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传奇经历
http://www.socang.com   2015-04-24 16:13   来源:艺术财经 作者季涛

  1996年6月30日,北京翰海拍卖公司的春季拍卖会上,以880万元拍卖成交了一幅明代著名书画家沈周所作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手卷。这幅作品的出现和成功拍卖吸引了国内外书画收藏界的十分关注,同时又勾起了人们对历史上的两幅《富春山居图》传奇经历的回忆。

  杭州南面的富春江,两岸山峰秀丽。元朝时,年过五旬的全真教道士黄公望就隐居在富春江畔。据传,一天,好友无用道士前来探望,两人相约在江边畅饮。兴之所至,黄公望铺开笔墨,点点勾勾数笔,沿江风景已跃然纸上,片刻之后就形成了一幅宽一尺、长三丈有余的长卷。站在一旁观看的无用道士连连惊喜叫绝,请求黄公望在此画完成之后赠予自己,一向大方洒脱的黄公望欣然应允。这是在1350年,无用道士就成为《富春山居图》的第一位收藏者。

  明代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在苏州出现了。此时,它被明代书画四大家之首的沈周珍藏家中。沈周成为历史上有记载的收藏《富春山居图》的第二位主人。沈周对黄公望十分景仰,对这幅杰作的艺术价值更是钦佩不已。朋友来时他总是拿出画来与人共赏,陶醉其中。可是,沈周收藏此画的时间却很短。有一次,沈周将《富春山居图》拿去请人题跋时,竟被那人的儿子藏匿而失去了。沈周万分痛惜,但他一贯为人宽厚,不忍追究,不久之后就发现画卷被出售于市场上,但由于沈周资金不足难以购回。为了暂慰思念之苦,沈周便根据自己惊人的记忆力将三丈长卷从头至尾地背临了一本,于是著名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问世了。

  从此之后,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与沈周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这对“异姓兄弟”并存于世,而又各自辗转、颠沛流离,继续着它们的传奇经历。

  后来沈周把《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送给了一位叫樊舜举的朋友。此人从此开始留意真迹的下落。终于有一天,他在市场上寻到了真迹,便立刻用重金买了下来,带回家中谨慎收藏。第二年夏天,沈周被邀请到樊家做客,樊舜举将两张《富春山居图》一起摆在了他的面前,沈周万万没想到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再次见到珍爱的旧藏,而且是和自己背临的仿本在一起,感慨万千,他提笔在画后写下了一段文字,来记录自己与《富春山居图》的这段奇缘。樊舜举是收藏《富春山居图》的第三位主人,也是同时拥有两幅《富春山居图》的第一个人。

  大约六十年之后,江苏无锡一位画家叫谈公望,他成为了《富春山居图》的第四位主人。1570年,谈公望带着《富春山居图》来到六朝古都南京,专门拜访当时与沈周齐名的文徵明的长子文彭,文彭收藏着沈周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这样两个人把两幅《富春山居图》作了细致的比对观赏……这也是历史上两幅《富春山居图》的第二次见面。

  1596年的夏天,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终于买到了《富春山居图》的真迹,又成了该画作的第五位主人。董其昌对《富春山居图》爱不释手,即使是出门在外也经常带在身边,以便随时欣赏展玩。有一年秋天,董其昌在惠山又神奇地买到了沈周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他成为历史上同时拥有真仿《富春山居图》的第二位主人,在这里也是历史上真仿《富春山居图》第四次见面。董其昌得意万分之余,除了在画上题字外,还先后临仿了两张《董仿富春山居图》。

  沈周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被董其昌收藏以后,先后成为清初四大画家之一王时敏的藏品,民国时期也曾被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所藏。“文化大革命”时期徐家被抄家后,《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被故宫[微博]博物院以200元人民币收进,“文化大革命”后落实政策时,此画发还给徐家。1996年徐家将它委托翰海公司公开拍卖,北京故宫博物院出价880万元人民币使它再次真正成为了院中藏品,由此结束了该画作飘零无依的经历。

  而另外一幅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呢?董其昌在晚年以高价将《富春山居图》卖给了他的宜兴朋友吴之矩。吴之矩去世后,将这幅画留给了他的三儿子吴洪裕。吴洪裕爱此画若宝,临终之际,竟想仿唐太宗以《兰亭序》殉葬之例。他临死前叫人把他平生最珍爱的两卷书画,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的真草《千字文》真迹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拿到他面前,第一天先烧了《千字文》,吴洪裕亲自监烧;第二天又烧了《富春山居图》,就在这幅画作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从人群中猛地窜出一个人,抓住火中的画用力一甩,愣是把画抢救了出来。这人就是吴洪裕的侄子吴子文。为了掩人耳目,他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画,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虽然被救了出来,却在中间烧出几个连珠洞,使原画断为一大一小两段,从此稀世国宝《富春山居图》一分为二。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1652年吴其贞得到后将其命名为《剩山图》;1669年归广陵王廷宾所有。到了1938年,被画家吴湖帆购得收藏,1956年,这部分《富春山居图》终于被浙江省博物馆[微博]收藏。

  后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修补较多,被后人称为“无用师”卷。后段连题跋长三丈,是《富春山居图》卷的主体,再度在收藏家中转换。最后于1746年流入了清宫。从此以后,《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成了皇宫的宝贝、乾隆的宠儿,时时被乾隆带在身边玩赏。“无用师”卷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被运往台湾,至今仍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现在的《富春山居图》已分为前半部分《剩山图》与后半部分“无用师”卷两个部分,身首各异。其中《剩山图》收藏在浙江省博物馆,“无用师”卷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1年6月2日,海峡两岸的两幅《富春山居图》终于在台北成功团聚,向公众进行了展出。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沈周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4580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