺术品投资参考。
第二,位于伦敦的Art Market Research也在使用几大拍卖行数据的基础上,着重比较各品项投资报酬率,目前已建立了超过10万个指数,用户包括佳士得、苏富比、英国税务局、及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等艺术与金融机构。
第三,诞生于法国的艺术品价格网Artprice则以网罗全球拍卖市场记录而著称,提供涉及超过405000名艺术家的2500多万个艺术品拍卖价格和指数(ArtPrice Indicator),并根据某件艺术品历次拍卖成交价、艺术品本身的特点以及艺术品的价格指数,通过该艺术品类型特有的算法计算而得出的该件艺术品的不同时期的价格的折现值。第四,国际著名艺术品网站Artnet也致力于建立大型艺术品交易数据库,即Artnet Price Database,以提升艺术品市场的价格透明度,该数据库已被包括各大拍卖行、艺术商、博物馆及保险公司之内的社会各界广泛应用。
虽然以上四大艺术指数和估值系统大有不同,但是,这些指数的参考数据主要是依靠在国际大型拍卖行公开成交的历史数据,这也正是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在进行艺术品估值时的主要参照数据和衡量基础;而画廊和私下交易因为价格无法透明,一般不被纳入艺术品估值的数据来源。
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西方已认可的估值方法产生了新的问题:相对于诚信度较高、成交数据较为可靠、且可追踪时期较长的西方市场而言,当今中国拍卖市场上,拍假、假拍等乱象时有发生,数据可靠性相对较小,且可追踪时期较短,这对无论是指数发布者还是包括金融机构以及个体藏家、投资人在内的市场各参与方都提出了挑战。
笔者认为,对于艺术品投资而言,投资的目的决定了投资者参考不同的艺术品估值分析方法和估值结果。收藏者购买艺术品时往往取决于价格是否“合适”,即是否与心理价位和财力相符,投资者则更多考虑该艺术品在一定时间内的投资回报,能否具有良好的市场流动性及价值重现的有效性;而无论是藏家还是投资者都要重点考量的问题则是投资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运用估值预留出足够的投资安全边际和入场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