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庚先生(1894—1983年)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1926年被聘为古物陈列所古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鉴定清廷所藏青铜器。其辨伪实践即始于此。1941年《商周彝器通考》的出版标志着其辨伪思想的成熟并形成系统建构。他的辨伪成果代表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青铜器辨伪的最高水平。容庚擅长于文献考据,重资料的排比与梳理,而少理论概括与阐发。我们从其相关著作和辨伪实践中凝括出三个辨伪思想和七条辨伪方法,以彰著容庚先生在青铜器辨伪史上的独特贡献。
三个重要的辨伪思想
⒈伪造和仿造区分开研究的思想。仿造先秦青铜器的现象主要见于宋元明清时期,只求形似,不求逼真,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美术工艺和时代风格,可以视为艺术作品。伪造是为了牟利,不但追求神似,甚至在有铭真器上加刻铭文,或者在无铭真器上补刻铭文,其对古器物、古文字和古史的研究危害无穷,因此,辨伪是青铜器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容庚把仿造与伪造区分开,对青铜器辨伪的科学发展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的研究者所遵循。
⒉在把握伪器制造规律基础上的伪器分期思想。在青铜器研究史上,容庚首次对伪器作了较科学的分期。其意义在于可以进一步服务于青铜器的辨伪。他把伪器分为三期:⑴乾隆以前,作伪者很少接触真器真铭,所以铭伪者器亦伪,作伪水平较低,容易辨别。这个时期有很多仿宋代著录铭辞而作伪的器物。虽也有形制花纹精致者,但铭文笵铸则恶劣易辨;⑵道光至清末,估人多于无字之真器上伪刻铭文,或于字少之器加刻铭文。但由于铭文知识不足,所刻铭文,文义荒谬,字体恶劣,真伪易辨。虽有伪刻文字之佳者,但往往文字、形制与古不合;⑶民国以来,由于青铜器修理经验较前丰富,作伪技巧趋精,辨伪难度增大。加之印刷技术的进步,影印之法兴起,人皆得见影本;辨伪经验与辨伪理论丰富,人皆提防伪器,故作伪之术因之而日进。
⒊形制、文字、花纹三者互相推求,注意器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无铭器和有铭器并重的辨伪思想。所谓“器物的完整性”包括器物的出土地点及共存物、制造年代、器物著录与收藏以及器物形制、花纹、铭文与时代、地域的关系等要素,这些要素在真器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传统的金石学属于经学、史学的附庸,金石学家的兴趣偏重于青铜器的铭文,无铭之器则被忽视或遭屏弃。容庚注重利用出土资料,把眼光拓展到无铭器,并注重发掘器的同出器物以及器物组合情况,强调发掘资料的完整性(包括各种遗物资料的完整和摆放位置的未被扰动),使延续了千年的为古董把玩鉴赏和补证经史服务的金石学,蜕变成有完整体系的中国青铜器学科,把青铜器辨伪水平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上述几点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是在对中国青铜器发现史、青铜器著录史、青铜器辨伪史、古代学术史以及青铜器铸造工艺全面把握的前提下作出的科学论断。
七条重要的辨伪方法
