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胭脂晕清旗 墨士文人豪情凝
http://www.socang.com   2014-10-31 18:19   来源:中国收藏网


  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粉颜酥脂亭宇遇,美目盼回三生石,案置筒瓷彤色柔,文起墨落风然走,主人愁得三生辉,似是美人伴在旁。笔筒在我国的历史自三国以来已有千年,见证文人巨著的出世,静安政变到太平。笔筒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巨大的地位,在古代,笔筒以其艺术个性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见证着我国文明进程的发展,虽不在文房四宝内,却独独不能少了它,藏笔搁彤,从笔开墨到落墨,始终回归于它。
  陶瓷笔筒产生于宋,流行于清。到了明代已初具规模,传世品极多,虽形制变化不大,但材质却颇为丰富。有竹、瓷、木、铜、象牙、玉、水晶、端石、漆等。从装饰方法上看,有刻、镂、雕、绘等,以瓷笔筒为例,有青花、五彩、粉彩、三彩、颜色釉等。笔筒为文房用具中器型变化最小,装饰方法最为丰富的品种之一。
  到了清代,笔筒制作工艺更为讲究,许多供皇室御用的笔筒,成为中国历代工艺品宝库中的精品,将中国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亭台楼阁等章法再现在笔筒表面,表现出当时文人隐逸的思想情趣。雍正、乾隆时期是清代陶瓷笔筒生产的高峰,传世品制作精巧,装饰风格较清初浓烈。雍正陶瓷笔筒的特征是清新典雅,乾隆则富贵华丽,官窑多有纪年款,民窑则为干支款或堂名款。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瓷笔筒,因存量很小,一直是藏家追寻的目标。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晚期创制,是釉上彩的一种,因彩料中含有“玻璃白”粉而得名。其烘烧的温度较五彩低,色彩柔和淡雅,又称软彩。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康熙晚期在珐琅彩瓷制作的基础上,景德镇窑开始烧制粉彩瓷,但制作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粉彩点染,其他纹饰仍沿用五彩的制作。到了雍正时期,粉彩烧造已趋成熟,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雍正粉彩瓷制作工艺成熟,风格典雅秀丽,备受人们推崇,历来是拍卖市场上的宠儿,升值空间很大。
  清代康、雍、乾时期是景德镇御厂彩瓷制作发展的一个历史高峰,无论是当时的单色釉、混合彩瓷都足以令人叹为观止。其中,胭脂红应算是该时期极具创新意义的代表性彩釉之一。胭脂红不同于以往御厂制瓷时所用的铜红和矾红,它是一种以金着色、带有紫色调的粉红色,由于釉中含金,因此也常被人称为“金红”。
  此件雍正年制的胭脂红山水纹笔筒。笔筒圆柱直筒形,上下各镶金边,施胭脂红遍体,色泽秀丽雅致,粉润天成,画中山水烟蒙,古亭井然,远处群山围绕,山雾飘零,留白恰到好处,画中景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沿口和底沿纹饰菱形花纹,各施金边,雍容华贵,底款书写:大清雍正年制。无论收藏还是投资此件胭脂红山水纹笔筒都是上乘极品之作。
  瓷器的演变代表了人们对生活、艺术的追求。从颜色的单一、质地粗糙的生活用品逐渐演变成青花、五彩、釉里红、粉彩等赏心悦目的摆设御品。粉彩瓷不仅有清雅脱俗,华贵秀丽的外表,其图案内容常常能反映人们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当时社会更深层的意义,也使瓷器不仅作为器物存在而加入了更深的情感追求。中国人对美好寓意的追求以及物以稀为贵的普世规律,使得彩瓷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拍卖纪录,2014年春拍大明成化鸡缸杯的2.8亿元拍价并非偶然,相信还会有来者。(文章来源:广州百鸿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 推荐关键字:脂晕清
  • 收藏此页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国收藏网的价值判断。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已有13931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内容: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隐私声明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收藏网 ©2002-2010 浙B2-20080195 E-mail:web@socang.com 客服热线:0571-87068182 客服QQ:328271981 业务合作:0571-87020040/28057171/87242737