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漆器史上的名工大家 漆器自卢葵生后为扬州特产
http://www.socang.com   2016-05-02 22:03   来源:扬州晚报

漆艺作品

  扬州漆器源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扬州是我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也是全国漆器的重点产区。2004年被授予原产地域(后改为地理标志)荣誉称号,2006年,扬州漆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扬州漆器的发展史上,曾经涌现出一批著名的漆艺大家,他们或在技艺上勇于创新,丰富了扬州漆器的工艺品类;或在漆器的艺术形式上有重要提升,将扬州漆器印上文化人的烙印,为扬州漆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本报今天就和您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些扬州漆器史上的名漆工和他们的传世名品。

漆艺作品

漆艺作品

漆艺作品

漆艺作品

漆艺作品

漆艺作品

梁福盛漆盒底部款
 

  明代

  杯盘处处江秋水

  明朝万历年间,扬州出现了一位以制作软螺钿漆器著称于世的漆艺大师江千里(字秋水)。据清《嘉庆扬州府志》中记载:“康熙初维扬有士查二瞻,工平远山水画及米家画,人得寸纸尺缣为重。又有江秋水者以螺钿器皿最精工巧细,席间无不用之,时有一联云:“杯盘处处江秋水,卷轴家家查二瞻。”在《平山堂诗集》中还记有一段关于江千里作品的佳话:清初名士刘应宾寓居扬州,初求江千里的作品而未得,一夜于梦中见一螺钿杯,其杯五色斑斓,光华闪烁。刘大喜过望,乃作诗赞曰:“螺钿妆成翡翠光,紫霞秋澈婺州香。形神具美真通泰,假寐仍期到梦乡。”此外,在王士祯的《池北偶谈》和朱琰的《陶说》中皆称他“善镌嵌螺钿漆器,技艺精湛”;清代诗人阮葵生《茶余客话》中也有“江千里治嵌漆,皆名闻朝野,信今后传无疑也”的记载。从这些记载中,今人足以得见江千里作品的高超艺术水准和时人对其作品的欣赏。

  故宫[微博]博物院藏有一件“江千里”款识的“嵌螺钿金银片长方盒”,上下通景,四面各饰一龙,形态各异。龙的须发、海水、卷云等处的细线,均用薄螺片镶嵌,海水、浪花则填以银丝。可见在螺钿漆器中,已经开始了金银片的结合运用。

  清代

  漆器自卢葵生后为扬州特产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扬州还出了著名的漆器艺人卢葵生。据汪鋆《扬州画苑录》记载:“卢栋字葵生,江都人,世以漆玩著名……道光庚戌年卒,年过七十矣。”道光庚戌年是1850年,如果以70岁推断,卢葵生的生卒时间大约应为1780年-1850年。卢葵生为人“醇谨谦恭,不苟言笑。少与张老疆均以画受益于沧州张桂岩先生。张笔肆,而先生醇,万年尤谨”。

  卢葵生一生创作颇丰,他的作品涉及工艺门类之多、品类之全,为历史上见于记述的漆器艺人中少见。而今,不仅在故宫博物院、四川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可以见到他的作品,在民间还有很多的私人收藏。此外,近年来,拍品市场也涌现出了不少由卢葵生制作的漆器,通常成交价也都动辄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体现了较高的收藏价值。

  关于卢葵生的记述主要有:清陈文述著《画林新咏》记称:“雕漆亦宋人旧制,扬州卢葵生制果盒极工。诗曰:‘不羡前朝果园厂,扬州刻手说卢家’”,说的是卢葵生雕漆技艺的高超。作为卢葵生的主打作品“漆砂砚”,有关记述相对较多,如:《续撰扬州府志》中记载:“卢栋,字葵生,江都监生,善制漆器,漆砂砚尤见重于时”;邓之诚《骨董琐记》中有“卢葵生漆砂砚颇轻便”;清叶名沣著的《桥西杂记》中云:“漆砂砚以扬州卢葵生家所制为最精……凡文玩诸事,无不以漆砂为之。制造既良,雕刻山水花鸟之文,悉臻骈巧”,为卢氏漆砂砚的艺术风格做了较高的定位;顾千里著《漆砂砚记》中称卢葵生不仅善治漆砂砚,还“尤擅六法,优能入品”,强调了卢葵生的艺术造诣颇高。

  卢葵生的百宝镶嵌技艺同样高超,清人钱泳在其《履园丛话》称“乾隆中有王国琛、卢映之辈,精于此技。今映之孙葵生亦能之”。关于卢葵生的贡献则有前文曾提及的《续修江都县志》卷六《实业考》称:“漆器自卢葵生后为扬州特产,销行甚广。”由此可见,关于卢葵生的记述中不仅涉及到工艺种类、艺术风格、艺术造诣,还有其为人与重要贡献,应该来说,历史上就一个手工艺人而言,这样的关注度是非常少见的,可见卢葵生在其时社会的影响力之大。

