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煨”玉与“水银沁”
http://www.socang.com   2014-12-15 16:26   来源:收藏 作者书文

图1-1 几何纹扳指

  笔者有几件家传玉器,时常摩挲把玩,爱不释手,可谓玉石之美,深植于心。就此曾请教于多位玉器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均对其工艺和纹饰加以赞赏,称其颇值得重视和探究。

  几何纹扳指(图1),外径3. 8厘米,内径2 .6厘米。造型似小玉琮,形制特殊。其外壁对应的两面中部用减地法雕出两条平行粗棱,棱间刻划细密的直角折线纹;近上下缘处有阴刻细直线与棱线平行,两者间各装饰3组平行的短阴刻竖线。相对应的另外两面没有纹饰,器表满布麻皮坑,像是为增加摩擦力而有意为之,应为搭弓射箭时扣住弓弦的实用之器。此扳指内外壁有黑色沁,类似水银沁,受沁的厚度较薄。玉质老旧,所露质地可以看出肌理的颜色为淡绿色。笔者依据矿物学专业的经历和多年工作经验判断,此扳指为岫岩玉质,也有学者认为是青白玉。

图1-2几何纹扳指上的熏烤痕和麻皮坑

图1-3 几何纹扳指俯视

图2-1 素面扳指

图2-2 素面扳指俯视

  素面扳指(图2),外径3 .1厘米,内径2厘米,高2 .5厘米。圆柱状,表面有深浅不一的水银沁,其中最大的一片黑色沁颜色深浓,似为熏烤痕。玉质油润,半透明,可见肌理中如毛细血管般的脉络纹理笔者认为这件扳指是和田玉。

  古人对玉器上的水银沁情有独钟,认为玉器有“水银沁”者,藏之可致金“银”满屋,“水”到渠成。古玉中水银沁的形态一般有块状、斑状、点状和丝状4种。块状是指玉器全体或接近全体呈黑色,斑状则指玉器部分成黑色,点状的俗称“芝麻点”,丝状的俗称“牛毛纹”。根据其各自的形态和呈色表现,水银沁被后人赋予形象而又生动的名词:陈墨黑、纯漆古、金貂须、黑漆古等。还有一种被称为“膏药脂”的,沁门周边部分浓黑,沿着玉理渐渐地淡化成丝状向四周散发,似为矿物质由外部侵入所致。

  不同形态的水银沁成因与埋藏环境有关,也与出土的年份有关,更与玉器自身的材质有关。一般来说,呈块状、斑状的年代较为久远,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至宋代,有些玉器上都有这样的水银沁,呈色较深,切入玉理,表面十分光亮。“膏药脂”“芝麻点”生成于唐至清各朝代。“芝麻点”的颜色较深,似星星点点分布于玉器中;“膏药脂”的颜色除沁门处较黑外,周边部位较浅。

  关于水银沁的形态及真伪,古人的描述是“水银沁干结成块,其发光处点多圆形,白如珠,闪光夺目;或含绿圆点而透明,莹莹如玉珠”;“黑漆古而含绿……见土咬寸余,如虫蛀”。这两句话十分形象地告诉我们,黑漆古、纯黑漆总体上呈深沉的黑色,但在局部有颜色变化。“白如珠”“或含绿圆点”,均“发光”或“透明”,并有“土咬寸余,如虫蛀”的沁门,说明玉器在埋藏中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使玉材内部能致黑的元素起了变化。这种影响是通过沁门这一渠道得以实现的。如果水银沁乌黑铮亮且没有丝毫变化,往往是人工所为。明、清时期,有些玉工在仿制高古玉器时,常在青玉上涂一层黑漆,以充墨玉。像这样人为的“黑如纯漆”的“黑漆古”,是不可能有“发光之点多圆形”和“含绿圆点而透明”的效果。

  真正的黑漆古并非清一色的“黑如纯漆”和“黑如铁”。水银沁经过人工的盘玩是会起变化的。在长期盘玩的过程中,人体的热量、摩擦的热能以及汗水里的盐分、油脂传导于玉质,对水银沁的形态变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玉器“日化甘兰而鲜美”。

  水银沁作为古玉特征之一,伪作自然颇多,所谓“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给今天玩玉者带来了不少麻烦。古人对真伪水银沁的鉴别也有一说,至今仍十分管用。“水银沁真者,黑白分界处明晰如刀截。”笔者认为水银沁呈现在白玉上,确实黑白分明,如有一道分水岭;但是黑色中并非漆黑一片,而有黄点子跳出;白色处也非雪白,玉色泛青;玉的纹理中有分布较为稀疏的牛毛丝状黑沁。

