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双年展创造身份展开幕
有如展览主题“创造身份”一语成谶,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肯尼亚馆自始至终引人注目,从合法化身份的开始,到媒体广泛热议,到展览前十天肯尼亚单方面宣布退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到5月8日展览以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创造身份展”如期盛大开幕。“创造身份”到“身份创造”,本届威尼斯双年展肯尼亚馆成为有史以来最充满戏剧性的艺术焦点事件。
威尼斯当地时间2015年5月8日下午6:30,“威尼斯双年展·创造身份展”,按照原定计划,在威尼斯最重要的文化交流场所之一sanservolo岛上正式开幕。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策展团队成员,“创造身份展”总策展人Sandro Orlandistagl(桑德罗·奥兰迪,下文简称桑德罗)、联合策展人丁雪峰、展览赞助方南京国际美术展组委会执行主席、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董事长、南京利源集团董事长严陆根、南京国际美术展组委会秘书长、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执行总裁黄炳良,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策展人俞可,参展艺术家代表秦风、史金凇、李占阳、蓝正辉、双飞艺术中心等艺术家,意大利环境部前部长、议员、双年展主席Ripa di Meana Carlo,意大利环境部前部长Pecoraro ScanioAlfonso,法国达索集团副总裁Chateau Dassaul,前叙利亚驻意大利大使、阿拉伯联盟秘书长Al Kassir Samir,古巴驻意大利领事Oneida Barò Estrada,米兰苏富比代表Calabro Tommaso Amedeo,罗马Giorgio e Isa de Chirico基金会代表Canova Lorenzo,法国artcurial拍卖集团代表Challier Pierre – Alain,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古巴国家馆策展人Zaza Giacomo,叙利亚国家馆策展人Trombadori Duccio,著名批评家、策展人Cherubini Laura,MOCCA执行董事、首席策展人Coetzee Mark,罗马Quadriennale集团主席Gawronski Jas,策展人Dallara Enzo,Lux Simonetta,Saglio Dominique、Scaringella Massimo,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加蓬国家馆参展艺术家Owanto–Yvette Berger,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台北当代艺术馆长石瑞仁,北京元典美术馆长、策展人梁克纲等150余位政界、商界、艺术界、媒体界嘉宾、代表参加了盛大的开幕仪式。
开幕式酒会现场
面对数月以来一直纷争不断的舆论,总策展人桑德罗发言称:“这次的展览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参展艺术家史金淞则意味深长地说:“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捍卫每一个独立个体的自由,当肯尼亚的旗帜拿走的时候,我们就独立了。”展览赞助方南京国际美术展组委会执行主席、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董事长、南京利源集团董事长严陆根,在开幕词中说明了企业对于这次赞助行为所持的态度:“已有一百多年的威尼斯双年展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顶尖的艺术展览,虽然这个盛会每届都有饱受争议的批评,但这样的批评或许真是另一种推动进步的力量,组委会更希望通过这样一条全新的国际渠道,将南京国际美术展项目推荐给本国的艺术机构和艺术团体,共同探讨艺术全球化的课题,推动艺术投资的跨国合作,为全球艺术的发展共同努力。”
参展艺术家史金淞作品“我的馆!”
独立、怒吼和表态:因事而变的艺术家们和作品
不久前,参展艺术家史金淞就肯尼亚政府宣布与肯尼亚馆脱离关系一事,发表了名为《共同的“泡澡”到独立的“起义”》的专栏文章,文章中提到:“我们因此而谈到了非洲大陆左腰的那个瞬间消失的“半个黄太阳”,还有更多以崇高的理由而被剿杀的个体和族群…我想只有个人独立的觉醒才可能逐渐消除对权力的仰望,才不至于在对集体权力迷信之中殇失自我,进而伤害他人和自己。”指出不管展览最终以何种形式和名义存在,独立的表达态度始终应该是艺术家坚守的立场。
此次“创造身份展”中,他按既定计划带来了作品《“淞艺博第八站-“我的馆 !”》,70多个大小不一的透明球呈现在展馆正门口,铺满了草坪,每个球内有装有一件来自不同作者的艺术作品,印证了“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的理念,这件作品的完整版很快将在台北当代美术馆展出。
双飞艺术中心在“肯尼亚馆事件”之后,创作了一系列影像作品《威尼斯的泪》。影像的图像就来自中国的流行歌曲《威尼斯的泪》,而声音则是双飞艺术中心戏谑的“悲愤嘶吼”。开幕现场,双飞成员崔绍翰还将一打一打双飞的名片愤怒地摔在地上,作为现场的行为表演。“其实我们想表达的是我们对整件事的态度,无论展览如何变化,作为艺术家都有自己想表达的内涵和表达的手段”崔绍翰说。秦风、李占阳、蓝正辉等其他的参展艺术家带来了他们各自的代表作,虽然与肯尼亚馆事件没有直接关联,但蕴含在作品中的对人性独立的诉求却异曲同工。
