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治书画作品辨伪
http://www.socang.com   2015-06-08 10:31   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黎展华

 

 

图一

  宋文治(1919年-1999年),现代画家。江苏太仓人。早年从张石园学习山水,后得陆俨少指授并拜吴湖帆为师。1951年入江苏省国画院受傅抱石影响,致力于山水画创新。其早年作品风格疏秀;中年笔墨劲健,意境灵奇,时代气息浓郁;晚年变法,尝试没骨泼彩,格调清新,意境空蒙迷茫。曾任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美协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等职。出版有《宋文治作品选集》、《宋文治山水画小辑》、《宋文治画集》、《宋文治山水画选集》、《宋文治画谱》及赴新加坡画展、日本西武画展有关选集等专集。 

  宋文治的山水画在“四王”的基础上,又受到朱屺瞻、傅抱石、钱松喦、李可染的影响,反映出转益多师的特点。从画家的个性特点上来看,宋文治属于亦步亦趋的儒者,规矩法度不仅反映在他的画面中,因此,他的绘画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他的画内敛而不事张狂,具有了传统文人画的从容雅逸的品格,也反映了发展过程中的传统方式。特别是他的江南风情画作因为清丽典雅、个性秀逸明快而独标一格。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宋文治受泼墨泼彩等画风影响,借鉴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西洋水彩等画法,大胆否定自我,再次开拓思变,进一步地锤炼新的绘画语言,力求探究中国画未来新路,终以没骨泼彩山水画新风貌凸现于世。与张大千、刘海粟凭借激情泼墨泼彩偶然所得画法不同的是:他大胆地将泼彩、流痕、拓迹等渲染手法与勾、皴、擦、点等传统笔墨有机地融为一体,作画程序恰与水墨设色技法相反,意在笔先,于色中施墨,并在绘画中增添了“制作”技巧成分,由此淋漓尽致地表现客观自然,这同时也显示了他驾驭笔墨,丰富变幻的技巧。 

  纵观近年来宋文治书画作品的拍卖,造假的都集中在他的江南风景、太湖风光这些题材上,本次的宋文治书画作品辨伪,我们也有意选择了这个时期的作品,以典型并且司空见惯的作品让大家知道目前在拍卖市场上充斥着的均为这一类的题材,值得大家的的关注和警惕。 

  图一图二两幅作品分别署名宋文治的两幅作品,一幅叫《江南三月》,一幅叫《江南春晓》。内容、题材、取景都是选取了太湖边上的一个特写,时值江南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两幅画面上最凸显的是盛开的桃花,还有在桃花掩隐中的江南小屋,远处渔帆点点,湖面清澈如镜,留下渔帆的倒影,一群掠湖而过的雀鸟,更增添了画面视觉上的动感气氛,两幅画画的都不错,充满了诗情画意和美丽的太湖风光,这种题材人见人爱,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图一桃花描绘的色彩过重、过艳、过火,过于统一,没有深浅变化,山石也一样,过于强调笔墨的彰显而忽略了整体环境气氛的协调考虑,还有一个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大堆的渔船挤在一块集中捕捞,这么多张网一起下去互相干扰不说,如何捞鱼?现实中,这种情形鱼早就闻风而逃了。然而图二的渔船是各捞各的,分工合作,悠哉悠哉!这正是江南人的性格体现,更符合画面审美的点缀需要,尤其是图二的描绘。墨分五彩,该浓该淡,该虚该实,十分的生动、浪漫和惬意。 

  综上所述,图一是假,图二是真。

图二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宋文治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991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