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两国引领五代玉器风骚
http://www.socang.com   2015-03-03 17:21   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蒋卫东

杭州雷峰塔地宫 出土的五代玉童子

  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至979年),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虽然不利于玉文化的高歌猛进,但玉料的进贡、交易和玉器的制作都未停顿,全国各地出土的五代玉器数量不多,却也有江宁南唐二陵青玉哀册、合肥西郊南唐墓银鎏金玉步摇、成都前蜀王建永陵云龙纹玉带等较重要的发现。尤其偏安东南一隅的吴越国,先后有杭州钱元瓘家族墓、三台山五代墓、临安水邱氏墓、康陵和雷峰塔地宫等处出土玉器80余件,器型有玉佩、玉璜、玉梳背、玉坠、玉簪花、龙形玉饰、玉牌饰、鸳鸯形组合玉饰及各类花形饰片,琳琅满目,独领五代玉器风骚。

  五代玉器,器型和纹饰主要承继唐代遗风,但八曲海棠杯、兽首杯、胡人伎乐纹、狮兽纹等唐代流行的散发着西域风情的器型和纹饰均告销声匿迹,传统的龙凤和时尚的鸳鸯、蝴蝶、牡丹、灵芝等花鸟题材成为玉器造型和纹饰的主流。玉器琢刻技法丰富多样,或镂空或阴刻或圆雕,技艺精湛成熟,风格写实细腻。

  守旧之余,五代玉器也颇多创新,一些新器型、新纹样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南唐二陵的玉哀册、吴越国康陵镌刻吉祥语的白玉牌饰、雷峰塔地宫的玉童子和玉“开元通宝”钱等,都是同类型玉器中最早的出土资料。

  康陵出土的玉牌饰略呈长方形,上端中间穿孔,周边碾刻缠枝牡丹和松针,两面中间分别镌刻“千秋万岁”和“富贵团圆”,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镌刻吉祥语的长方形玉牌饰,相似的镌字玉牌饰在明清时期十分盛行。

  雷峰塔地宫出土的玉童子,头形圆润,面目俊秀,五官端庄,双手扶腰,上半身右倾,内着圆领套头衫,外套右衽半臂衫,腰部系带,双脚着靴,立于浮云之上。此件玉童子衣衫飘逸、下摆刻划密集平行短线纹、袖口紧收有条纹、衣纹多长短平行弧线、靴上饰网格等特点,显然是沿袭唐代玉雕人物的风格,而后脑勺外凸、五官写实精细、衣纹作“米”字等特征,却是随后两宋玉雕童子流行的元素。五代玉器承上启下的特征,由此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玉器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