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到日本的青铜珍品双鸟鼍鼓
http://www.socang.com   2015-04-13 16:42   来源:东方收藏

  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多为圆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击打可发出咚咚的声响。在乐器组合中,处于众乐之首的重要地位。乐器的产生,是随着歌唱的出现应运而生的。现在已发现的最早乐器是新石时代的骨哨和陶埙,按乐器分类属吹奏乐器。作为打击乐器,已发现的有石磬和铜鼓。

  鼓是靠敲击鼓面而发出声响的,它那雄浑激荡的隆隆之声和强有力的节奏感,给人以昂扬的情感,令人鼓舞。古代铜器中的鼓,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宴会、祭祀的乐舞等活动。

  因此,古代的一些盛大场合,特别是战争的场面中,常常用击鼓来壮大气势,扬军威,鼓士气。《左传》中记载有这样一个情节。鲁庄公十年前684年 ,齐国出兵攻打鲁国,两国军队在鲁国的长勺地方相遇后,庄公想要下令擂鼓进兵,曹刿马上阻止说不可以。这时齐军便先擂起了鼓,擂了一遍又一遍,等到了第三遍鼓声刚停,曹刿说可以擂鼓进兵了,结果齐军大败。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鲁长勺之战。由此可见击鼓所激发的精神力量是多么的不同和巨大呀。

  商代后期的双鸟鼍鼓,为传世品。器通高79.4厘米。形似横置的筒形,两侧为鼓面。鼓的上方比下方稍长。两侧的鼓面向下倾斜。两端的鼓面制作的象鼍皮那样的鳞状,在鼓的边缘部位装饰有乳钉纹三排,形似真鼓那样用钉子紧紧地把鼓皮钉住一样,鼓皮绷得紧紧的。

  在大鼓的顶部上方中部的位置饰有枕形雕铸两鸟相背造型,中央有小孔,右插杆饰。在鼓身的下部饰有四只小足。鼓之顶部饰有饕餮纹,绕以四办花纹方框。

  铜鼓的全身饰满纹饰,在鼓的侧面中部饰有一人形脸面,有鼻子、两个眼睛,上有一字横眉,鼻下有嘴。人性化的图形,手足伸张,呈大字状,人形图案下是饕餮纹地。鼓身两侧加饰有目斜角云纹及鳞带。鼍今称扬子鳄,其皮古代用来作鼓面。此器纹饰十分精美,鼓面仿鼍皮,鼓皮图案颇具祭祀格调。由于铜鼓也为传世品,出土地点不祥。因此,我们只可根据其纹饰风格断定其年代。它所饰纹饰的风格近似殷墟晚期,故其铸造时代比湖北崇阳的饕餮纹鼓应晚一些。湖北崇阳出土的铜鼓,从造型方面看与双鸟鼓有相似之处,鼓体基本一致,但顶上的装饰不同,为一枕形座,而双鸟鼍鼓为双鸟相背。下方为方形圈足,每边有一方形的缺口。

  令人惊奇的是,两鼓的造型竟然与现在所用之鼓完全相似,只是多了钮和座。这种形制的极端相像,说明鼓的形状早在商代就已经基本的定型了,并且一直沿袭到了现今。两鼓的鼓身的边缘,各有三行钉纹,这是木筒皮鼓钉置兽皮鼓面的特点,由此得知青铜鼓出现之前,已有了木筒皮鼓。当然这种木筒皮鼓不可能保存到今天,但在安阳侯家庄商代陵墓中,已发现木筒皮鼓腐朽后印在土上的痕迹以及原先装饰在鼓上的象牙片和贝壳。文献记载还有土鼓,《周礼·春官·豳章》:“掌土鼓豳”。注云:“杜子春云,土鼓,以瓦为匡框 ,革为两面,可击也。”这种陶制的土鼓,至今还没有发现。

  双鸟鼍鼓为商代晚期铜器,这件先人制作的精美器物,因种种原因已流失到了国外,现收藏在日本泉屋博古馆。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青铜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24232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