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珍宝世俗的珍宝
http://www.socang.com   2016-05-06 17:15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克吕尼博物馆((Musée de Cluny,也称作法国国立中世纪博物馆)建立于1843年。历经千年风霜的文化遗产,几世纪以来不断丰富的藏品,令这座位于塞纳河左岸、巴黎第六区的博物馆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它的藏品主要有两个来源——19世纪初巴黎在温泉浴室中竖立的雕像群,以及亚历山大·杜·索墨拉德(Alexandre Du Sommerard)所收集的藏品。1844年,此地对公众开放。开放之前,这两座建筑物已经过集中修复,收藏品当然也得以扩充。

  今天,它为世人呈现出一批杰出收藏品整体风貌,无论是材质之美,还是由技术所臻之典雅气韵,都令人印象至深。石头的、大理石的、木质的或者象牙的雕刻,绘画、彩绘玻璃、织毯、世俗或宗教金银器……构成了一幅从古代末期直到文艺复兴初期艺术的全景图。巴黎圣母院主立面拱门上方的众王之廊(Galerie des Rois)陈列《旧约》28位君王的雕像。这些雕像都是重建过的,原来的雕像在1793年法国大革命时被误认为是法国君王,于是被破坏拆除,到了1977年才被找到,现藏于克吕尼博物馆(Musée de Cluny)。

  现在,这座博物馆正在扩大其规模,当时旅馆的礼拜堂被重新修复后将成为古罗马馆。

  克吕尼博物馆的馆藏,尤其是金银工艺藏品,既有宗教神圣的珍宝,也有为俗世生活而制的精彩作品。

  在金银工艺品方面,博物馆藏品的年代跨度相当宽广,既收藏有一批稀有的克尔特(Celtique)珠宝,也有丰富的大迁徙时期的金银制品,还藏有一批罗曼艺术(Art Roman)、哥特艺术(Art Gothique)的非凡杰作。

  中世纪这一段时间出现了大量的教会珍宝,包括礼拜仪式物品和圣物盒。博物馆一般通过文字描述(例如文字记录、故事、清单等)来认识民间工艺品,特别是餐具用品,以及王室贵族的服饰首饰。不过,博物馆收集到的杰作,比如克吕尼博物馆的藏品,让我们能够了解和明白那些金银工匠的创作品究竟是怎样的。

  首先是一批高卢时期的金制品。它们是克吕尼博物馆在第一任馆长亚历山大·杜·索墨拉德先生任职期间购获的。最奢华非凡的是一批来自法国北部苏西(Soucy)城的饰圈;还有来自布列塔尼(Bretagne)地区谢松(Cesson)城的制品;同在布列塔尼地区的卡尔诺厄所发掘的制品,则可能比较普通简洁。接着,是从5到6世纪的中世纪早期开始,晚至11到12世纪的罗曼时期的作品。

  克吕尼博物馆保存了一批中世纪早期的杰出金银制作品,是在瓜拉扎(Guarrazar)发掘的王冠。在那个时期,日耳曼民族来到以前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安顿下来,建立了不同王国:在高卢建立了法兰克,在意大利建立了伦巴第(Lombard),在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Wisigoth)。这些在托莱多(Tolède)附近重见天日的王冠,是西班牙公元7世纪“西哥特”奢华艺术最卓越的见证之一。它们的特点是,一件镂空或不镂空的箍带,由各种宝石装饰:蓝宝石、紫水晶、祖母绿、水晶……这些大颗的宝石都由箍带固定。1858年和1860年间一共出土了36件王冠,只有10件保留到了现在,分别由克吕尼博物馆和马德里考古博物馆(Museo arqueologico de Madrid)保存着。它们属于献祭的王冠,也就是说,它们不是用来戴的,而是作为礼物奉献,很有可能用来挂在庙宇或祭坛上。其中一件王冠系着一些字母坠子,组成“略塞斯文(Réceswinthe)”王的名字,他是公元653到672年托莱多地区西哥特王国的国王。这是将这批王冠定代7世纪的有力证据。

