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专家给字画洗澡:能干洗也能湿洗
http://www.socang.com   2015-05-29 17:11   来源:河南商报

工作人员对古画进行拼接和修复

  你没看错,在河南博物院,清洗宣纸等材质的字画,一般都是用清水。

  除了“湿洗”,字画还可以“干洗”呢 家里和好的面团,这时也能派上用场哦

  河南商报记者 李雅静/文 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供图

  人脏了能洗澡,衣服脏了能漂洗,画脏了怎么办?用河南博物院的洗画机,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名人字画大多使用宣纸,遇到水便会化成“泥”,这也能用水洗?来河南博物院,你就能看到“奇迹”的发生。

  洗画神器

  给名人字画“洗澡”

  能干洗也能“湿洗”

  河南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向河南商报记者演示了洗画的具体过程。首先是把洗画机打开,把要洗的字画放进去。

  当然,洗之前要给字画穿件“保护衣”:上下各蒙几层超薄的皮纸或稀网绢。目的一是为了固定字画,二是防止它遇水变成“泥”。

  随后,工作人员拿喷头,往字画上浇过滤后的自来水,一边浇一边用排笔清洗。“动作一定要轻,否则容易损毁字画。喷头的水压要尽量小。”

  河南博物院纸质文物研究室李耀华说,这种清洗办法,能将一般字画上的水渍、污渍、泥渍等统统洗掉。“碰到顽固污渍,会采用药物清洗。”

  “这个工作更像一个美容师,说白了,就是给古字画洗个澡。”李耀华说,洗画机的造价不菲,少说也得几十万元。

  李耀华介绍,在清洗之前,会对那些容易“跑墨”或“跑色”的宣纸或绢本书画作品,通过涂抹淡胶水、淡矾胶水等方式防范。

  有意思的是,除了用水“湿洗”,还可以“干洗”字画。

  李耀华介绍,对于比较烂的纸质书画作品,尤其是绢类作品,只能采用干洗法。“我们曾利用面团的黏性,对字画进行干洗、吸附。”

  纸张修复

  修复残缺古字画

  技术难度也很高

  修复古字画,不仅仅是“洗个澡”那么简单。

  书画修复俗称“揭裱书画”,是对病害严重的书法作品进行修复。河南博物院的传统字画装裱修复有30多项工序:专业糨糊的制作,绫绢的托染,书画装裱,“画心”的托平、镶嵌等。

  为此,2011年,河南博物院还将其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确定遗产传承人。

  纸张残缺或字画脱落该如何修复?李耀华说,如果是小块残缺,残缺处刚好又没有画意,可以使用相似材料的画纸,用传统颜料染色做旧后补上去。“这里有个原则,就是‘宁浅勿深’:一旦颜色深了,就成了‘绝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果是大块残缺且有画意的地方,除了材料上的修补,还要让有美术功底的修复师或画家,对画意进行补全。由于不同画家在用笔和画法上不尽相同,很难做到和原作完全一致,一般不提倡补全画意,使残缺部分和周围颜色协调即可。

  修复技法

  传统技艺是核心

  科学仪器为辅助

  除了使用洗画机,河南博物院还引进了一台“高清书画修复仪”。

  该设备集字画修复、无线网络直播为一体,可视频直播字画的修复过程,通过网络直接传送至博物院展厅内。

  科技设备越来越高大上,那么在修复工作者看来,究竟是机器厉害,还是传统技艺更胜一筹?

  有人认为,这些高大上的仪器跟传统技艺,更像是西医和中医的关系。西医喜欢借助各类仪器进行诊治,中医更多是通过望闻问切来治病。

  在李耀华看来,仪器更多的是起到辅助作用,一些核心的工作,还得懂传统技艺的人来干。

  “比如,洗画是个很耗时间的活,如果用传统方法,一个人一上午只能洗一幅小画;而使用机器,一上午能洗出来三幅,提高了工作效率。”李耀华说。

  此外,机器的使用也能减少工作人员颈椎、腰椎疾病以及霉菌感染等职业病的发生,增加了文物展示的科技含量,让人们了解更多文物保护幕后工作。

  为照顾好“老伙计”

  “新伙计”们出力不少

  文物保存环境无线监控系统

  全天候监控文物温度、湿度

  研究表明,自然蜕变依然是文物遭受损坏的主要原因。这种损坏,与文物及遗址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

  为此,河南博物院引进了这一系统,对展厅以及库房的温度、湿度、有机挥发物、光照、紫外线、降尘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调控。

  “如果湿度较大,会使耐水性较差的藏品比如绘画作品色彩变暗生霉斑。而温度过低,则会使得一些木材、漆器发生开裂。”工作人员说,该系统更多的是做一些防微杜渐的工作,通过适度的环境控制,不让文物的病害发展太快,以此来延长文物寿命。

  纤维分析仪

  测定纸张成分

  比指甲盖还要小的纸屑,放到机器下,就能鉴别出其纸质、材料、年代和产地等信息。

  上述情况了解透彻后,如需用同样的纸张对字画进行修复,便可委托相关造纸厂“仿制”这种纸张。

  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

  分析文物的纤维成分、构造等

  对多种文物进行分析,比如纸张、象牙、纺织品、木器、青铜器等。可通过小的脱落样本或粉末,分析出文物的纤维成分、具体构造、颜料配色等。

  为了解几件青铜器的保存现状和腐蚀特征,河南博物院曾应用激光拉曼、偏光显微等技术,对青铜器上的锈蚀样品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表明,其中两件青铜器上有氯铜矿,即有害的“粉状锈”。这为随后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X探伤

  类似医院的X光机

  为文物诊病

  这台机器类似于医院的X光机,可对文物的内部结构进行透视,及时了解文物的健康状况。

  比如,刚刚出土的一块壁画好几层叠压在一块,通过X探伤,能探清叠压的面积及叠压部分的内部形状等。

  近年来,重庆文物部门就对重庆大足千手观音进行了X探伤调查。结果显示,千手观音石质雕刻品的金箔包裹本体,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和裂隙。这弥补了对文物传统病害调查的不足。

古字画残片

修复完成后的古画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博物院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9757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