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事件能否成为国宝帮的转折点
http://www.socang.com   2016-08-12 12:26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王歌

北师大新闻发布会现场

  前不久,香港商人邱季端向母校北师大捐赠6000件瓷器,并称捐赠品涵盖了中国各个朝代和窑口的精品。然而消息一出,便引来古董界和文物圈一边倒的质疑声。在这之前,类似事件也曾发生在浙江师范大学。“国宝帮”以及“国宝帮”捐赠事件时有发生。然而近期这两起“国宝”文物堂而皇之进入高等学府,尤其是北师大接受捐赠事件将争议之声再次推到风口浪尖上。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北师大接受捐赠事件能引起如此高的关注,或将成为逆转“国宝帮”的关键点,虽然不能彻底消灭国宝帮,但至少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呼吁相关法规、政策的完善,以维护艺术市场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

邱季端

  (“国宝帮”?指的是一帮误入歧途的收藏者,抱着手里的赝品却执意说成是国宝,于是业内便给了一个具有讥讽意味的称呼:“国宝帮”!)  

  北师大受捐:十多天的演变

  7月13日,一条新闻在古董收藏圈炸开了锅——北京师范大学校友、移民香港的商人邱季端向母校北师大捐赠了6000件瓷器。这批捐赠品被称为是涵盖了“两汉魏晋到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和窑口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精品”的古陶瓷,是邱季端先生十年的藏品。由此,北师大宣布“建立北师大邱季端中国古陶瓷博物馆及北师大中国古陶瓷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院”,同时启动《中国古陶瓷大典》编写工作。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北师大校长当众宣布:“清华有清华简,北师大有京师瓷”,让这些未经正式鉴定的瓷器一跃成为“京师瓷”!新闻不胫而走,再经各大媒体迅速传播,引起文物界、古董圈以及陶瓷研究等领域强烈反响,甚至见诸外媒对此事件的报道。业内的质疑之一无疑指向所谓6000件古陶瓷的真伪存疑;加之去年已经有浙师大在先,今天再现北师大高调受捐,舆论惊呼:怎么都是同样的配方?事件为什么偏偏发生在师大?

  从北师大召开新闻发布会至今,半月有余的时间热议仍然在持续,此事件引来一致质疑声史无前例。业内各大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各种评论不绝于耳,有犀利词,也有调侃声:“北师大,你的内裤掉了”,望野博物馆阎先生致北师大一封反讽信,直接将北师大受捐行为比喻成了娼妓。据说在邱季端还未正式实施捐赠前,网上已经将他和他的捐赠品扒了一遍。有人立刻搜出了与其捐赠品类似的“淘宝同款”。并且此前有人表示“鉴定专家”邱小君曾为这些藏品把过关,而事出之后邱小君个人的声明书却表示根本没见过这些瓷器!紧接着,不少收藏协会、收藏爱好者便联名上书教育部、北师大,试图叫停成立博物馆并且要求对这6000件瓷器进行科学鉴定。以至于不太“爱讲话”的文博机构人员也坐不住了,中国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上海博物馆研究员许勇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指出这批陶瓷器不是真的古代文物。他的言论被视为文博专业人士的首次发声。随着事件的继续发酵,当事人终于也按奈不住了。前两日,邱季端通过厦门日报声称:“我都还没捐,何来赝品?”他称自己的6000件藏品均是得自名人之后,并且将要邀请许勇翔先生一起把关鉴定。事情至此,北师大方面至今并未作出明确表态。

  北师大:国宝帮的“里程碑”事件

网络公布的 邱季端藏品

  对于北师大陶瓷捐赠事件,业内认定6000件陶瓷多是赝品毫无争议,至少根据网上所发布的图片来看是如此。唯一小有争议的,便是邱季端本人到底是不是国宝帮?有人认为邱季端不是,是一个慈善家,只不过被骗了。也有人认为,邱季端就是典型的国宝帮,通过捐赠行为企图让手中的“国宝”翻身,甚至还要重修陶瓷史?

  近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高走,也拉动了不少人进入收藏领域。然而在业内似乎公认,玩收藏的人群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在玩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并非真正古董。长期以来,玩老货的人与“国宝帮”各自形成圈子,各玩各的,井水不犯河水。对于“国宝帮”们做的各种展览等活动,业内也习以为常,至多付之一笑了之,因为多数人抱着不愿得罪人的想法,所以也很少有人拉下脸来跟“国宝帮”互撕。当然了,也一直有人在做打假的工作,例如前不久跟浙江师范大学的捐赠者李叔弟打官司的西风先生。