  克吕尼博物馆收藏有另一件西方非凡的金银作品:11世纪前叶的、来自瑞士巴塞尔大教堂的珍宝——其祭坛的正立面。这件巴塞尔大教堂的珍宝于1836年被售卖,来自法国的陶贝上校(Le Colonel Theubet)购得其中最宝贵的两件:这件祭坛正面的大型装饰,以及一朵金玫瑰。1854年陶贝上校把它们出让给了克吕尼博物馆。在这件藏品上可以看到,以基督像为主,围绕的是三个天使和一位圣贤——圣伯努瓦(Saint-Benoit),这让我们推测这件作品最初可能是一座本笃会(Bénédictin)修道院定制的,而两位捐助者是帝皇和帝后,他们头戴皇冠,俯倒在基督脚下,相对于圣像而言,他们的大小比例缩得非常小,表示是人类。他应该是一位奥托帝皇(Empereur Ottonien),叫亨利二世(Henry II),帝后名为康纳龚德(Cunégonde)。这位奥多帝皇亨利二世于1002年到1024年在位(属于奥托王朝),而奥托家族于公元962年在以前“加洛林”王朝(Carolingien)的东方领土上建立了王国。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古代艺术的特点,比如,那些美丽的漩涡式叶子装饰围绕着一些人像的圆形浮雕像,整个风格非常宁静而庄严,甚至可以说是威严;它们的高浅浮雕有着强烈反差,高浮雕甚至已经接近圆雕了,人像面孔突出如圆雕(例如中间的基督像),对比之下,浅浮雕部分非常轻浅;另外,衣服褶裥的风格也特别明显……这些都是典型的奥多艺术特征。

  上文提到的瓜拉扎的王冠和巴塞尔大教堂的祭坛,都是君王为宗教建筑定制工艺品的例子。而从中世纪最早的几百年一开始,宗教首脑,即一些教区的主教、大教堂的主保圣人或修道院院长,就已经向艺术家委托各种重要的工作:为手稿制作彩绘,为教堂做金银装饰等。在12世纪,这种来自教会的订单不断增加。有时,主教或修道院院长扮演的政治角色,超越了他们作为宗教头领的主要职责,并且他们也成为艺术家重要的保护人。例如,苏杰(Suger),巴黎附近圣丹尼斯(Saint-Denis)修道院院长,任期1122年到1151年,成为法国国王路易斯6世(Louis VI)和7世(Louis VII)的顾问,他为他的修道院定制了不少艺术杰作。同一个时代的、现今比利时列日市(Liege)附近的斯塔沃洛(Stavelot)修道院的院长维巴尔德(Wibald),任期1130到1158年,也成为日耳曼(germanique)君王的顾问,并出任拜占庭(Byzantium)大使,他也为修道院定做了许多作品。

  在维巴尔德为修道院定做的众多作品当中,克吕尼博物馆于1895年获得其中一件,即教堂的祭坛装饰屏(摆在祭台上的装饰),它是罗曼艺术“默兹河画派” (Lchr(39)art Roman Mosan)的杰出例子。默兹河(la Meuse)处于马斯(Maas)河谷,流经该地区的主要中心城市——列日城。在这件藏品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画派的演变,它既保留了体积感和寻求宏伟气魄、强烈风格化的艺术风格,尤其是衣褶的效果。同时,也许出于创新,它也考虑到表情姿势的多样化,面孔的个性化,装饰更加讲究,尤其是那些镶嵌珐琅的大形头像光环。这种铜制镀金的工艺比纯金银制作便宜,所以在当时传播开来,而且通常镶嵌珐琅,像这里圣像背后的珐琅光环,是非常典型的做法。

  另一个罗曼艺术“默兹河画派”的例子,因为采用了不同的工艺而品质异常特别:这是一件表现四条天堂之河的铜牌。它的工艺是镌刻并且镂空。四个人像各自拿着一只大罐子,寓意四条天堂的河流,从罐子中流出涓涓河水。它的年代处于12世纪中叶,在1150到1160年间。

  在差不多相同时期,我们称之为“利摩日(Limoges)城制作”的时代开始了。12世纪期间,镶嵌珐琅的工艺在好几个不同的中心发展起来。这一件杰作(正面端坐的基督圣像),表现了精湛的混合技术,既有珐琅镶嵌技术(珐琅嵌于铜板上挖出的槽内),也有景泰蓝(Cloisonne)技术(在铜板上垂直添加金属细带,绕成图案),最后达成的效果非常精细,色彩艳丽非凡。这件铜板十分接近西班牙北部西洛(Silos)城修道院制作的作品,但也像利摩日城一些作坊最早期的创作作品。

  在可以肯定是利摩日作坊最早制作的作品当中,有两件来自格康蒙修道院(Abbaye de Grandmont)主祭台的装饰板。格康蒙修道院就建在利摩日城门边上。其中一块装饰板上的人像,一位是修道院的建造者,名叫雨格·德拉舍达(Hugues de Lacerta),前方的另一位是圣贤艾迁·德慕黑(Etienne de Muret)(画面上头戴光环的那一位)。而另一块装饰板的主题则是《三王来朝》。作品年代在1190年前后。艾迁·德慕黑在1189年封圣(光环代表圣贤),这件作品应该是仪式后不久定做的。由几个细部可以看出色彩和镶嵌图案的上乘品质,这两件装饰板属于“利摩日城制作”中的杰出作品。