双飞艺术中心现场即兴表演
权力、对抗与赞助:艺术无法不于此相关
威尼斯双年展肯尼亚馆,由意大利策展人邀请数位中国艺术家参展并获得国内某企业大力赞助的报道一经发布,很快被媒体放大,一时间,坊间热议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随着事件发酵,幕后“金主”也浮出水面——南京国际美术展执行主席、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董事长严陆根——世界上首位在公开渠道收藏毕加索作品的华人。正是这样一项资金支持,刺到了舆论的痛点:“资本干涉艺术自由——资本和纯洁的艺术是格格不入的“,资本,由此成为各方博弈的论点。
然而,在艺术的领域里,出资与获利,并没有对等的因果关系,而是认可与相互印证的关系。即使高贵如拉斐尔,也在信中写道:“教皇陛下赐薪资300金币以建造圣彼得教堂,这个款项只要我活着就有....。。我已经开始为教皇陛下装饰一个大厅,由此我还能得到1200金币的报酬。亲爱的叔叔,你该看到我确是为门楣争光,为国家争荣。”
威尼斯双年展·创造身份展赞助人、南京国际美术展执行主席严陆根、法国达索集团副总裁Chateau Dassaul、参展艺术家秦风在展馆前合影
摩洛哥著名建筑设计师ElieMouyal在展览赞助人严陆根陪同下参观展览
另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参展的中国艺术家能否代表肯尼亚当代艺术,基于习惯了“主义“与”门派“的中国式逻辑的公众,很容易一边倒:”不能“,”可耻“等等。但是,艺术的本源无国界之分,甚至威尼斯双年展本身,”国“的概念已经异常弱化,不同的国家馆邀请别国艺术家参展是常事,多元文化的融合,正是这样一个百年国际化大展的动力源泉。正如当代艺术鼻祖杜尚所开辟的这一艺术领域:自由和独立意志从来不会屈从,艺术不再是描画幻影,而是直面真正的物和人生,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意义捉迷藏,质问意义本就没有意义。
对于如今的中国艺术界而言,威尼斯双年展早已不是那个神秘的国际大型艺术展,但在众多中国艺术家、策展人和媒体人的眼里,它依然是掌控着国际艺术权威和最高学术标准的国际艺术展。从1993年奥利瓦邀请十三位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就开始努力寻求世界认同,直到2003年正式成立中国馆,再到如今,中国当代艺术似乎已经融入这个国际化的平台。
此届威尼斯双年展,在中国艺术家徐冰、邱志杰、季大纯、曹斐受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主题馆”展览的同时,360多位中国艺术家受邀参加威尼斯国家馆、平行展等展览。有意思的,在中国艺术家们给世界艺术圈带来现象级关注的同时,国内的争议之声反倒是响成一片,从策展人到艺术家无一能够幸免,被指责商业气息太浓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对于媒体来说,习惯从刁钻的角度去比较和PK毋庸置疑,但在艺术家的角度,对艺术机构成长性的锻炼则更为重要。
成功策划过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的国内著名策展人朱彤,同时也是此次“创造身份展”赞助方百家湖国际文化集团主办的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的总策展人,他在此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中指出:“从04年开始,每一届的双年展我都在现场,目睹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演变。在九十年代,中国人能在威尼斯、卡塞尔崭露头角是一件很值得兴奋的事。2006年后,双年展的舞台变得更加广阔,中国艺术家参加的机会相对更广泛,变得常态化。威尼斯成为可以自由表达的舞台。近几年中国艺术家逐渐改变着介入威尼斯双年展的方式和思维倾向,这一次的展览方式、策展的理念、态度都十分自由,能平等地与世界当代艺术对话。”
站在资本运营的角度,能从威尼斯学到的,绝非仅仅一个独立展这么简单:艺术原来是可以这样的、也可以是那样的,双年展本身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让我们看到诸多的可能性。一个国际艺术展的成功与否,不仅需要在艺术方面往深层次探索,更不能完全脱离经济环境以及经济手段。展览所追求的商业价值观与文化诉求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它彰显的是中国艺术市场的需求与价值体现,而中国艺术市场也因跨国资本的介入而能够真正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南京国际美术展组委会执行主席、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董事长、南京利源集团董事长严陆根指出了赞助方的真实意图:希望通过参与国际化大展,吸引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在南京国际美术展的舞台上展示他们的艺术才华,更希望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国际化的实践,打造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双年展’,完成企业高端艺术品牌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