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拍第二轮日前已见分晓,北京保利和匡时国际分别拿到28.5亿和25.58亿元的成绩,传统书画板块有不少画家打破作品成交纪录,成交率也比去年有所好转;另外古董器物持续复苏,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千万级别成交拍品。相比之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却很平淡。业内人士认为,香港地区艺术品市场与欧美市场开始同步复苏,但当下内地艺术品市场面临的还是经济预期问题,导致投资者更加谨慎,供给和需求都不旺盛,传统与当代、精品与普品、投资品与消费品,它们之间的价格差还将拉大。
古代书画拉动行情
在艺术品市场持续调整阶段,今年春拍的传统书画行情变化显得很突出。由早前香港春拍先出现小反转开始,目前内地春拍近现代和古代书画均有过亿元拍品出现,而且过千万元拍品的高成交率最为引人注目。
打头阵的嘉德春拍中,将大观书画夜场较往年做了一些调整,古代书画拍品总估价和成交额首次超过近现代,曾巩《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为本季春拍第一件过亿元古代书画,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买家是王中军,另外一位山西藏家张小军则以9000多万元收入一件明代书法,他们并不是当代艺术藏家买入古代书画作品的个例。
上海藏家刘益谦两个月前才以2.7亿港元买下张大千的一幅泼彩《桃源图》后,又在匡时春拍中以1.73亿元收入清代蒋廷锡《百种牡丹图谱》200开绢本册页,又创造了一项古代书画亿元成交及画家作品拍卖纪录。
北京保利春拍古代书画夜场成交额4.64亿元为历年来最高。其中明末清初书画家恽寿平《仿古山水册》以8165万元夺得桂冠,恽寿平、吴镇、夏圭作品价格刷新了个人拍卖纪录。
千万元拍品的高成交率是保证拍卖成功的关键。比如北京保利古代书画夜场中,8件估价超过千万元的作品,仅有2件因未达底价而遭遇流拍;北京匡时古代书画部分有18件估价超过千万元的拍品,有2件遭遇流拍。高价位的拍品遭遇流拍,说明市场还是在调整期现金流相对缺乏。
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表示,艺术品市场总是有一个回归的过程,今年开始古代书画的整体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虽然古代书画和书法板块门槛较高,但在社会、学术以及市场等多方面的持续引导下,未来艺术品的价值将最终呈现到文化的层面上来。
相比香港春拍中近现代书画表现平平,内地春拍要稍好一些,多家拍卖行持续调整近现代书画板块,拍品数量、估价都较之上年度有所下调,市场处于一段平静期。有一个亮点是,首次上拍的傅抱石《云中君和大司命》以2.3亿刷新了2016年中国近现代书画全球拍卖纪录。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研究中心(AMRC)执行总监马学东认为,内地艺术品市场尤其是拍卖市场成交最多的品类就是书画,其中近现代书画是整个市场中最重要的板块,占整个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60%。古代书画存世少,所以其行情量少价高,而近现代书画存世作品多,价值有美术史上的依据,所以主导市场。
古代书画市场春天的脚步似乎更近些,不过春拍行情能否可持续也面临着考验,比如征集难、鉴定难和重复上拍严重的问题。今年春拍中,宋元书画家的高质量作品集中出现在拍卖会上,诸如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以及宋元画家夏圭、吴镇等,但是宋元画家作品资源极其有限,大多已经被海内外博物馆所收藏,只有很少数留在财力雄厚的收藏家或机构手中。
当代艺术多元化消费可能
自2012年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市场开始整体下滑后,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等早期知名当代艺术家作品成交一蹶不振,拍卖行不得不寻找和培育新的热点,同时藏家市场策略和收藏理念也在发生变化。在亚洲当代艺术收藏格局中,尤其是在香港拍卖市场上,中国当代艺术离开主角位置后,近两年不断升温的日韩和东南亚现当代艺术板块逐渐占据了半壁江山。
