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齐白石的知名作品。一位艺术批评家曾计算过,齐白石就算每天画,留存下来3万张作品了不得了。但是,目前艺术机构、收藏家、美术馆和市场上的齐白石作品约有35万张。 均为资料图片
据央视、《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 ,某图书馆馆长在广州中院受审,该馆长将真迹从图书馆偷出拍卖,自制赝品则留在馆中,涉及齐白石、张大千等名人的画作100多幅,涉案金额近1亿元。
无独有偶,湖南经视日前曝光了一家艺术品投资公司,该公司声称,你拿的是几十元、几百元的地摊货或者赝品,到这里估价能估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价格,令人难以置信。
在赝品充斥的书画市场,信用的危机在蔓延,字画等艺术品市场到底有哪些乱象?藏家如何识别赝品?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字画收藏,五大乱象扰人心
字画等艺术品市场有哪些乱象?记者采访了湖南文物鉴定中心专家李智勇,他概括了四大乱象。
一乱:名家大师满天飞。过去,即便是成就很高的书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生前也不敢妄称“大师”;现在,有些人的“头衔”高得令人生畏——联合国某某书画大师。
二乱:赝品书画泛滥成灾。书画市场的赝品交易已成常态,各种制假作假手段应有尽有,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从绘画、题款、制印、裱贴到销售“一条龙”制假售假产业链,运作缜密,分工明确。
三乱:书画鉴定以职谋私。一些书画鉴定家被利益所熏,睁眼说瞎话,丧失了书画鉴定的权威性。
四乱:拍卖公司坐收渔利。在拍卖公司公开声明的条款中,拍卖公司对所拍赝品不担责任,而是把风险和责任都推给委托方和买方。有的拍卖公司为赝品大开绿灯,甚至为赝品出具“身份证”,使买家误入陷阱。
五乱:谁的字画好卖,谁的作品就满天飞。艺术批评家刘传铭曾计算过,齐白石就算每天画,留存下来3万张作品了不得了。但是,目前艺术机构、收藏家、美术馆和市场上的齐白石作品约有35万张。
如何识别赝品,专家为你支招
对于喜爱收藏的市民来说,究竟应怎样防止自己上当受骗呢?
湖南省收藏协会副会长卢伯雄提醒,如果整个裱件像布一样疲软无“硬”质,同时成品与裱材的衔接处有壳起、毛边不平实的现象,那几乎就可以肯定是仿造品了。真正的裱装原件不论多么陈旧,都应该是富有弹性,纸与裱材的接缝处必须是服帖而严整的。
湖南省知名收藏机构——古兰轩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总经理彭小舟建议,收藏者平时要多学,多看,多交流,要到正规的画廊和拍卖公司等机构去购买。同时,彭小舟还为广大字画收藏爱好者提出了几个具体可行的鉴别方法:
一是看笔墨技法,鉴别字画。写字与画画一样,都是由生到熟,熟能生巧。熟是重要的,但又不是绝对的;
二是看纸张。有些人会将保存下来的老纸张来个“老纸新写”。找一张当时的老纸,用现在的墨写上去的东西,和当时老纸老墨写就的真品,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因为新仿的墨是“吃”不进纸里去的,它跟七八十年前墨和纸结合的那种状态的区别,专业人士是比较容易分辨出来的;
三是看书画家本人的印章。凡是历史上著名的书画作品,收藏的印章都很多。如果我们将一幅作品上的收藏印章按时代顺序排列一下,就能看出它的流传过程。有的收藏家具有一定的鉴定水平,他所钤盖的收藏印章,作为鉴定的辅证,可靠性就比较大一些。有的收藏家毫无鉴定经验,他所钤盖的收藏印章,作为鉴定的辅证,所起的作用就很小,有的甚至只能起到确定作品时代的下限作用;
四是结合作者看,比如孙中山、黄兴、周作人、鲁迅,这些人的书法和他们的性格都很像。比如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和“博爱”写得很大气很厚重,一看就是伟人范儿。而仿品很可能会写得抠抠唆唆,小家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