  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国宝帮”的逐渐升级,互不相争的局面终于难以维持下去了。从“国宝献汶川”到“金缕玉衣”、“汉代玉凳”、再到“冀宝斋博物馆”,事件连续不断、层出不穷。多数是私看热闹、议论不断、嘲讽揶揄,鲜有真正站出来公开叫板者,国家的文博机构更少有人对这类事情出声。然而近期的两期师大接受瓷器捐赠案例,尤其是北师大的轰动效应,逼的不少人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Y先生认为:“北师大的事件,让我们已经到了零容忍的程度。无论是浙师大还是北师大,都是我国的高等学府,一旦让这些所谓的‘国宝’进驻了学府,不是明显的误人子弟、贻害无穷么!北师大作为我国高等学府中的一等学府,如何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况且史论等学科还是北师大历来的强项。巧合的很,两所学府都是师大,如果子孙照这样一代代教育下去,那中华文化还如何得以传承?”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站出来发声的人都是因为事发在“北师大”,他们认为“这和民间某博物馆的影响力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国家鼓励高校建博物馆,或许高校之间也有攀比心理,就如这个北师大校长自己说的‘清华有清华简,北师大就有京师瓷’,北大有赛克勒博物馆,北师大便也要想着点子弄一个。办博物馆固然是件好事,却不是不经调研胡来的。”C君说。无论如何,北师大事件将“国宝帮”与业内的争议上升到了个一新的高度。很多业内人士表示:本来并不想理会“国宝帮”,然而势态已经上升到了你不得不理会的程度。很多人开始自我检讨,国宝帮的壮大,是否与我们之前缄默有关?如今直接入侵到了高校,再不出面制止则都有愧于良心、有愧于子孙。许勇翔也在他的公开采访中表示,此次不得不站出来说话:之前中国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事件,行业内的人心里都明白。我退休多年,一直关心和关注文物领域,我觉得现在已经到了非常不尽如人意的地步!

  行业漏洞 谁来堵?

网络公布的 邱季端藏品·

  北师大事件将业内与“国宝帮”的争议演进到了白热化。据此不少业内人士表态:从这个角度来看,此事件或许有其积极的一面。“事情闹大了,也就重视了。”一方面人们开始正视“国宝帮”的危害。同时,多起“国宝帮”事件的背后也折射出行业的种种弊端和漏洞。 北师大事件之后,人们除了对“国宝帮”予以指责,也表现出对北师大的失望。有人指出:我国建立博物馆的准入是什么?如何定义博物馆的属性?同时那么多的赝品如何能捐进高等学府,反而手里有真品的人却欲捐无门?怎样建立合理有效的捐赠机制?谁为这些捐赠品鉴定把关?

  许勇翔说:“我退休前担任流散文物处处长,也负责上海博物馆接受藏品捐赠的工作。有不少人想要捐赠藏品给上博,但因藏品极富争议,而被博物馆拒之门外。近几年来,文物市场的发展太快,法律法规却不能及时跟上,亦或是贯彻力不理想,导致了无监管状态。这件事打了两记耳光:其一打在北师大脸上,其二就打在文物行政管理部门脸上。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建立博物馆需要公开建议。国家的博物馆,在接受人家捐赠文物的时候,也应该经过公开鉴定的意见。要是大学自己把握不好,可以请国家文物局或者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来鉴定。现在除了文物部门办博物馆,还有各种各样的行业博物馆,银行办银行博物馆,海关办海关博物馆等,而这些行业博物馆也是由各个地方文物局来管理。大学要申办博物馆,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关心并主导这个事情。现在行政部门一点也不了解这件事,只是很被动地等着别人出了事之后上门来找他们。也是因为它的不作为,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大学办的公立博物馆都出现这种问题,那现在的民营博物馆问题就更多了。”

  记者还特别电话采访了英国霍尼曼博物馆前藏品管理部负责人,她表示:“藏品要捐赠给博物馆或者其他学术机构,首先是要经过这个机构的评估。我并不清楚英国是否有立法规定一定要有这个鉴定过程,但至少每个机构都有相关政策。评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如果有人提出捐赠,一是评估看东西的质量、真假。二是评估东西是否符合该机构的主题,三是该机构是否能够妥善保存这些藏品。毕竟每个博物馆的定位是不一样的,以霍尼曼为例,这是一个以人类学藏品为主的博物馆,如果是一批东方陶瓷捐给我们便会遭到拒绝。因为这些珍贵的文物在我们这里起不到作用,我会推荐给其他的博物馆。另外每个博物馆的仓储设施是不一样的,如果不确定能够很好的保存这些东西,或者如果保存他们我们在费用上会负担不起,一般也会拒绝或者推荐到其他机构。这三条准则应该是英国每个博物馆都差不多的,只不过不同的馆在细节处理上会有一些不一样。因此就你陈述的事件,这个大学(指北师大)应负主要责任。在专业上如果不足以寻求外援,更何况高等学府本应就是学术的高地,如若对自己的东西尚且不负责任,又谈何教育他人?”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国宝帮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39936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