中国当代艺术在今年香港春拍的成交情况仍不理想,而在内地春拍表现也是在预料之中,不同的是中国当代艺术拍品呈现的面貌要更好看些,至少在数量上不像香港拍卖会上那么少得可怜。
保利春拍现当代艺术部分四专场总成交3.1亿元,其中现当代艺术夜场中尚扬专题成为亮点,8件作品全部成交。今年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等几家艺术机构的“观念绘画”展览引发关注,保利在“新绘画与装置”夜场中,推出了王音、谢南星、段建宇、马轲等艺术家的“观念绘画”作品,其中王音《月是故乡明》拍出了207万,创造了艺术家个人纪录。
匡时春拍现当代艺术板块以全面性的艺术史索骥方式展开,本季成交额9777万元,王广义作于1988年的《后古典系列——冥想的圣母》以402.5万元成交,但他另外一件《大批判——MOTOROLA》未成交,相对估价较高的刘小东《水边抽烟》未成交。“星星画会”专题呈现的黄锐、王克平、严力、李爽20世纪80年代早期作品也得到收藏者回应,成交价格都在一二十万元以内。
另外,还有奈良美智、巴塞利兹、达明安·赫斯特、井上有一、杉本博司、森山大道等国际知名艺术家的作品,收藏者表现出很高的认可度,达明安·赫斯特的装置药瓶和胶囊分别以9万多和5万多元成交。
综合内地春拍当代艺术市场,成交价在二三百万的作品构成大多数,还有一些百万元以内的新上拍作品也找到买家,重要的作品还是被重要的藏家收入囊中,同时,有更多的年轻藏家开始积极参与,表现活跃。
马学东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整体自2008年后一直处于调整期,拍卖市场目前行情不温不火。现当代艺术板块目前成交热点在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靳尚谊等20世纪重要油画家作品上。中国当代艺术在画廊市场成交要好于拍卖市场。他认为,目前当代艺术市场价格更加理性,正在形成消费市场。
大环境下市场裂变
今年香港苏富比、保利香港的两场春拍接连传来天价纪录,成交情况较去年都有显著增长,面对出乎意料的火爆,有人期望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复苏回暖的序幕。
对此马学东表示,不能简单说香港春拍市场回暖,香港市场是国际第三大艺术品交易中心,辐射亚洲乃至全球市场,所以其面向藏家更为广泛。并且2012年以后香港市场与欧美市场复苏同步,而内地市场自2012年后伴随宏观经济降速步入调整期。
他认为,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内地和欧美以及中国香港地区艺术品市场发展基本同步,由当代艺术市场带动全球艺术品市场发展。金融危机之后内地市场继续增长到2011年,而欧美市场在此间下降。到2012年时行情正好颠倒。欧美和中国香港地区市场复苏,内地市场出现下降。
“内地艺术品市场还处在调整期,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买家理性,投资心态得到一定抑制,这对市场是好事情。另一方面就是卖家短期内还是对行情比较谨慎,所以市场尤其是拍卖市场遭遇征集难问题。”马学东说,无论是画廊还是拍卖市场面临的问题就是经济降速,大家投资都变得谨慎,导致短期内进入艺术品市场的资金有所减少,需求也并不旺盛。
以万达、王中军、刘益谦为代表的企业和收藏家近两年开始进军西方艺术品,逐渐形成一股收藏潮流。对此马学东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藏家进入这个板块的收藏,而国外的拍卖公司例如佳士得,进入中国经营也是看到这种市场发展趋势,所以中国藏家还是会对这个板块有所助推。
藏家趣味和策略的变化,陌生的、年轻的、新晋的藏家表现等一直是圈内关注的话题,谈论他们会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什么新气象。马学东认为,藏家没有主流不主流之分,老藏家会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购买中国的古董或书画作品居多。过去他们多数比较低调,很少向大众分享其收藏,现在很多藏家都在建私人美术馆,更喜欢和大众分享他们的收藏。
年轻藏家目前处于建立他们自己的收藏体系过程中,与老辈的收藏家相比还需要学习,当然也有他们的长处,比如有的青年藏家专门学习艺术,对艺术了解更加专业化。同时,他们也大都有海外留学背景,收藏视野更加国际化,收藏作品眼光更加超前,也更加开放。马学东认为,新藏家目前还谈不上改变收藏格局,还不能完全主导收藏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