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的百年变迁
http://www.socang.com   2015-02-19 21:33   来源:北京日报

【春节巨献】年画的百年变迁

 

朱仙镇民间艺人在制作木版年画。

 

  中国人过年曾有很多习俗,其中很多都已离我们渐行渐远,成为了一种记忆,甚至是一种传说。贴年画或许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传统是不会死去的,即便它不再彰显,也仍然会作为一种基因,渗透在我们的血液里。

  “年画”一词流行于民国初年

  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很多的民间习俗、传说、思想等等,都可以从年画中认识到。

  “年画”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据王树村先生所着的《中国年画发展史》一书考证,最早出现“年画”这个词,是在清代道光二十九年(1849)李光庭所着的《乡言解颐》一书中,其中有“新年十事”一节,在“年画”事里说:“帚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尝非养正之一端也。”

  李光庭为直隶(河北)宝坻县人,他所见的年画是指前人所说的“卫画”,即杨柳青作坊刻印的《二十四孝》、《大庆丰年》之类。

  李光庭最早提出了“年画”的说法,但这一称谓并没有被人们统一采用,直到清光绪年间,年画还常被人们称做“画片”或“纸画”,这仍然是沿袭了宋代人的说法。

  年画在不同地方还有不同的称谓,如过去北京人常称年画叫“卫画”。因北京销售的年画出自杨柳青,杨柳青距离天津卫十余公里,故叫“卫画”。

  民国初年,“年画”一词连同部分年画作品刊载于北京《京话日报》上。大致与此同时,上海阴阳合历的石印画亦被约定俗成称为“月份牌年画”。从此,“年画”一词才被普遍使用。

  宋代世俗文化里年画真正形成

  “年画”的名称是民国初年才被普遍使用的,那么,这个事物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年画最早是以门神的形式出现的,如果追溯年画的起源,可以上溯到汉代甚至秦代,然而年画的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按王树村先生的说法,年画艺术的形成有两个标志:其一,年画作品已由宗教崇拜物变为世俗商品,并通过木版刷印广为流播;其二,以描写和反映世俗生活为主的年画艺术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画种。年画艺术发展到宋代,则具备了上述两个标志。

  宋代初期,太祖赵匡胤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策略巩固中央集权,同时鼓励开国功臣等在歌舞相伴的安逸享乐中度过晚年,这刺激了以瓦舍为代表的世俗生活的发展。瓦舍也称瓦肆,是宋代开封城里劳动大众的游乐场所,娱乐方式丰富多样,民间说唱歌舞、傀儡杂戏等皆集中于此。宽松的社会环境也为手工业、商业的繁荣提供了保障。市民对世俗文化的需求逐渐增大,年画等年节点缀之物广受市民欢迎。谭红丽、唐家路所着的《年画》对此有很多描述。

  宋代文人画、风俗画艺术的发展,也是年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由于宋太祖不喜欢收藏名画,许多历代名画流落市井,这为民间艺人学习传统文人画技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宋代的年画泛称“纸画”,有版印和手绘两种。版印年画主要题材有门神及门画、灶王马、钟馗、桃符、春牌等。这类年画在使用上都是一年一换。而且粘贴在居室的固定位置上,其艺术形象基本定型。而北宋时雕版印刷技术达到新的高度,也是年画流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手工绘制的年画内容主要是描写乡村世俗生活,着重反映农家喜庆丰收、合家欢乐或村童嬉戏的场面。由于这类作品深受欢迎而绘制速度较慢,于是,刘宗道等民间艺人便创造出“底样”摹拓法,用一份手稿摹拓数百份画,上市出售。这种底样摹拓技法,直到清末在苏州、绵竹、杨柳青画坊里,仍一直流传着。

  明朝官场文化让年画重喜庆

  明朝建立以后,人们对驱魔逐鬼的门神、钟馗信仰渐渐淡化,而盼望百福临门、五谷丰收、子孙昌盛、长生不老的思想日渐浓厚,因而,寓意吉庆祥瑞题材的绘画有了较大发展,从而也促进了年画的发展。

  据史料记载,明朝宫廷中常将《耕织图》、《三月韶光》等风俗画,以及明太祖朱元璋起家征战之事的绘画悬挂于宫中,以教化皇亲国戚以及宫中贵人。这类绘画选材与年画十分近似。如朱元璋“身所经历艰难起家”在现代年画中仍有表现。

  另外,明代年画中喜庆题材的作品较多,与当时官场权贵之间请客送礼、贺喜庆寿之风也不无关系。明代中期严嵩被诛抄家后,书画目录中有许多颂扬喜庆题材的绘画,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寓意喜庆吉利、迎福纳祥内容的年画在明代越来越多。

  吉祥年画经过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在民间艺术中定格为最有普遍意义的福、禄、寿、喜四者。其中尤以前三者为甚。明代以来,福禄寿三星画借助了木版年画的传播媒介和讲求祝寿奢华之风尚,在社会广泛流行开来。