  这些利摩日城的制作,产量非常大,在当时迅速获得极大成功。这一成功当中包括好几个因素:采用了更便宜的金属——铜;珐琅的色彩效果;叙事能力强;回应那时顾客的品味潮流;同类型作品做不同版本的可能等等。因此,圣物盒和礼拜仪式的物品大量生产,不仅仅供应当地的顾客,同时也出口到整个欧洲。它们采用的图案,反映了当时的热衷与潮流:比如,《三王来朝》可以拿来表现骑士风采,回应了当时的“骑士”社会。又比如,主教的权杖是他本人的重要象征,正好可以在杖顶的卷饰中央,加入风格独特的一朵花,斑斓绽放。最后,关于圣物的保存,做弥撒时用的各种物品的保存盒子做成了鸽子的形状,不仅因为它本身的象征,也因为鸽子让人想起大自然。

  上文讨论的是宗教方面的作品、圣物盒等用于礼拜仪式的物品,不过,利摩日的制作也经常采用源于民间世俗题材的装饰图案,拿来装饰宗教的和民间的用品。这里展示的有表现杂技场景的蜡烛台;刻着尾巴是一朵花的怪鸟的圆章;也有刻着骑士题材的圆章;还有上流社会男士向女士致敬场景的浅底盘。

  “利摩日制作”在12到13世纪极大发展的同时,尤其是12世纪后半期到13世纪,开始诞生了我们称之为“哥特艺术(Gothic Art)”的影响了各个创作领域的风格。在路易9世(Louis IX)统治期间(即1226到1270年间,后来于1296年封圣),巴黎作为法兰西王国的首都,成为主要的艺术中心,从中诞生了一种风格,称为“古典哥特(Classical Gothic)”,或“圣路易哥特(St. Louis Gothic)”风格。

  路易9世在他的宫殿里建造了圣礼拜堂,他为这座教堂找来了许多珍贵的圣物,因此定制了不少金制、银制或镀金的圣物盒。1261年他从博韦(Beauvais)城收到圣马贤(Saint-Maxien)、圣卢西安(Saint-Lucien)、圣朱利安(Saint-Julien)的圣物,他即定制了一个圣物盒,这是所有他定制的圣物盒当中唯一存留下来的一个。它有十分典型的13世纪巴黎哥特风格特征:比如在建筑上,这种三叶形的小的连拱廊,拱上有一个小洞窗;在衣褶的风格上,长长笔直的衣褶,折端像“尖嘴”;又比如那些捧在手上的被砍下来的头颅,他们的面容描画特别细致,卷形的头发,等等。这些风格后来在整个欧洲都传播开来。

  接下来是民间用品的例子。这三件物品都是在诺曼底(Normandie)找到的,确切来说,位于凯永(Gaillon)城附近。盏杯上带有巴黎的印模,而平底杯上有亚眠(Amiens)市的印模,它们是在餐桌上使用的餐饮器具的例子,更准确说,是饮用器皿,两只浅盏杯(其中一个比较简单)和一只平底杯。它们通常是给大人物使用的,比如有钱的富人。要知道,中世纪桌子上的餐具比较少,通常每一个宾客配有一只盏杯或平底杯,而其他摆在桌子中央的,主要是盛菜肴和饮料的共用餐具。

  克吕尼博物馆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一枝金玫瑰,是来自巴塞尔大教堂的珍宝,据说是从陶贝上校手上买下金制祭台的时候,陶贝上校送的礼物(两者都源于巴塞尔大教堂)。从中世纪开始,每一年教皇都会在复活节之前不久赠送一枝玫瑰给王子,或者是他选中的周围的亲友,用以表示感谢。最近的研究表明,这枝玫瑰是1330年请来自锡耶纳的金银匠米尼丘(Minucchio da Siena)定做的。他当时在阿维尼翁(Avignon)。这枝玫瑰的受赠人是纳沙泰尔伯爵,名字叫何多夫·徳尼窦(Rodolphe de Nidau)。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家族徽章贴挂在玫瑰枝中部。这枝玫瑰没有刺,更接近犬蔷薇花,既说明了那个哥特时期的自然品味,也因为这种花本身具有的纯洁特征。

  克吕尼博物馆保存有几个哥特风格的首饰珍宝,比如这些1863年在科尔马(Colmar)城一栋房子的墙内发现的珍宝,它们于1923年进入克吕尼博物馆。这些首饰属于14世纪常见的珠宝类型:戒指,扣针(扣在裙子的开襟上,或用来系紧衣服的小开口),皮带的构件等等。另一个例子是这件尺寸更大的扣针,一种长袍扣子,可以用来扣紧外套。它的大尺寸,以及中央的巨鹰装饰,说明它可能制作于14世纪中叶的布拉格。

