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不是从艺术开始 但却到艺术结束
http://www.socang.com   2015-08-19 17:07   来源:投资与理财 作者罗忠学

  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5000年人类历史中,仅仅有329年是和平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14500余次大小战争,平均每年3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虽然一直处在和平之中,但是依然发生了100余次局部战争,平均一年将近2次。据一些专家学者统计,人类历史上有据可查的战争,共造成36.4亿人口的丧生,损失掉的财富如果折合成黄金,可以铺一条宽50米、厚20cm的黄金道路,可以到太阳上打两个来回!如果换算成总重量,约为120万亿吨,平均到现在的地球人身上,每人约两吨!

  战争,一方面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也为艺术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包括一战二战都是如此。

  每一次战争,无论出师多么名正言顺,都无非是为了抢占其他人的财富,或者土地,或者牛羊,或者资源。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是为了抢夺别人的“艺术品”,尽管在历史上,很多战争中都发生了抢夺艺术品的事件,比如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罪行,二战期间希特勒的副手戈林以发密令的方式抢夺巴黎卢浮宫的艺术品,还有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政府甚至派文物专家来中国收集文物,等等。但是,这些抢夺艺术品的兽性都不是发动战争的原因,更不是对被侵略国家最大的伤害。

  但是,在战争肇始后,首先萌动的必定就是艺术家和艺术品。艺术是宣传机,不光在表达艺术家对侵略者的愤怒,更需要唤醒被侵略的人民。作为二战的主要战场,我们国家的艺术家在抗日战争包括随后的解放战争期间,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品。早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前,鲁迅先生就将西方版画引入中国,并开始了版画的创作。他的版画与小说作品一样,唤醒人民的意志。徐悲鸿在1939年创作的《放下你的鞭子》等作品,意亦在此。

  揭露侵略者或者对方的丑恶行径,让自己得到国际怜悯,亦让自己成为正义之师,也是艺术家们的努力方向。在一战期间,意大利籍艺术家萨金特创作了《毒气的殉难者》等作品,旨在揭露德军违反国际法使用毒气战的卑劣行径。该作品在落日余晖的暖色调中弥漫着一种悲怆的气氛,掀起了国际社会对法国的同情以及对德军的谴责。

  当然,也有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旨在表现我军的顽强,掀起全民斗志,加强必胜的信心。这种作品在战争中俯拾皆是。

  每当战争结束后,这种题材的作品就会更多。我们稍作对比就会发现,在战争结束后的胜败两方,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以我国大陆及台湾为例来说,蒋介石溃败台湾后,兴起的恰恰是邓丽君似的“靡靡之音”,也最终一度领导了全中国的流行音乐;而在大陆,却以表现我军如何英勇应战的影视及小说作品为主。美术作品也是这样,每当战争结束后,战胜方就会用艺术的方式整理自己的英勇事迹,或者也是为了名正言顺。清军入关后,更是急于全面接受汉族的文化,这并不仅仅代表汉族文化的优秀,更是为了更好地统治汉族人民。

  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如火如荼地出现了一批表达八路军、解放军英勇顽强、艰苦作战的美术作品。艾中信在1957年创作了油画作品《红军过雪山》,表达了红军是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抗战的;詹建俊在1959年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更是表现了我军的英勇顽强......

  而在西方,由于美国的介入,交战双方的民间似乎并没有那么仇视,他们开始反省历史,创作了一批反映战争残酷的作品。例如,毕加索在1951年创作的《战争》,采用了他一贯的变形手法,画面左侧的勇士拿着和平鸽的盾牌,抵御着右侧手握鲜血利剑的入侵者,整幅画面显现出一种焦虑不安与义愤填膺,隐含着反侵略、反暴力的主题;我们应该还记得一张很有名的摄影作品《胜利之吻》,讲的是日本宣布投降当天,纽约人民上街庆祝,一位水兵很兴奋,拉过身边的一个护士亲吻,这一幕被时任《生活》杂志的摄影师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抓拍,成为传世的经典,也成为人们感受和平美好的承载。

  整个欧美的文艺创作基本集中于反战。很少看艺术品的朋友也可以从影视作品中有所体会。看完《钢琴师》等电影,我们大多会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并对战争本身予以谴责;而看完《南京!南京!》或《金陵十三钗》等作品,我们除了感受我们人民的伟大之外,还常常重新感受了一遍当年的屈辱,掀起我们对当年敌人的仇恨。这也是我国的艺术作品依然与西方存在一定差距的原因所在。

  每次战争后,全民会以各种艺术形式对战争予以总结,对和平予以呼唤,对战争中牺牲的英雄进行祭奠。在我们完全接受并开始享受和平的生活,战争之心完全泯灭后,这场战争才算是真正的结束。

  今年9月3日,我国将首次举办纪念抗战胜利的阅兵仪式,这是一次向世界展示我国大国实力的机会,也是一次对和平的呼唤。然而,这只是我们国家实力的一个部分,艺术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的载体,只有文化的最终胜利,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终胜利!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艺术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35405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