  那么,这两件扳指上的“水银沁”是如何形成?笔者就此请教了多位玉器研究专家与学者,得知水银沁多见于高古玉。而对于这件家传玉器几何纹扳指来说,有认为这是用“煨”的方法做出来的效果,至于这种工艺起源于何时,史料中没有确切记载,古玩圈里则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据传,康熙帝曾听说陆子刚所雕一件血丝玉人,为难得珍品,遂以万金征求,然世人遍寻不见。于是玉匠便用各种手段创制玉中的血丝效果,包括火煨之法,但所做皆非血丝状,然而却也产生了十分华丽的装饰效果,遂形成一种特殊的工艺。

  对此传说的真伪已难以考证,但是煨玉的工艺确是存在的。这种烤皮工艺及其所要达到的目的与今人为模仿真皮仔料而使用的染色、烧烤、油炸等作伪手法有本质区别。现代人推崇带皮的仔玉,是为了证明玉为真玉,而古人做“烤皮子”,则是为了追求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代青玉饰件,为一卧伏状的小兽造型,其上就有赭黄烤斑。

  也有藏友认为“烤皮子”玉器在汉代就出现了,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汉代白玉瑗上就有褐黃色人工沁纹,还有一件宋代青玉蝉,上有大片熏烤痕。这种装饰效果是如何形成的?藏界并无定论,一般认为是采用“提油法”。据说“提油法”出现于北宋,是用西北深山中所产的一种虹光草取其汁加入硇砂少许,再把玉器浸入其中,假以时日,为了使沁色深入玉质,古人点燃新鲜的竹枝烘烤,使玉器产生张性裂隙,虹光草的汁液渗入其中,这样玉器中便形成牛毛状或称毛细血管状的深色纹理。

图3-1 谷纹扳指

图3-2 谷纹扳指俯视

  “提油法”又有“老提油”与“新提油”之分,最早见于清嘉道时期玉器鉴赏家陈性所著《玉纪》一书记载:“有宋宣政间,玉贾赝造,将新玉琢成器皿,以虹光草汁罨之,其色深透,红似鸡血。虹光草出西宁大山中,似茜草,其汁能染玉。用草汁入硇砂少许,罨于玉之文理间,用新鲜竹枝燃火逼之,则深入玉之肤理,红光自面透背。时人谓之得古法,赏鉴家偶不知辨,或因之获重价焉。此等颇少,识家呼为老提油者是也。比来玉工,每以极坏夹石之玉染造,欲红则入红木屑中煨之,其石性处即红;欲黑则入乌木屑

  中煨之,其石性处即黑,谓之新提油。”

  古人做烤皮玉是刻意为之,以追求玉器深沉的色泽和苍古之感,可谓别出机巧。民国初年吕美璨《玉纪补·释伪》中还探讨了宋代旧玉与清代“老提油”玉的鉴定:宋旧与老提油的区别在于伪色,老提油比宋旧色彩上光润可爱,两者分界以光润为准。凡光润者,定为老提油;凡偏于干燥者,可定为宋旧。以“老提油”法做“烤皮子”的工艺在民国后就失传了,今人已不能为之。当今市场上不乏模仿古玉沁色的玉器,却不是为了仿古,而是作伪牟利,除“新提油”,还有油炸、化学染色等手段,玉的质地、色泽、雕工粗劣,

  毫无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与“老提油”玉器有着质的区别。

图4.“时来运转”转心佩 两端穿系

  另两件家传玉器为和田玉质。一件是谷纹扳指(图3),外径3. 8厘米。其谷纹类似卷云纹,自然舒展,古朴苍然,表面不甚光滑,应为实用器。一件为“时来运转”转心佩(图4),外径4. 8厘米,转心径1 . 9厘米。这件玉器手感柔润,以整块白玉精雕细琢,双面镂空透雕,中有凹槽,槽内置法轮转心;外有花叶形玉片围挡,法轮可以自如旋转。玉佩两端穿系清代珊瑚珠。此器看似简单,实则玉工下功夫很深,若雕

  不好,法轮就无法旋转。这件转心佩造型圆满,寓意吉祥,其出色的减地浮雕手法体现出清代匠师的高超技艺。

  这几件家传玉器,在笔者的心里不分伯仲,但若一定要做一个比较,笔者更喜爱那两件凝结着火的光泽与温度的“煨”玉,因为它们是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在它们身上流溢着别样的慕古情结,凝聚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印迹。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水银沁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650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