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真假的判断逻辑是什么
http://www.socang.com   2016-07-27 19:10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季涛
  古董一般是指古代制作的工艺品器物,属于历史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珍贵器物。由于古董为古代所制作,当代人无法亲见其制作过程,因而,从理论上讲,其真假往往难以有绝对定论,只应以百分比来表示相对的真假。一件古董的鉴定考证证据的齐备程度,专家看真与看假人数的对比,都可能成为确定真假百分比的依据。这也是为什么拍卖行或古董店无法保真(保真意味着百分之一百)的原因所在。

  人们在谈及古董的真假时,都需要一定的证据,不能凭空乱讲。比如,对于宫廷官窑瓷器,一般要有历史记载,窑口实勘,宫廷传世标准器以及流传有序的记载相对照,才好进行准确判断。如果没有这些证据,就简单说某件瓷器是官窑,只能算凭空臆造!

  用百分比判断古董相对真假,反映在市场上,拍卖场就成为了给古董定价的最好方式:证真的证据越全越可靠,说真的专家人数越多,证真百分比就越高,拍卖场上为此的出价也就越高;反之也是一样,越没把握、没证据的古董越不值钱。也即,“开门真”最贵,“开门假”价格最低!如今在古董市场上,外表相似的器物,证真证据越多,流传过程越清楚,拍卖成交价相差得也越大,这种分化趋势今后有可能会继续拉大。好的东西大家都会去抢,没把握的就没人要。

  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拍的英国收藏家罗杰﹒琵金顿五六十年前收藏的30多件明代官窑瓷器,大多从伦敦的拍卖会所购藏,那时国内的高仿瓷还没有出现,其外观与宫藏标准器吻合,品相完美,因此最终能形成93%的成交率与5亿港元的总成交额。

  近年来,内地的高仿瓷器越仿越“逼真”。由于瓷器流传有序的痕迹难以像书画一样保留下来,鉴定瓷器真伪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高仿瓷器沉重打击了内地的瓷器收藏市场,瓷器拍卖市场多年来也因此一蹶不振。原因很简单:买家越来越难骗,越来越挑剔!

  以往,许多古董收藏者,由于入门途径不对,老师不合格,或自己刚一知半解就想“捡漏”,结果许多人买了假古董、假瓷器,有人为此投入了大量的金钱。笔者二十年中曾遇到过无数买错东西的藏家与藏品。随着公开展览,在众多专家与收藏爱好者的监督和评判下,那些没有根据、来源的“古董”依然很难成为“标准器”!代表了众多挑剔的收藏家与古董行家的拍卖行,连体制内外所谓“专家”开具的鉴定证书原本就一概不认,怎么会相信那些私营、合营博物馆的假“标准器”呢?!

  如今,收藏者见识越来越广,眼光越来越雪亮,未来也越来越难以被别人轻易所忽悠了!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古董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3988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