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红如何断代
http://www.socang.com   2015-12-01 22:11   来源:华夏收藏网

  南红玛瑙作为饰品很早前就被人们开采利用,但与其可追溯至战国时期的渊源相比,南红玛瑙是一个崭新的名字。战国时期,西南边地的民族十分活跃,由于中心都市的刺激和贸易通道的打开,边境民族已经能够自行生产一部分装饰用的奢侈品,西南边地民族通道上的石棺层出土了大量的由他们自己生产的红色玛瑙珠子,里面就包括了如今说的南红玛瑙。制作这些红色珠子的原料,除了贸易来源以外,很可能是由当地取材,这种情况更加印证了其中一部分珠子就是南红玛瑙。这应该是南红玛瑙珠子最早的形态。但为何独将这种红玛瑙命名为南红?不知是否因为南红主要产于甘南迭部和云南保山,因均有“南”字才博得此名,还是另有其他原因。总之,南红一称应为近二十余载间新的叫法,而古之称谓中的“赤玉”应囊括了现在的南红。

  南红玛瑙主要分为两类,在内部结构与色彩外在表现均有区别:(注:这里仅仅狭义老南红产地)

  1.甘肃迭部南红(甘南红)。甘南红色彩纯正,颜色鲜亮明艳,色域较窄,通常都在橘红色和大红色之间,也有少量偏深红的颜色。其中的雾状结构出现的概率较少。无论是红色部分还是白芯,都具有更好的厚重感和浑厚感。一般认为甘南红的质量是南红中最好的。

  2、云南保山南红(滇南红),是悠久历史的红玛瑙品种,其涵盖的历史几乎伴随着整个滇文化。滇文化中所使用的很多红玛瑙,材质都十分接近或者就是滇南红。只是因为当时审美观的不同亦或是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选色时的区别,而并非品种的差异。滇南红的色彩艳丽,但是色调偏灰,色域较宽,可以出现从粉白、粉红色、橘红色、朱红色、正红色、深红色、褐红色等等。视觉效果上容易出现表面雾状结构,看起来有稀糊感。且雾状结构中雾易靠白调而非红调。出现白芯的部分容易出现半水晶质特征。

  红色由于其在中国传统审美中无可替代的吉祥寓意而备受人们喜爱,南红更是因为它鲜艳的色彩及温润的质感而备受追捧。甘南红与滇南红的老矿脉均于清晚期时绝矿,而作为制作珠子的材质,从它出现的形态及制作工艺来看,日常中我们仍可遇见的老南红珠子可上溯到宋辽时期,甚至更早。下文根据珠子的不同形状暂分为五类:

  1、瓜形珠:这种珠子造型是宋辽时期开始出现的,元明时期达到巅峰,清代时已经较为少见。

  期中矮桩瓜珠年份相对要早一些,基本能够达到宋元。

  中桩瓜珠一般为元明时期的产物。

  高桩瓜珠则是明晚期或清代。这种断代方式只是根据不同年代所制作的瓜珠中最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形态而言。瓜珠因为年份和工艺的原因,一直以来都是南红珠子中最为昂贵的品种。

  2、朝珠:朝珠是南红从藏区走入清廷之后出现的,像所有材质的朝珠一样,具有形制规整、圆形周正、抛光程度高的特点。由于清代统治者对藏文化的偏爱,以致在清朝规制之外出现了南红制作的朝珠。不仅如此,那些在规制中不能使用南红朝珠的官员们也有使用南红的迹象:从一些历史遗物中可以看到以南红为材质的隔珠、三通、背云等。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南红的喜爱与渴望。除此以外,我们偶能遇见的南红雕花珠也同样属于此范畴,可归为朝珠的衍生品一类。朝珠由于其历史的独特地位,注定了它高贵的身份,几乎可代表当时最高水准的精湛工艺以及掌握在极少权贵手中的稀缺特点,因此价格也是南红珠子中非常昂贵的。

  3、藏区圆珠:圆珠在藏区南红中是相对较晚出现的一种珠子类型,从珠子的形态来看,圆珠出现的地区一般而言都更为接近中原文化。因此,藏区的圆珠大约始于清代,可延续到解放时期。

  4、扁珠:扁珠又称橄榄珠俗称勒子。扁珠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可见的扁珠形态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规则形,珠体不太具有对称性,尺寸相对较大,外表包浆通常都极其厚重,孔道也极为古朴。这类珠子应为元明时期甚至更早。还有一类是相对规则的扁珠,珠体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这类的南红珠子最为常见,出现的年代也相对较晚,应从清代初期至解放时期均有制作。扁珠具有流行时间长、范围广等特点,因此是南红珠子中最常见的品种,价格也相对较低。

  5、算盘珠:算盘珠又称片珠或者药片。此类造型的珠子出现时间与对称扁珠类似,应为清初时期,同样也是应该在清末停止制作。算盘珠制作工艺水准良莠不齐,选料高低层次也各自不一,有的形态规整、选料考究、抛光精细、色润红无破损可谓佳品;有的则质地粗糙、工艺简陋、珠面棱角清晰、实为下品。两者的收藏价值立判高下。

  老南红基本都是甘肃料和保山料,甘南红已经没有开采的,滇南红新料目前市面上还是有的,但如果出现了川料、联合料的老南红那基本是作伪无疑了。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南红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39404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