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李村北宋2号墓侍女牡丹壁画
花草图案作为一种装饰纹样,很早就出现在古代墓葬中了。最初,花草图案大都是出于补白、点缀的目的而被安排在画面中的,是陪衬主画面的。但到了宋金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花草图案,特别是牡丹花,因寓意富贵吉祥而备受世人喜爱,遂成为墓中的主要画面之一,赫然出现在墓室的显要位置。
据史书记载,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代。隋唐两代牡丹逐渐成为深受文人和富贵人家喜爱的花卉。但牡丹最兴盛的时期是在北宋,那时,因栽培技术成熟,牡丹的种植非常广泛,牡丹已不再是富贵人家的专享,她也进入到寻常百姓之家了。这种说法不仅见于史料记载,也得到考古资料的证实。洛阳不少宋金时期的墓葬中都能见到牡丹雍容华贵的“芳姿”,牡丹文化已经深深地渗入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生前种植、赏玩,百年之后还要带入地下,继续伴随左右。墓中的牡丹画像,无论是小幅的雕砖,还是大幅的壁画,都位于显著位置。牡丹的表现样式也多种多样,有山石牡丹、盆栽牡丹、瓶插牡丹和折枝牡丹等等。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发现于新安县宋村的一座北宋砖雕墓,在不足5平方米的墓室里共镶砌了近30幅牡丹雕砖,分布于四壁各处,举目可见,牡丹形态各异,无一雷同。
侍女牡丹壁画,1983年发现于洛阳市新安县李村2号宋墓。画面中间方桌上放着一盆盛开的牡丹,花朵硕大,甚至大过了旁边侍女的头部。桌边是两个手拿茶盏和带罩子食品托盘的侍女,她们在忙着侍候主人宴饮的间隙,忍不住停下脚步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牡丹。还有是出土于洛阳的两座金墓中的彩绘牡丹雕砖。
“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已无杨子华” (杨子华,北齐时期著名御用画家,善画人物、宫苑、车马,也善画牡丹),宋代文豪苏轼面对娇娆的牡丹发出过如此的浩叹,可见牡丹是画形容易写神难。墓里出现的牡丹作品,一般都是出自民间工匠之手,虽说艺术水平有限,却也生动写实,说明工匠是有生活体验的,进而反映出牡丹在宋金时期的普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