⒈铭文辨伪。容庚先生治彝器由文字始,铭文是容庚先生进行青铜器辨伪的最初的切入点。铭文辨伪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从时代和地域两个维度考察文字的书写风格(亦即字体特征)。字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气质,伪铭虽能摹其形,但很难传其神,或笔力软弱,或字体臃肿,缺乏原铭刚健之气。⑵铭文用字习惯和字形结体特点,这也有明显的时代烙印。⑶铭辞体例(即铭文的篇章体式)。比如商代铭文多简短,往往只有受祭者之名和族氏符号,多字之器或伪。⑷铭辞部位。器铭因各种器物而有一定部位,凡铭文的地位不适合习常部位的,须要细心考察。⑸铭辞内容和器类的关系:一是铭文内容和器物种类要相称,如铭功烈的不会记于镜鉴之上;二是自名和形制要相符,《善斋吉金录》著录的伪器叔宾父铺把盨的铭文摹在铺上,而“盨”字未改。⑹中国青铜器有普遍应用合笵法的传统,合笵法的一套陶笵,在青铜器浇铸成形后,一般便被拆碎,不再重复使用,因而每铸造一件器物,等于一次创造,必须经过由制模到铸成的整个过程。由于这一原因,有些青铜器看来外观相似,细察仍有差别存在。商周青铜器铭文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没有字形完全相同的两篇铭文,商周时期的多数铭文,包括那些内容甚至行款相同的铭文,各篇都应是单独书写、制作。如师麻孝叔簠,一为愙斋所藏,一为善斋所藏,而文字雷同,二者必有一伪。⑺盖、器多对铭(铭文内容相同),器、盖铭不同者要注意辨察。《西清古鉴》第十六卷著录的周孙卣之盖、器是两个不同的族氏符号,盖、器不是原配;《宁寿鉴古》第十二卷著录的周智匜器、盖铭不同,可疑,盖有可能是伪造的。
⒉形制、花纹辨伪。形制不古者伪,花纹不古者伪;铭文早而形制花纹晚者伪,形制早而铭文晚者伪。盖、器花纹不统一者多有问题,《西清古鉴》第十六卷周析子孙卣盖之花纹与器不同,并非原配。以此方法辨伪还要注意改易形制的情形,如《西清古鉴》第六卷著录的蟠夔鼎十一就是甗之上截下加三足而成,《西清续鉴乙编》第八卷夔纹壶一是把錞于的虎纽去掉而倒置加两耳而改造成壶。
⒊铸造工艺辨伪。错金银技术产生于春秋时期,鎏金银则在战国,金银错或鎏金之商周器多伪。《善斋吉金录》第二卷著录的子册册父丁齍则添加的锡较多。
⒋通过器物著录与收藏信息考辨真伪。中国古铜器以前大都盗发,辗转相传,其情况不明确。只有查考这件器物或类似的器物见于哪一种著录及其收藏的由来,以便和真器互相比较。容庚编纂的铜器图录书,于著录与收藏情况说明甚详,盖有深意存焉。
⒌伪造地点。容庚认为作伪之地之人为言鉴别者之所当知,这会在形制、铸造或铭文上反映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朱善旂《敬吾心室彝器款识》中不少伪刻铭文为陕中伪刻,刘体智善斋所藏番仲吴生鼎为陕西凤眼张(二铭)所伪刻。潍县人每仿制陈介祺簠斋藏器。铭文伪作的方法,北方惯于刀刻,作伪刀刻为多,每不能底平直落;南方刀刻每多斜出,而工于以酸类腐蚀。伪器的流向他也有关注。对于作伪之地之人,很难考知,即使知道也难以明说,这大概是容庚于此着墨不多的原因,但其有限的论述仍然指示给今天的辨伪工作以有益的启示和努力的一个方向。
⒍锈蚀辨伪。这要靠摩挲原器。容庚一生经手的铜器达数千件,经验非常丰富。⑴观察锈之厚薄美恶。这因埋藏环境以及铜质的精粗而有不同。周初至今已三千年,有锈蚀如腐者,有仍露铜色如新铸者,其常见者,则外生薄锈,或红或绿,间有蓝色;⑵通过去锈辨别。真器外层之锈,有以水浸之而去者,有以醋渍之而去者,有以电解之而去者,至于伪作之色,以沸汤煮之即脱去;⑶观察锈受水后的反应。假锈受水脱落,手摩之滑泽如粉,而真锈则生硬不然;假锈受水色辄少变,而真锈红绿如故;真锈经水,或有如痂脱,如瓦解,非若假锈之融化;⑷观察铭文字口锈迹。真器之铭和花纹,古人每每填漆,如无填漆,则字内每生铜锈。后人伪刻之后,敷以假锈,可以水洗或山楂敷去之。亦有以假锈和蜡为水洗山楂敷所不去者,可以钝针剔之。腐蚀较刀刻逼真,然字口皆不能有真锈,且拓出后,笔画有软弱、臃肿、模糊之病。
⒎目验原器。容庚强调“多阅”,即多经目验,要用心体味古器的质朴之气。新出土之器,色泽斑驳陆离,花纹刻画工巧,铭文锈填字内,自易分晓。如果器经磨濯,敷以厚蜡,即使是专家老手,也有可能看走眼。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著录的丰姞敦,善斋所藏的叔舞父尊、若彝,容庚都是在摩挲原器后,才审知其伪的。我们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就要多读各种图录和考古发掘报告。
无论是辨别伪器的数量,还是辨伪成就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容庚先生都达到了一座高峰。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