  明朝是小说传奇及戏曲杂剧等民间流行读物繁盛的时代,而且所刊之剧本、通俗小说几乎无一不附插图,这些对年画艺术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史料记载和考证,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年画均为明代开始兴起。

  清初年画人物仍穿汉服

  清代年画艺术的高度发展,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

  清王朝在完成全国统一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奖励垦荒,招集流亡,减轻赋役,发展农业生产。所以康熙年间的《耕织图》甚多,这点也反映在民间年画中,如杨柳青的《庄稼忙》、《渔樵耕读》、《五谷丰登》、《闲忙图》,福建漳州的《纺织图》,以及苏州的立幅《耕织图》等。此外以描写家庭欢乐、儿童嬉戏,反映社会安定、乾坤清泰的题材也很多。

  清初民间年画除题材特征之外,还有形式上一大特色,即画面上的人物衣着无论男女老少,皆非清朝服饰,而是清以前的汉族服饰,反映了当时汉族文化优越感和对异族统治强烈不满的情绪。就尚存的清初天津杨柳青和苏州桃花坞等地印绘的年画来看,画面上无论是属于历史小说或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都还未发现发垂长辫、衣穿对襟式马褂短衣者。这一特点可作鉴定康熙年间刻印的年画依据之一。

  清晚期年画题材“很政治”

  乾隆初期的年画作品在刻绘技艺方面别开生面。它模仿西方铜版画之技法,人物衣着有明暗光泽,屋宇城楼有向阳背阴立体之感。这一画法是当时宫廷画院中崇尚的外来西洋画法,在当时被民间画工所吸收,称为“泰西笔法”。如苏州、北京等地画工绘制的“西湖景”,皆采用西方焦点透视法,“令人几欲走进”。杨柳青年画中更多受其影响,唯明暗阴影常用彩笔晕染,不用雕版来体现,别有意趣。

  嘉庆、道光以后,是清朝统治急剧衰败的时期。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数十年间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日益穷困。民间年画艺术的发展速度相应有所减慢。但另一方面,年画作坊迫于竞争,不得不刻制人们急于闻见的反映社会现状的新样,其题材开始广泛而深刻地与政治时事结合起来。

  其中,既有唾骂清朝政府腐败的,又有歌颂清军反帝得胜的;既有描绘太平天国兴兵反清的,又有刻画曾国藩广西剿粤匪全图。还有画卖国贼借洋枪队屠杀自己同胞、义和团拼死反击八国联军侵略,以及宣传爱国图强、练武习文以御外侮,称赞西方科学发达,介绍现代新鲜事物等等。

  此一时期之年画,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错综复杂的时代现象,带有参政议政的新思想,体现了封建社会已近末日,人民民主思想意识的萌芽和成长。

  民国时期西方技艺渗入年画

  近代印刷术由国外传入,给木版年画带来了相当的冲击,由此首先兴起的是石印年画。石印年画最早产地为上海和天津,其中以天津历史最长,上海后来则集中出版胶版印刷的月份牌年画。

  清末兴起的以石印机器印制的年画,逐渐占领了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这南北两大木版年画市场。到了辛亥革命后,两地木版年画虽然尚有新题材的画样刻印,但已寥寥无几,屈指可数了。往后,除了四川、湖南、湖北、福建、陕西、山东、山西等地年画作坊仍能维持刷印木版年画外,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上海小校场等年画作坊,都以刷印门神、灶君、天地众神等为主。这是因为百姓们皆认为木版刻印者才是神灵所附,故尚能维持下来。

  黄雅峰《年画》一书中讲到,清末兴起的月份牌年画在民国初年的上海得到发展。上海原有的小校场木版年画逐渐被新崛起的月份牌画所取代。月份牌画成为年画中异军突起的一个新品种。

  月份牌画源于西方的经济文化渗入。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加,为解决用公历计算日月时间的问题,开始出现阴阳合历的月份牌历画。月份牌画开始用石印制作,画面除了商品宣传外,表现的大都是中国传统题材的形象,或传统山水,或仕女人物,或戏曲故事。

  月份牌画创作采用擦笔淡彩画法是一大突破。在此艺术风格形成时,郑曼陀首先摸索创造此法,开创了月份牌的新画风。1914年,他采用此法创作了第一幅月份牌画《晚妆图》,其作品造型准确,手法细腻,色彩明快,为月份牌画独特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15年,他绘制月份牌画《贵妃出浴》,这是月份牌画中最早出现的裸体画,其立体感强,色彩明丽,使人耳目一新,受到社会广泛欢迎。

  月份牌画是年画艺术的新突破,在后来的新年画艺术发展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在当时,由于受到地域和时代的局限性,其作品中所透露出的奢靡的气息过于浓重,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点。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年画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