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大展亮相巴黎大皇宫 展现艺术大师恒久魅力
http://www.socang.com   2015-10-28 15:48   来源:artnet新闻

巴黎大皇宫展出的莫瑞吉奥·卡特兰雕塑作品 图片:: © Rmn-Grand Palais / Didier Plowy, Paris 2015

  本月去法国巴黎的大皇宫(Grand Palais)参观的观众将会享受到一场世界级的艺术盛宴。占据了整个展厅的《毕加索。我为画狂》(Picasso Mania)是一个集群展、回顾、历史文献为一身的秋季大展,将这位传奇的西班牙艺术大师的艺术精神、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这是一个我们都熟知的场景,以盛开的方式展现的不仅是这位现代艺术大师的卓越成就,还有那些跟随他步伐、在他铺就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的艺术家们。

  公平的说,毕加索这个名字振聋发聩——他的名字是“现代艺术“的代名词——我们也从得到他启发的艺术家身上真切的感受到了他的影响力。“这个展览不仅仅将毕加索作为艺术家进行展示,更是将他作为一个具有启发、甚至颠覆意义的公众形象进行讨论。”策展人迪迪埃·奥丹爵(Didier Ottinger)在10月6日的媒体预展上对记者说。这个展览是大皇宫、蓬皮杜艺术中心以及毕加索博物馆三家机构合作的成果。

大皇宫的展览现场由bGc工作室设计 图片:: © Rmn-Grand Palais / Didier Plowy, Paris 2015

  第一个展厅通过导演劳瑞·德·克莱蒙特–托奈尔(Laure de Clermont-Tonnerre)与毕加索的曾孙女、艺术史学家迪娅娜· 威德玛耶·毕加索(Diana Widmaier Picasso)合作的纪录片,以其他艺术家的视角介绍了关于这位艺术家的传奇故事。

  面对镜头,包括约翰·巴尔代萨里( John Baldessari)、理查德·普林斯( Richard Prince)、菲斯尔·林古德(Faither Ringgold)、阿涅斯·瓦尔达( Agnès Varda)、塞西莉·布朗(Cecily Brown)以及罗姆德·哈泽米(Roumauld Hazoumé)等在内的众多文化人士一起谈论了毕加索引发的文化现象。阿德尔·阿贝德赛梅(Adel Abdessemed)将他成为“面对自己绘画的斗士“,而在埃德·拉斯查( Ed Ruscha)心中,毕加索则是一个万花筒;各种赞美之词不绝于耳。简单的说,这些不断加入的声音所说的内容十分简单:我们所称的当代艺术,有了毕加索才会存在。

  但是,对于英雄的崇拜到此为之。展览的绝大部分在其他的展厅当中,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以一种让人吃惊的创意模式得以展现。

巴勃罗·毕加索《带着蓝色贝雷帽的玛丽》( Marie-Thérèse au béret bleu ,1937) 图片:: © Succession Picasso 2015 / 图片: Béatrice Hatala

  展览以三部分展示了毕加索的作品:立体主义创作;1930年代经常涉及到政治内容的人物绘画;以及经常涉及到情欲晚期作品。作品的陈列布置构思巧妙,没有类似展览当中常见的照本宣科的感觉。

  虽然《亚威农少女》(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缺席展览,但是迈克·比德罗(MikeBidlo)1984年创作的可以以假乱真的作品《不是毕加索(亚威农少女,1907)》( Not Picasso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1907))依然可以反映出毕加索原作想要表达的性别及后殖民问题。马尔科姆·莫利(Malcolm Morley)的《文明的摇篮与美国女人》( Cradle of Civilization with American Woman, 1982)中,一位无头的裸体女性横躺在画面前景,背后是典型的现代沙滩,古典的女性形象与时空错乱的背景营造出了画面的巨大张力。

西格玛尔·波尔克,《无题》(Untitled ,2006) 图片: © The Estate of Sigmar Polke, Cologne / ADAGP, Paris, 2015 – Photo ACT Art Collection Siggi Loch

  一间以波普艺术为主题的展厅内,罗伊·里奇腾斯坦( Roy Lichtenstein)、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以及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将毕加索与其他偶像人物一视同仁——他是被消费、消化然后被转化为他们作品图像语言的对象。

  有些部分的展览会关注于毕加索对于某位艺术家的影像,其中包括了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以及荷兰摄影师莱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其中提到的奇闻异事非常有趣。举例来说,1988年,已故德国艺术家马丁·基彭伯格(Martin Kippenberger)被一张大卫·道格拉斯·邓肯(David Douglas Duncan)的摄影作品所吸引,照片当中,毕加索穿着一条硕大的短裤站在戛纳家门口的台阶上。他痴迷于一个问题——“毕加索的天才是不是来自于他的内裤?”——最终,这变成了他的一系列以身着类似大短裤的自画像作品。

大卫·霍克尼《小丑》(Harlequin,1980) 图片:: © David Hockney / Richard Shmidt

  同时,在50、60年代热衷于杜尚概念艺术的艺术家贾斯培·琼斯(Jasper Johns)的艺术追求正好与毕加索背道而驰。但是,他在1985年开始创作的《季节》(Seasons )系列,却多少带有毕加索的印记,特别是朦胧的人物阴影,很可能就借鉴于毕加索1953年的作品《阴影》( L‘Ombre)——星光灿烂的星空下的一把梯子,两位艺术家遥相呼应。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坏画”(Bad Painting)集中体现的是在毕加索去世之后才被认可的晚期作品。这些描绘情色及火枪手性爱的绘画,70年代在亚维农(Avignon)教皇宫(Palais des Papes)展出的的时候遭到恶评,但是1981年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以及后来在古根海姆的展览却成为了新一代艺术家的艺术生涯转折点,其中就包括了让–米切尔·巴斯奎特 (Jean-Michel Basquiat)、基思·哈林(Keith Haring)、以及乔治·康多(George Condo)。

罗伊·里奇腾斯坦《带花帽的女人》( Woman with Flowered Hat,1963)) 图片:: © Estate of Roy Lichtenstein New York / ADAGP, Paris, 2015

  最终,就像最后一间展厅所提出的,毕加索丰富的艺术探索以及脱离画面束缚的解放思想,让他的作品具有了无可争议的力量——它们不停的为艺术家带来灵感,就像菲斯尔·林古德在短片中所说的,这些后来者与毕加索意义,并不是抄袭或者模仿,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创作。”

  《毕加索。我为画狂》(Picasso.Mania)2016年10月7日至2月29日期间在巴黎大皇宫展出。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毕加索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3935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