  近现代

  岁入三万两,福盛居其半

  鸦片战争后,受时代大背景的影响,扬州漆器业走向萧条,很多名贵品种如软螺钿(点螺)、漆砂砚等工艺相继失传。民国初年,当时漆器作坊还有二十多家,其中以梁福盛作坊生产规模最大,作品最精,产量占扬州漆器总产量的一半左右。据《续修江都县志》记载,清末至民国初年的扬州漆器销售“岁入三万两,福盛居其半”。在当时,梁福盛与福建省著名的首创脱胎漆器制作的沈绍安家族齐名,有“南沈北梁”之说。

  梁福盛仿古漆玩号创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创业人为梁友善,共传五代。店址设在扬州国庆路73号,作坊设在参府街太升巷内。关于梁福盛作坊的记载主要有:《民国十年续修江都县志·物产考·县物之属》卷七记载:“梁福盛出品赛会得奖”;《民国十年甘泉县续志·物产考·县物之属》卷七记载:“南洋劝业会梁福盛出品得金牌奖,并得优等奖状”;《民国续修江都县志·实业考》卷六记载:“漆器自卢葵生后为扬州特产,销行甚广。其仿制最善者近为梁福盛。郡城各肆岁销银币约三万,而梁福盛居其半焉”。具体来说,1910年,南洋劝业会(国际博览会)在南京召开,梁福盛漆器获得一等金牌奖;1914年,梁福盛漆器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在上海的预展,获得二等奖;1915年2月参加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获得一等银牌奖。然遗憾的是,由于战争原因,梁福盛漆器今传世作品甚少。

  现代

  雕漆名家梁国海

  解放后,在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关心下,扬州漆器得以恢复和发展。而在最初恢复扬州漆器生产的16个人中,以“三国一孔”最为有名,这其中,又以擅长雕漆的梁国海知名度最高。

  梁国海(1902-1974),扬州漆器厂创始人之一,江都县人。祖、父辈均从事漆器制作业。15岁时曾在扬州孙铸臣漆器作坊学徒,主要学习雕漆技艺。由于天赋较好加之勤奋好学,使他在年轻时就成为技术尖子。1929年后,由于社会政局动荡不安,梁国海放弃了雕漆事业回乡务农。1955年,扬州市人民政府受中央指示,挖掘地方传统手工艺,寻找到梁国海。二十多年的磨难没有消磨掉梁国海的斗志,他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毕生所热爱的漆器事业中。

  梁国海的雕漆技艺,秉承剔红传统的同时,敢于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在创作上,他敢于突破传统雕漆产品趋于民俗化的特色,大胆引进姜璧等人新的设计风格,注重山水、花鸟的写实技法,构图更加合理,对扬州雕漆的艺术化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技术娴熟,双手均能娴熟用刀,是雕漆技艺的多面手。尤其是薄意浮雕的手法运用出神入化,其雕刻手法圆润光洁、不露刀痕,图案工整细致、层次清晰,于浑厚天然中寓秀丽的文雅之风韵。代表作有红雕漆挂屏《梅花高士》、《韶山》、大挂屏《百万雄师过大江》和蒜头瓶《牡丹松鹤》等,合作作品雕漆嵌玉《和平颂》(原名《和平之春》)、《喜鹊登梅》(原名《鸣喜图》)曾陈列于人民大会堂江苏厅达30年之久。

  当代

  国大师书写

  扬州漆艺新传奇

  当代扬州漆器更是高手辈出,这其中当以三位国大师张宇、赵如柏、池家俊为代表。1944年出生的张宇,长期从事漆器设计工作。五十年来,先后创作设计了大量产品和精品,如:1982年,张宇创作的漆器《柳毅传书》在全国同行业百花奖评比中夺魁;1983年至1988年中,由他设计的《伎天乐》、《百蝶图》、《歌舞升平》、《春风十里》等均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创作设计奖;《千里共婵娟》、《大风歌》等获全国漆画展优秀作品奖和工艺奖;1989年,张宇设计的红雕漆《江天一览》大对瓶被誉为“中华之最”。近年来创作的《湖山叠翠》、《石壁溪水》等雕漆精品,多次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特等奖和金奖。

  1939年出生的赵如柏,从业四十多年来,擅长木雕和红雕漆的创作,在古楠木雕刻上具有很高的造诣,综合运用浮雕、浅雕等工艺手法,使作品格调雅致、造型生动。1985年,他研制的古金丝楠木雕点螺《泰山揽胜》巨型漆砂砚,被誉为“国宝”;1987年,赵如柏制作的古楠木雕点螺《大涤草堂》、《醉翁亭》漆砂砚,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分别被国家作为珍品收藏和赠送给外国元首。

  1945年出生的池家俊,不仅长于花鸟设计,还擅长篆刻和书法。他设计创作的刻漆《松鹤遐龄》屏风等作品曾获1986年全国漆器百花奖银杯奖;1990年,雕漆嵌玉《锦绣万年》屏风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奖;雕漆嵌玉《松龄鹤寿》三折屏、《丹凤朝阳》三折屏、《玉堂春色》屏风曾被作为国礼。由他撰写的《漆器发展方向探讨》论文曾入选1988年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漆艺研讨论文选。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漆器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3980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