  珐琅艺术以及它的各种制作工艺,是西方欧洲中世纪金银器艺术的一个最大特征。接下来的几个作品可以让我们观察到14世纪巴黎金银匠发展的各种不同的珐琅工艺。这是一些以景泰蓝技术制作的小底盘,用于衣服装饰。可以看到它们使用的金属丝线非常细,几乎没于半透明的绿色珐琅之中,绕成的图案也十分精细,有各种颜色的花朵和心形图案,这就是我们可以称之为“细纹景泰蓝”的工艺技术,这名称有点神秘,大约1300年前后在巴黎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时尚。还有这两件镶嵌在银制构件上面的半透明珐琅,一件是宗教题材,主题是圣女珍涅维耶芙(Sainte Geneviève)的诞生节;另一件是民间题材,也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当时上流社会男士向女士表示尊敬的场面。这些都是14世纪前半叶巴黎这种工艺艺术的例子。另外一个例子,年代稍微晚一些,在1380年左右,同样是圣女珍涅维耶芙诞生节的题材,银制镶嵌半透明珐琅。它背面的装饰图案是用小点敲打出来的一只鸟类的图形。

  这座圣母子像是1400年前后哥特风格的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即所谓的“国际哥特式风格(gothique international)”,风格上寻求更加柔和,更加优雅。1407年,在香槟(Champagne)地区的一个城市——沃德夏龙修曼(Vaux de Chalons-sur-Marne),当地的一位富人,名叫提布·德萨贝(Thibaut des Abbés),把这座圣母子像赠送给市内的圣母教堂。这里圣母把一件所谓的“没隐藏的圣物”遮挡起来,也就是把身体的一部分遮挡起来,这里指的是“基督的肚脐”,也称之为“肚脐圣物”。在18世纪,该城市的主教打开了(肚脐上)那个小小的圣物盒,检阅了里边的“圣物”,认为它并不是真的,因此这座圣像就被搁置在储物间里。这是当时对中世纪艺术比较典型的一种轻视,就是说18世纪的时候,如果我们认为里面的圣物不是真的,不管那个圣像圣物盒的艺术价值如何,就把它扔掉了。幸好这座圣母子像没有被毁掉,而是被售卖,后来就转入收藏家索提科夫(Soltykoff)的收藏当中。索提科夫是一位定居在巴黎的俄罗斯王子。1861年,克吕尼博物馆买下了他的收藏。这座圣母子像是银制镀金的,我们可以从一些细节上看出来,镀金银片是怎样折成衣服的褶皱,银片也用于切割构成旁边的建筑。

  经由这座15世纪初的圣像,我们已经来到中世纪的最后一百年。最后是几个军事艺术珍品,在中世纪的最后几十年,王室侍卫队贵重工艺品的几个例子。这是一把剑和一把军刀。剑锋上刻有某个米兰公爵的家族徽章,可能是维斯孔蒂(Visconti)家族,或者是斯弗扎(Sforza)家族。在15世纪半叶,两个家族使用同样的武器。尽管这把剑属于一位意大利王子,它却很可能是在勃艮第(Bourgogne)或者佛兰德斯(Flandre)定制的,因为它带有这些地区工艺的典型特征。这把军刀也是在勃艮第制作的,因为它的铜制镀金镶嵌珐琅的手把上面有勃艮第的纹章,还刻有1453年公爵菲利普·勒邦(Philippe le Bon)起用的题铭“奥特纳莱”(Aultre Nchr(39)arai),意思是“我的荣誉是别人带来的”。

  这里是两件器皿的例子。第一件是一只角杯,它可能是由某种巨型动物的角做成的,因此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鹰头狮身之爪”——那是一种幻想的怪兽,我们又来到了中世纪的幻想世界。角杯由铜质镀金的支架支撑着。这件作品表现了中世纪对动物一直保持着这种神秘幻想的特征,也体现了对珍稀材质和新奇形状的审美。这只角杯是可以拿来喝饮料的,虽然它更多是一件奢侈品。而另一件作品是一个小瓶子,用来盛装液体。它是15世纪末一直到16世纪早期威尼斯工艺的杰出代表。铜制品镶嵌珐琅,这种工艺的色彩及奢华效果受到了中世纪金银匠和大众的追捧。如同别的以便宜金属或陶瓷制作的工艺品,这些作品模仿了原来许多金银器的形状和装饰。它们主要当作奢侈品,拿来当摆设,以炫耀其主人的显赫及其对艺术品的品味。但是它们的形状、比例、质材,同时也是一些平常用品的形状、比例和质材,所以像之前展示的军事工艺品,它们也可以作为真正的武器,而这里的酒肴用品,也可以用于生活当中的重要仪式和接待活动。

  通过这一系列克吕尼博物馆的藏品,我们必定能看到,中世纪的金银匠不仅仅利用贵重或不贵重的质材创造出美丽的造型艺术,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停止地、一直在创作发明。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神圣的珍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3980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